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霸王別姬》想到的

今日推送之《由想到的》錄自《京華感舊錄》,作者李克非(1924-1995)。《京華感舊錄》一書為李先生的隨筆集,書中回憶了很多關於老北京的雜聞軼事,我們將此書中與梨園有關的內容分期連載推送。

由《霸王別姬》想到的

 北京的老顧曲者,都還清楚地記得在本世紀二十年代末,梨園界公演過一次盛況空前的合作戲。演出地點在和平門外城南遊藝園,主要演員是當時的三大頭牌:楊小樓、餘叔巖和梅蘭芳。(京劇界習慣稱劇團的首席主要演員為“頭塊牌”,三大頭牌就是三個劇團的首席主演通力合作。)楊、餘、梅都是廣大京劇觀眾公認的梨園宗師和生旦泰斗,所以人們稱這次難得的會演為“三賢會”。

由《霸王別姬》想到的

梅蘭芳與餘叔巖在國劇學會合影 

 五十多年以前,想把三位社會影響很大的名角兒聚攏在一起,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因為每一位名角兒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底和人馬(包括:跟包的、檢場的、梳頭的、管事的、大衣箱上的……一群人)。每個戲班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旦、淨、末、醜,在某一齣戲中扮演某一個角色,除特殊情形外,幾乎都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三位名演員合作演出某一齣戲,那麼在角色配搭方面,管事的就頗費周章。又如三位主演,第一天打泡戲(每期公演首日的劇目安排,謂之“打泡”。)哪兩位主演唱大軸(每場演出的最後一齣戲),哪一位主演唱“倒第二”(每場演出的倒數第二齣戲,通稱壓軸戲,俗稱“倒第二”),以後的戲碼如何安排,都是很費腦筋的事。當年經勵科(專門為戲班與劇場聯繫的人)有兩個著名的大管事的:一個是李華亭,綽號叫“李鳥兒”,一個是萬子和,綽號叫“萬事亨通”。他們為這次空前的合作演出,真是煞費苦心。

 “三賢會”的一次劇目安排,大軸戲是楊小樓、梅蘭芳合演《霸王別姬》。鮑吉祥飾韓信,錢金福飾項伯,姜妙香飾虞子期,蕭長華飾更夫,王少亭飾李左車,許德義、遲月亭分飾楚將。壓軸戲是餘叔巖與名小生程繼仙(綽號程四,他是葉盛蘭的老師)合演的《打侄上墳》。 

 這期公演時,每場都是座無虛席。池座票價每張銀幣兩元,而飛票(即黑市戲票)每張價格高達十五元至二十玩。劇場門外,車水馬龍,擠得水洩不通。向隅者和無錢買票的“戲迷”,密密層層地圍在戲園的門口,真是熙熙攘攘,門庭若市。

由《霸王別姬》想到的

梅蘭芳、楊小樓之《霸王別姬》 

 看過楊小樓扮演的楚霸王的觀眾,幾乎沒有一個不交口稱讚他把霸王演活了。項羽那種剛愎自用、狂傲跋扈、專斷驕橫、睥睨一切的性格,通過他那斬釘截鐵、鏗鏘有力的唸白與噴口和悲壯蒼涼的唱腔,特別是吟詠“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怎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那段不用音樂伴奏的獨唱,真是令人魂飛魄散,潸然淚下。如果說,金少山塑造的京劇舞臺上的霸王形象是以氣勢雄渾、歌喉有如黃鐘大呂稱著,而楊小樓則是以慷慨悲歇,絕望興嘆的末路豪傑形象,給人們留下永遠難以忘懷的印象。 

 當時的梅畹華博士,正如他這絢麗嬌豔的名字一樣,真是嫩蕊蘊馥、含苞欲放的花朵。眾所周知,梅氏舞臺藝術在音容並茂之外,確實把一個秀外慧中,膽識兼具的古代美人的性格,刻劃得入木三分。他在歌唱那段膾炙人口的南梆子:“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之後,有幾句唸白是:“看,雲斂晴空,冰輪乍湧,好一派清秋光景!”真是把觀眾的思維帶進了戎馬倥傯、夜宿巔巒的規定情景之中。

由《霸王別姬》想到的

梅蘭芳、劉連榮之《霸王別姬》 

 一九三〇年,正值北伐之後,中原又燃起新的戰火,先父曉東公半生戎馬,不忍再睹鄉井生靈塗炭,曾預先函勸各方捐棄干戈,避免萁豆相煎。然大勢所趨,規勸終歸無效。渠乃自費出國赴歐美考察訪問。途經庫倫、莫斯科、柏林、巴黎、倫敦至紐約。當時,梅蘭芳亦正在美國演出。先父在紐約觀看了他的三場演出,劇目是《打漁殺家》、《刺虎》和《別姬》(當時扮演項羽者為劉連榮)。梅氏在美贈與先父的幾幀劇照,我一直保存到一九六六年,這是多麼珍貴的紀念品啊!……

(《京華感舊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