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名很机车的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自然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对同学和蔼可亲的。直到有一天有位同学对我说:

“老师,你有的时候好严厉哦。”

我:“???”不由得陷入了反思。

后来进行自我反省并且深刻总结:我不是严厉,我只是要求比较高。好吧,“严厉”这个词,说的难听点是凶,说的好听点就是“要求高”。因为我不承认我“凶”,所以我觉得我只是“要求高”。

本来就是嘛,你看我像长得凶的人吗?

好了,帮屏幕前的你回答:“不像。”说了我只是要求比较高而已。至于要求高在哪?那和别人还真有点不太一样。

01

- 孩子,我不愿意你只是做个good boy -

从三四岁的牙牙学语到准备步入社会前的高谈论阔,怎么说也得读个十几年书。而这长达十几年的国内根深蒂固的填鸭式教育,足够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从内到外的方方面面,

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大部分学生很多观念上,我并不满意的地方。

比如我安排作业,你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就等于完成学习了?

比如作业完成度越高的同学,就一定越优秀?

比如我让你画八十八幅草图,你只完成了八十七幅,就一定很差?

当然不行了。这些问题从我嘴里说出来可能不太符合大家心中一个合理的人民教师的形象,很多人要嘀咕了:“老师,同学们能按时完成作业都不错了,还要求这么多。”

对,我就是这样。我绝对不愿意你只是做个good boy。


我,一名很机车的人民教师


我要你知道,完成我的作业不是一个任务,在完成我布置的作业中能否学习到更多知识,拓展更多思维,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如果你认为我布置的作业你完全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虽然不太可能),那你完全可以跟我说NO。如果你在完成我布置的作业的过程中做到一半你觉得,够了,你需要时间慢慢去消化吸收,你也完全可以跟我说STOP。

你要学会了解你自己,了解你的目标,并且学会调整你自己。用一句我上学时老师经常对我说的话来转赠给你们:“你是为了自己而学习,不是为了我。”


我,一名很机车的人民教师


说一点题外话,前年人工智能火热的时候。大家在讨论AI是否能替代老师这个职业时,我们教师团队就在群里讨论:如果教师的功能仅仅是传授知识本身,那AI比我们好太多了。别的不说,就记忆力这方面,最强大脑也追不上AI。

但是,我们做的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本身,知识本身只是表面,我们更多的在是教授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这些东西AI才做不到。

02

- 同学,我们是要做大事的人 -

“老师,我做的这种设计根本就没有商业用途,也带不出门,对未来就业怎么会有帮助呢?”

“老师,我的设计草图做完了,下一步呢?”

“老师,时间来不及了,能不能先做下一步?”

这些疑问,放到古代宫斗剧里,基本上就等于:

“姐姐,我每天梳妆打扮好累,但还是睡不到皇上,这样对未来我登上皇后的位置有帮助吗?”

“姐姐,我上位的步骤谋划好了,我现在是不是能准备淑妃的后事了?”

“姐姐,留给皇儿的时间差不多了,我能不能直接把皇上给杀了?”

同学,要知道,我们是要做大事的人。怎么能就为了眼前的这些蝇头小利迷失了方向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应该是放长线,钓大鱼。而不能捡了芝麻丢西瓜。这才是每位做大事的“甄嬛”应该具备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例如有的学生对概念设计这个方向的不认同感,就是思考中有局限性。设计并不只是说把已有的东西做的更好,重要的是破守陈规——这不等于否定设计的商业用途,而是开发出珠宝设计中更大的商业可能性,并且让其能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一名很机车的人民教师


03

- 功利主义者一点也不酷 -

功利主义,我觉得这是第一个问题所造成的后果,或者说是高考的后遗症。

其实往大了说,这种现象其实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现象。

——说我不客观的人,去逛逛书店就知道了。畅销书架上满满的都是《二十一岁当总裁》、《一本书让你成为XXX》、《迈向成功的100个心理法则》……还有真正有拖延症的人可能一辈子也看不完的《摆脱拖延症的500个方法》。

于是,这种社会的功利主义自然会影响到孩子们。比如很多中国家长对孩子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说:“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像他一样捡破烂。”且不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收破烂的怎么了?),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灌输真的对孩子好吗?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部分孩子对失败的承受能力越来越低,甚至很多同学很坦白:“老师,我今年申XXX不能失败。”

听了这些话,我心里是有些难受的。因为这不同于其他学习时错误的思维方式发现时能及时校正,这观念被灌输了十几年已经根深蒂固,哪能说改就改?

这不是孩子们的错,这是每位功利主义者的错。

所以,当我看到有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因为急于看到结果而忽略很多过程中的细节时,我都会感到很难过。因为我知道,这些交上来表面上像模像样,实际绑手绑脚充满束缚完全没放开的作业成果,全是害怕失败的自尊心在背后作祟。

不,我不要你们这样。一个功利主义者,三百六十五度全死角。

课堂上对自己的设计项目进行大胆表述的同学是不是看起来很酷


我,一名很机车的人民教师


04

- 我是个不会公平对待学生的老师 -

丑话说在前头,我就是个不会公平对待学生的老师。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特质都不一样,我对学生的标准线自然也不一样。也造成了很多同学一开始会不太适应——为什么老师你给他安排的作业这么简单,给我安排的作业这么难?为什么他学这个就三个课时,而我要五个课时?

要给所有同学布置同样的作业也太容易了。但是不能够啊,同学又不是富士工厂生产线上的流水机器,要我怎么一视同仁?

针对零基础学员为期10天的金工课程 部分成果展示


我,一名很机车的人民教师


有的学生缺乏社交能力,那她将需要更多studio研究室的课程从而进行锻炼。有的同学缺乏动手能力,那她需要更多的工艺课程从而进行锻炼。我还为缺乏沟通努力的学生布置过这样的作业:一天时间内主动加上我们的五个老师微信好友(不能透露这是个作业,必须通过问问题交流沟通的方式去加好友)。

Nicole.Ji老师的studio上课现场


我,一名很机车的人民教师


乍看上去是不是很奇葩?但是也是我思考良久才想出的办法,一方面能通过老师无私的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不同的专业知识,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AQ

——逆商,既面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还有的学生是需要被否定的。这种否定不是说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激起学生的胜负欲,与我进行一番热烈的有价值的讨论,据理力争,戳到问题的痛点,才能收获更多。

所以有的时候我会变得很苛刻,在骨头里挑刺——我希望我与学生的交流不要只局限于我在说,学生听,然后点头,做笔记。这种交流实在是太无聊了,在家躺着看网络课程岂不是更轻松?


或许你是个王者段位的学员,但我教会你的走位没有学会,还是不能让我满意。或许你只是个青铜段位的学员,转专业或者起步较晚,但在我的帮助下能把小小的鲁班玩的出神入化,哪怕只是升到铂金段位,对我来说的成就感会更大。

05

- 我希望我们能这样 -


可能这篇文章看起来真的很机车——一个老师怎么事这么多?但是我没有办法,我就是做不到发现这些问题后还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当然,这篇文章也是带有私心的。为可能因为我要求高而造成我本人太严厉而不敢靠近的形象“洗洗白”。我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们相处的模式和我在国外求学时与国外的老师相处的模式一样:

一是很少称呼“老师”,通常都是直接叫名字;二是交谈时不会很拘谨,老师没什么架子;三是交流的地点很随意,咖啡厅展览馆都ok;四是虽然像朋友一样相处平时也能开开玩笑,但还是彼此都有一个互相尊重的前提,比如上课不会出现迟到或者忘带作业的现象,遇到困难也会主动沟通。

我,一名很机车的人民教师


这种师生之间的尊重不是单纯碍于师生面子而做出的表面功夫,而是我真的把你当朋友,并且我们共同珍惜这段友谊。

这种期望不仅仅是出于私心,也是为了学生能提前适应国外师生的相处模式,为未来的求学生涯做铺垫。

06

- 爱是个动词,你要诚实 -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的是,爱一个人和爱一件事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比如你爸可能十几年都没对你说过“爱”,却会每天早上七点起来就为了跑两条街为你买你最喜欢吃的灌汤包。一个大猪蹄子可能天会给你很多承诺说很多甜言蜜语,但是下暴雨让他顺路来接你下个课他都觉得不方便。

爱一个专业也是一样的,爱一个专业的表现不见得是把目标定的有多高把话说得有多漂亮,而是说你为了这个专业能付出多少。很多同学跟我说他要上圣马丁,上皇艺甚至上安特卫普吧啦吧啦,结果上了两天课,就不见人了?

你说你对这个专业有多大的热情,我听见你说的了,却看不见。

爱是个动词,你要诚实。

只有诚实面对自己,面对我,我们才能一步一步离共同的目标越来越近。

以上,是我对学生们的高要求,虽然有点多,但我所有的高要求最终的愿景,都是希望每位同学即使不能全部都拿到理想的offer,也全部都能在这里找到真实的自己并且成长,成为有趣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