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海寧 將打造成爲國際化品質型中等城市

10月18日,記者從市住建局(人防辦)瞭解到,《海寧市域總體規劃(2016-2035年)》已進入批前公告階段。此次市域總體規劃期限為2016年至2035年,範圍涉及約865.8平方千米市域與約151平方千米中心城區。

2035年的海寧 將打造成為國際化品質型中等城市

規劃明確,我市城市發展目標確定將打造成為國際化品質型中等城市。市域定位為長三角國際化時尚科創新城與文化旅遊名城、杭州灣擁灣產業高地、深度融杭的品質新城;城市職能為國際潮城、品質之都、文化名城、創新智城,中心城區性質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化時尚特色城市與都市區創新核心城市。

在發展戰略上,我市將以深度融杭、開放接滬為重點戰略,呼應杭州都市區總體建設目標與戰略,結合杭州發展要求,實現與杭州在創新高端要素、城市戰略空間、都市區通勤網絡、美麗經濟一體發展四大方面的聯動,通過強化長安、許村臨杭邊界地區空間開發,整合長安、許村和高鐵西站片區,打造杭海新城,積極融入杭州都市區整體發展,實現深度融杭。

同時,利用嘉興創建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和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建設契機,大力推進政策、平臺、產業、交通、要素、民生等方面與上海的對接行動,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接軌上海新格局。

此外,我市重視與上海和杭州的區域協調,加強與杭州、上海產業、園區建設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協調發展。力爭通過我市與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長安鎮(高新區)、許村鎮與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江東新城的產業協作,加速產業協作的引擎。加強滬杭的交通聯繫,規劃滬乍杭鐵路、杭紹臺二期鐵路等。

除了加強融杭接滬,規劃提出,要優化我市城市空間格局。全市將形成“一核、三廊、三軸、四組群”的全域城鎮空間結構。其中,中心城區規劃將形成“雙核雙十字軸、一環五片一組團”的城市發展結構。

“規劃編制團隊通過駐地開展規劃編制工作,聘請專家諮詢團,給予專業指導並提出解決對策,把認知城市提升到感知城市,深度把握城市的靈魂和魅力,切實瞭解市民的情懷和需求,編制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城市總規。”市住建局(人防辦)負責人說道。

記者瞭解到,在《海寧市域總體規劃(2016-2035年)》編制過程中,我市還同步建設全市統一的“多規合一”信息平臺,實現總體規劃的可視化分級管理、目標的可傳導、規劃的可監督和可評估,最終實現規劃協同。

相關鏈接:

市域空間結構將規劃形成“一核、三廊、三軸、四組群”的全域城鎮空間結構。

一核:中心城區。市域時尚經濟集聚核,依託市域行政中心、商貿中心、科創中心,共同打造具有海寧地方特色的時尚經濟集聚核。

三廊:三條東西向城市發展走廊。依託杭海城際軌道打造的城鎮綜合服務走廊;依託01省道沿線鄉鎮產業集聚打造的田園鄉鎮發展走廊;依託百里錢塘打造的沿江特色發展走廊。

三軸:三條城市發展軸。依託人民路-長安路沿線功能集聚打造的連杭經濟融合發展軸;依託海寧大道打造的現代服務業集聚軸;依託硤尖公路打造的創新創業集聚軸;

四組群:四個城市組群。依託中心城區和斜橋、丁橋打造的核心組群;依託長安、許村打造的臨杭組群;依託尖山(黃灣)、袁花打造的尖山-袁花組群;依託鹽官、周王廟打造的田園古鎮組群。

中心城區形成“雙核雙十字軸、一環五片一組團”的城市發展結構。

雙核:即行政文化商務核、鵑湖國際創新核。

雙十字軸線:即兩條城市發展軸線和兩條濱水生態軸線構築雙十字的總體形態。兩條城市發展軸線——海洲路綜合服務軸、海寧大道產業提升軸;兩條濱水生態軸線——洛塘河-長山河生態軸、長水塘-麻涇港生態軸。

一環:即城市綠環。

五片:即城北高鐵新區片、開發區片、老城片(硤石景區)、城市新區片、鵑湖國際科技城片。

一組團:即現代經編產業組團。

市域綜合交通

綜合交通發展目標:構建“對外交通快速、對內交通暢通、內外銜接順暢,節點功能突出”的海寧綜合交通運輸主骨架,形成“603015”交通圈,即60分鐘可依託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抵達杭州、上海等周邊主要城市,30分鐘可達嘉興及市內各鎮,15分鐘可達市域核心樞紐。

區域客貨運樞紐:打造“一主兩副三節點”的綜合客運樞紐系統。貨運站場佈局總體方案為“兩主兩副”。

公路:規劃形成“兩橫三縱”的高速公路骨架網絡,“兩橫”為滬杭高速和杭浦高速,“三縱”為杭州繞城高速東線、蘇紹高速、嘉紹高速。形成“一環三橫十縱十三連”幹線公路網。

鐵路:規劃形成“多模式,一張網”整體格局,包含“四橫一縱”鐵路網絡,“四橫”為滬杭高鐵、滬乍杭鐵路、滬杭鐵路、滬杭城際;“一縱”為杭紹臺高鐵二期。

市域軌道:形成“兩橫四縱”結構,“兩橫”為杭海城際、沿江市域軌道;“四縱”為湖嘉杭城際、蕭山機場北線、嘉興軌道交通3號線、海寧北站至尖山市域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