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來風|陸化普:從「暢通工程」到「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走向交通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時代軌跡

導 語

我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經過了從“暢通工程”到“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的發展歷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也面臨新的問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發展歷程給新時期交通管理什麼啟示?如何更好地推進“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今天交通言究社“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專家談專欄邀請到“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專家組組長陸化普來談談他的觀點。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發展歷程

從“暢通工程”到“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鎮化、機動化呈現出急速發展態勢,如圖1。1995年前後,我國開始進入城鎮化、機動化快速發展期,城市道路交通供求關係在個別點上出現緊張,城市交通擁堵初露端倪。2000年,全國共有機動車6000萬輛,其中私人小汽車達到300萬輛,我國開始進入機動化高速發展階段,

公安部、原建設部(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啟動全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暢通工程”,主動應對即將到來的快速城鎮化和機動化浪潮,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進入了新時期

八面來風|陸化普:從“暢通工程”到“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走向交通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時代軌跡

圖1:1978年~2017年我國城鎮化率、機動化發展變化曲線

“暢通工程”開展以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發展歷程可劃分為4個階段:

1

2000-2005年: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擴建擴張階段

這一時期,交通擁堵初露端倪,基本上存在於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部分時段和路段,道路基礎設施和交通工程設施存在巨大缺口和欠賬,全國人均道路面積不及發達國家的1/3。因此,該時期的核心任務是指導城市進行交通基礎設施的科學建設和交通工程設施的完善,該時期城市道路發展迅速,人均道路面積明顯增加,2000年為6.13㎡,2005年提升到10.92㎡。

2

2006-2010年: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精細化階段


這一時期,城市擁堵時空範圍擴大,較多城市開始出現擁堵,2009年53個特大城市(當時標準為市區非農業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中一半以上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交通擁堵,擁堵時間由高峰向全天擴散的趨勢明顯。由於交通基礎設施有了長足發展,這一階段開始重點探討如何通過精細化的規劃設計和管理提高交通基礎設施的有效利用,進一步強化規劃對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的科學引領,著手探索實施精細化交通工程,起步推進智能化交通管理等對策。

3

2011-2015年:城市交通結構調整優化階段


這一階段,城市交通擁堵的廣度和深度更大,從2010年到2015年,千人小汽車保有量增長了1.5倍,而同期的城市道路面積率只增長了6%。同時,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和精細化交通工程的發展,人們對調整交通結構的重要意義的認識更加深刻,

調整交通結構的工作更具備條件。全國展開了大力度推進公交優先對策和建設安全、連續、溫馨的步行與自行車通行空間的探索與實踐,城市公交專用道由2010年的3726km增加到2015年的8569km,增長1.3倍;城市軌道交通里程由2010年的1471km增加到2015年的3069km,增長1.1倍;步行與自行車出行環境明顯改善,2015年設市城市全部編制了步行自行車專項規劃,綠色交通優先、以人為本的發展思路得到了強有力的落實

4

2016-2018年:城市交通科學化、智能化、法治化、人本化發展新階段


2015年底,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次城市工作會議召開,明確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改革創新、依法治市,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

為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要求,2016年11月,

公安部在全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交通管理要創新理念方法,擴大社會參與,深化科技應用,堅持安全與暢通並重,全面提升道路交通治理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道路交通環境。2017年4月,公安部召開全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現場會,要求各地注重學習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積極探索城市交通管理新路子,構建現代警務新模式,不斷提升城市交通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2017年8月,公安部、中央文明辦、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決定進一步創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從2017年起至2020年,在全國組織實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提出依法治理提升工程、交通組織提升工程、交通建設優化工程、交通結構優化工程、交通文明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系統治理、綜合治理的全新理念方式逐步確立。

表1:不同階段城市交通管理面臨的主要矛盾和階段特徵

八面來風|陸化普:從“暢通工程”到“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走向交通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時代軌跡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發展的啟示


回顧18年來我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整個發展過程,既有經驗,也有教訓,為未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帶來一些啟示。

1

解決城市交通問題需要首先建立系統思維實施綜合治理


實踐經驗證明,解決城市交通問題不是一個部門或幾個部門的業務範疇,而是需要城市人民政府綜合協同治理。當前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配套制度設計基本都已建立運行,需要進一步解決城市交通發展理念、法規標準、規劃、公交、停車設施等相對滯後等問題,主要任務是建立健全城市交通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協同共治管理格局

,提升城市交通現代治理能力水平。因此,破解城市交通問題應始終堅持以系統科學為指導,以交通工程原理為依據,以基礎設施優化、工程設施完善、交通組織科學、綠色交通主導、管理智能高效、交通行為規範、法規標準保障為重點方向,既要破除“交通擁堵不可戰勝論”,也要謹防“單一對策萬能論”。

2

破解城市交通問題的第一關鍵是持續調整和優化交通結構


針對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持續增加供給已經難以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必須把重點放在系統調整優化交通結構上當前城市交通面臨著幾大結構性問題,包括:城市空間結構與用地形態不合理帶來的出行需求過旺過長,公共交通不發達導致的交通出行結構仍以小汽車出行為主要出行方式,城市道路網規劃建設不合理導致的次支路網比例偏低,區域微循環和分流難以組織,以及道路通行空間分配及標誌標線施劃設置過於傾向於保障汽車通行而導致步行、自行車等綠色交通方式難以持續。

因此,進一步優化交通結構應從以下幾個環節開展:調整城市結構、推進混合土地使用,促進職住均衡,從源頭管理交通需求,減少交通需求總量和出行距離;調整交通結構,減少小汽車出行總量,促進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車等綠色交通為主導的綜合交通發展;調整路網結構,消除交通瓶頸、提高道路網絡整體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調整路權結構,道路空間向綠色交通傾斜、優先步行、自行車和公共交通。

八面來風|陸化普:從“暢通工程”到“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走向交通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時代軌跡

圖2:以公共交通和自行車為代表的綠色交通(圖片來自網絡)

3

保持城市交通健康平穩發展的重要原則是夯實管理基礎


無論城市發展到什麼階段,交通設施、交通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決定了城市交通科學發展的深度與厚度,也是智能交通系統發揮作用的基本前提。儘管十多年來“暢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在打基礎,但我國很多城市依然存在交通標誌、標線、信號燈等設施設置不科學不合理甚至錯誤設置或應設未設等情況,交叉口渠化設計覆蓋率還不全面,路段分流合流組織、開口設計問題較多,這些問題直接削弱甚至抵消了一系列綜合對策的實施效果。因此,要圍繞公安部開展的城市道路交通信號燈配時智能化和交通標誌標線標準化工作部署要求,進一步夯實底層基礎水平

,確保城市交通治理的基礎完備紮實,每個城市路面上的標誌標線、信號燈規範合理,交叉口渠化科學醒目,路段通行安全可靠。

4

提高城市交通運行管控效率的重要手段是進一步深度強化科技應用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有效破解城市交通問題的重要技術手段,也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發展方向。當前,信息技術與出行動態交匯融合感知,互聯網快速普及,交通數據爆發增長、海量聚集的特點對深度精準掌握交通運行規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徑,也改變著人們的交通行為和出行方式。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城市交通管理建立了科技信用應用的基本框架和系統,形成了通過視頻卡口及多源數據掌控路網通行態勢、堵點亂點分佈、研判指標狀態的基本功能,但總體上通過智能交通手段對交通運行態勢開展快速反應和提前干預的實效性不強

,對交通出行者的科學誘導服務覆蓋面不全。因此,通過加強科技信息化手段和智能化水平重點提升信號燈智能控制協調水平、提升路面誘導的動靜態供需平衡優化水平、提升路面全面感知與態勢研判水平、提升路面勤務指揮調度管控水平,是未來城市交通管理中科技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方向。

八面來風|陸化普:從“暢通工程”到“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走向交通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時代軌跡

5

保障城市交通治理效果的核心因素是全面實施依法治理


交通管理的本質是執法,執法的基本任務和職責就是確保交通出行者依法享有的通行權利不受侵害,通過嚴格執法來整治交通秩序混亂狀態,通過秩序改善提高通行效率、削減動態致堵因素是保障城市交通安全順暢的全鏈條保障。客觀來講,我國交通出行者的法治意識、安全意識、文明意識還不高,零增長的執法警力與爆發式增長的交通參與者之間的矛盾短期內又無法解決。因此,當前城市交通違法行為還處於多發高發期,必須通過有效精準的嚴管嚴治,減少和消除影響城市交通運行安全暢通的交通違法行為,形成尊法禮讓、文明暢通的出行環境,從而確保整個城市交通系統的高效運轉。


“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時期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新任務


新時期,“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賦予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新使命、新任務,即通過交通秩序整頓、交通組織優化、交通基礎建設、交通出行結構等方面的系統提升,形成有序、暢通、安全、綠色、文明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

1

依法治理提升任務


❖ 通過立法破解交通管理難題

通過法律的手段推動地方立法,解決當前普遍存在的交通頑症難題,如超標電動自行車和低速電動車管理難、停車設施配建不足等,監管引導解決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新業態和新問題,及時修訂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相關法規、規章,解決本地交通突出問題。

❖ 建立健全部門聯動綜合執法體系

健全城市綜合執法體系,開展聯合執法,疏通道路通行空間,全面清理停車設施挪用問題,淨化道路交通環境,同時,進一步明確停車管理機構,釐清部門管理職責,制定城市停車管理法規,健全停車管理體制機制。

❖ 保持城市交通秩序常態嚴管態勢

嚴厲打擊闖紅燈、套牌假牌、酒駕醉駕毒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嚴查違法停車、違法變道、不按規定讓行以及非機動車逆行、行人闖紅燈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嚴管電動自行車、低速電動車、工程運輸車通行秩序,進一步推進交通管理勤務機制改革,推行警情主導警務的指揮體系,提高路面管控效率和執法效能。

八面來風|陸化普:從“暢通工程”到“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走向交通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時代軌跡

2

交通組織提升任務


❖ 優化城市道路交通設計

對城市交通堵點、亂點和安全隱患點逐一研究整改治理,科學優化城市核心區及學校、醫院、商貿區等重點區域、擁堵點段的交通組織,通過單向交通、可變車道、潮汐車道、合乘車道等技術措施緩解早晚高峰主幹路及重要點段的交通擁堵;進一步優化交叉口交通渠化設計和交通信號控制,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並減少施工對道路交通的影響。

❖ 持續推進交通信號設施規範化建設

推進城市道路交通信號燈配時智能化和交通標誌標線標準化工作,提高道路交通信號設施的規範化和精細化水平;科學系統設置城市交通指路系統,確保指路標誌設置層次清晰、系統,引入社會技術力量推動交通管理設施設計、建設、運行、維護、優化改進的專業化。

❖ 構建精準高效的智能交通管理體系

加快推進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強交通狀態感知、高清視頻監控、信號控制、交通誘導等基礎系統建設,實現道路狀況自動感知、交通態勢自動研判、信號控制自動調整、交通違法行為自動監測、路況信息自動發佈。

❖ 強化交通出行誘導服務

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和新媒體渠道,為群眾提供實時、準確的導航路況信息和交通管理信息,及時發佈出行提示信息;推動智慧停車,方便群眾在線查詢和預約停車泊位;加快公共交通和公共自行車信息服務系統建設,為群眾綠色出行提供便利。

3

交通建設提升任務


❖ 完善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堅持交通系統與用地開發、基礎設施與運行管理的統籌協調,實現城市和交通系統協調發展,配套做好城市路網規劃、公共交通、非機動車、步行交通系統規劃、停車場規劃、交通安全管理規劃等交通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

❖ 推動優化城市路網結構

合理佈局和優化城市路網結構,提高路網級配水平和路網通達性,提高路網密度和道路面積率,發揮道路微循環系統作用;科學設計各類交通流的通行和停車空間,合理利用道路資源。

❖ 加強停車供給需求管理

加強停車設施建設,制定差別化的停車供給策略,合理配置停車資源,推廣分時停車、錯時停車、分類停車以及差異化的停車收費等措施,提高停車設施週轉利用率。

八面來風|陸化普:從“暢通工程”到“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走向交通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時代軌跡

❖ 健全交通影響評價制度機制

對新建改建道路開展項目工程的前評估和後評估,強化與交通管理需求的銜接融合;建立落實監督和審查機制,落實城市大型建設項目的部門聯合驗收制度。

4

交通結構優化任務


❖ 加大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力度

加大城市軌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規公交等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優化城市公交線網和站點佈局,加強與交通樞紐、停車場的銜接,促進便捷換乘;大力推進城市公交專用道和公交優先信號設置和公交智能化調度系統建設,完善公交乘客出行信息服務系統,提高公交出行信息服務水平。

❖ 保障行人和非機動車安全順暢通行

加強城市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系統規劃和建設,完善配套交通管理設施,科學設置行人過街設施,推廣設置安全島、行人駐足區等二次過街安全設施和行人過街信號燈;加強電動自行車、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公共自行車的通行和停放管理,完善配套管理設施,規範通行停放秩序。

❖ 改善城市貨運通行管理

優化城市物流配送、貨物運輸、工程運輸、危險化學品運輸等貨運車輛的通行管理,合理規劃設置停車設施及行駛區域,優化完善城市配送運力調控和通行管控政策。

5

交通文明提升任務


❖ 廣泛開展文明交通宣傳

推動建立與汽車社會和現代社會相適應的交通文明,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提升文明交通的群眾參與度和知曉率,引導交通參與者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 推進文明交通徵信體系建設

加快交通出行領域信用記錄建設,推動信用信息共享和應用,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將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納入個人徵信記錄,對交通失信行為人實施相應懲戒。

結 語

城市交通管理正面臨著日益複雜、交通供求矛盾壓力不斷增大的困難局面,同時也處在規劃理念更新、交通科技快速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新時代,我們必須頭腦清醒、科學應對,充分理解交通管理工作的複雜性、系統性和長期性。

破解城市交通問題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採取一攬子對策,任何試圖採用單一對策解決城市交通問題都是不科學的。傳統的交通工程措施是一切科技手段發揮作用的基礎和前提,發展綠色交通是城市交通管理的根本方向,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國家戰略。

在諸多對策中,調整結構是關鍵

。調整城市結構,減少出行總量,縮短出行距離;調整交通結構,實現集約運輸,提高通行資源使用效率;調整路網結構,科學組織交通,提高道路系統的通行能力;調整路權結構,確保步行、自行車通行空間,打造宜居環境。智能交通是重要抓手,是提高便捷性、安全性、高效性、舒適性和交通服務品質的重要技術手段,我們既要抓住智能交通建設這個突破口,也要清楚它不是萬能的、也不是無所不能的,應以科學精神、創新思維來推動交通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進程,堅定信心、不斷努力,實現交通管理水平走上新臺階,迎接城市交通的美好明天。

文章轉自公安部交通安全微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