A股上市公司回購潮又起!證監會主席所說的「春天」就要來了?

文|《浙商》全媒體資深記者 陳抗

在證監會主席“春天就要來了”的言論和今天滬指收盤2546點的行情中,浙江的上市公司開始“自衛反擊”了。

據《浙商》記者不完全統計,10月8日以來,大約已有9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大股東及董監高增持股份計劃方案,還有幾十家公司公告將通過各級市場回購公司股份。在這當中,有不少浙江上市公司的身影:花園生物、華海藥業、開山股份、恆逸石化等發佈了增持股份計劃的公告;聚光科技、順網科技、浙大網新、康恩貝、浙江富潤、均勝電子、臥龍地產、兔寶寶、蘇泊爾、萬里揚、海翔藥業等發佈了回購股份的方案。其中,回購金額最高的是均勝電子,回購金額為15.20億元。

從歷史經驗來看,資本市場每一輪增持回購潮的掀起,都好像是在發出“已到底部”的信號。大股東或者董監高增持股份,或者上市公司回購自身股份並註銷,一直被視為增強市場信心和有效提振股價的重要舉措。

那麼問題來了,劉主席所說的“春天”還有多遠呢?

A股上市公司回購潮又起!證監會主席所說的“春天”就要來了?

1

回購潮會扭轉市場的情緒嗎

根據wind數據,截至10月12日收盤,A股上市公司年內共公佈了756筆回購計劃,其中已經實施回購的達550家,回購金額合計287.47億元。這個金額是2017年同期金額的一倍多。這一輪迴購潮,發出的是“已到底部”信號嗎?

“熊市通常是利好打折、利空放大。央行定向降準一個百分點,並沒有在市場上引起什麼水花。美聯儲加息醞釀了很長時間,靴子落地後,A股對這項利空卻表現得很明顯,當然這與人民幣波動的大背景息息相關。”資深投資顧問方凱文認為,目前股市處在熊市探底的過程中,投資者信心不足,甚至已經對下跌表現麻木,因此增持回購對整體市場的影響偏弱。

方凱文表示,目前市場的非理性下跌,背後是當前整體經濟形勢的不樂觀,地產、汽車等主要行業的景氣度都明顯下降,從而影響到上下游的整個產業鏈,此外,國內的消費數據也不容樂觀。宏觀經濟真正的考驗,在後期會逐步顯現。從今年1月29日至今,大盤跌幅接近30%。目前已經跌破了熔斷後的2638點,這是一個重要的投資者心理點位,市場暫時失去了下方的一致參照物。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做股份回購能降低動態估值,提高每股收益,公司的賬面數據也會更好看,但對於市場來說,9月到現在的這一波回購潮好像並沒能讓市場買賬。“目前從監管層頻頻釋放利好的動作可以看出,A股的政策市已經出現。上證指數的PE截止今日收盤也只有11.4倍,遠低於歷史均值,估值底早已出現。所以只有靜待市場自身慢慢磨出市場底。不管對價值投資者還是短期投資客來說,今年都是艱難的一年,希望大家不以漲喜不以跌悲,共度時艱。”

“上週末深圳市國資出數百億資金為股權質押‘拆雷’的消息一出,深圳板塊立刻就上揚了,只有這種真金白銀的救市,才會出現明顯的效果。”方凱文說。

職業投資人陳笑談認為,此次的增持回購潮,與歷史上的增持回購潮有根本區別,“2015年股災時,應公司管理層要求,也為了公司發展的大局,很多大股東是‘被迫’增持。這次增持回購潮,本質區別是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流動性危機,沒有很大範圍的股災,回購和增持純粹因為他們認為現在公司的股價和公司地位、形象不相符,公司估值不能反映其真實價值。”

“大股東的增持代表著對公司價值的認可,上市公司的回購則是因為管理層覺得股價不合理,回購是在公司能力範圍之內且可流動現金充裕的情況下的自主行為,總結來說,增持是代表態度,回購是經營穩定、公司有錢的表示。但是,市場核心力量依然是廣大投資者、基金和機構,上市公司回購只能起到帶頭作用,短期來看還是利空。”陳笑談進一步分析道。

陳笑談表示,目前這輪大跌,大家還是有很大意見分歧,不只是散戶和主力的分歧,主力資金內部也有分歧,在沒達到統一之前,很難出現明顯的轉折點。 “操作上來說,建議選擇流動性大的股票,起碼日交易量要高於2000萬。”

2

增持和回購的效果一樣嗎

今天發佈回購公告的浙股是宋都股份和世紀華通,其中,世紀華通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回購的股份種類為公司發行的A股股票,本次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且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42.25元/股。

世紀華通此次的回購,創下了國內A股遊戲類股票中的最大回購金額。在投資者眼中,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能夠有效扭轉中小資金集中打壓股價的局面,推動股票迴歸本來的價值。

10月11日,康恩貝公告,通過集中競價方式首次回購股份,支付的總金額為1810萬元。康恩貝董秘楊俊德向《浙商》記者表示,目前資本市場比較弱,投資者信心嚴重不足,下跌也帶有非理性,這個時候,出於對上市公司自身價值的判斷、穩定市場預期、提升投資者信心,以及為了維護股價穩定、回報投資者、優化資本結構等,康恩貝選擇實施股份回購。

在9月18日和19日,康恩貝還發布了增持公告,公司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合計增持康恩貝84.4692萬股,佔比0.0423%。

不管投資者如何看待,從公司公告中來看,增持和回購就是為了合理化估值,提振信心。

增持和回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支持股價的結果上看來尤為相似,不過兩者在性質上有根本不同,對公司股票的影響也不同。增持意思是現有股東再加註買入,增強自身持股量,一般指的都是大股東的加註行為。增持不會改變公司總股本的數量,也不會增厚每股的收益。通常來說,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基於對公司經營發展的信息、對公司估值的判斷,增持公司股份,可以維護股價的穩定。

回購也是購入股份,但是買者是上市公司本身,上市公司的管理層經過商議後,決定在市場上買回公司的股份,被買入的股份會被註銷或者作為“庫藏股”收留,此後不再屬於發行在外的股票。上市公司自己買自己發行的股票,總股本減少了,每股的收益就會增厚。

當被問及是否公司回購就是股價見底的信號時,被訪者們都認為,還需繼續觀察。春天不遠了,但是也沒有那麼快就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