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到過新疆的人都忘不了一大堆的美食,烤全羊、烤羊肉串、饢坑烤肉、抓飯、拉麵、烤包子、烤全魚、面肺子、米腸子、油塔子、饊子、曲曲、燴菜加上瓜果飲品小吃,留著口水數也數不過來。

烤全羊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烤羊肉串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抓飯、風味羊雜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烤全魚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拉條子(新疆拌麵)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手工冰激凌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但在新疆有這樣的民謠:“一天不吃饢,心裡就發慌;兩天不吃饢,腿子如篩糠;三天不吃饢,敢罵老達當(達當,老爸之意);四天不吃饢,準備拆房梁;五天不吃饢,就拜麻扎王(麻扎,墓地之意)”,足見饢在新疆人心中不可替代的東西。

街市上打饢、烤饢、賣饢、買饢隨處可見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饢是波斯語,古稱“胡餅”、“爐餅”,與內地的烤燒餅很相似。一般認為饢是從中西亞傳入我國的,在新疆考古出土了三千年前的饢,這說明饢是新疆人的傳統食品。

饢的種類很多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一個地域的環境決定著生活著的飲食。新疆地廣人稀、氣候乾燥乾燥。饢,因其易於製作、含水份量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可口營養,成為絲路商旅和行人的必備品。饢雖然乾硬,泡水即軟,食用方便,適合乾旱的氣候。即便在交通發達的當下,在遼闊的新疆道路上,有了饢陪著,心裡才不會慌張,是居家和出行必備的乾糧。夏季務農,農民在地頭用饢就著西瓜、甜瓜吃,既經濟、又省事。新疆民間有說法,出門在外,饢是讓人心靜的夥伴。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饢的前身是家家戶戶在土爐前餘燼裡烤制的饃,後來發展成了在爐內打製的饢。以前饢都是各家自己燒坑打製。饢坑需要專門製作,而且打饢的都是家裡主婦。後來條件好了,都從街市上買烤好的饢。

打饢是極其辛苦的活,因而饢市上都是男人在打饢。師傅彎著腰往饢坑裡面摁貼,最後蓋好坑口,燜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出坑了。

貼饢時,先要往饢坑內壁撒上當地的土鹼水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掀開饢坑蓋看一看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饢坑在製作中就用了當地的土硝來和泥,硝會滲透到饢裡。打饢不能和鐵器接觸,否則帶鐵的腥鏽味,烤好的饢只有來自泥土的厚重香味。打饢還有個必備工具饢戳子。用饢戳子在饢上戳出的饢眼子不僅整齊,還有漂亮的花紋,還可以給烤饢放氣,不至於饢在烤制中脹起。

饢戳子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饢戳子在饢上留下漂亮的花紋和圖案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饢有72變,品種花樣繁多。面有小麥、蕎麥、玉米、高粱;有發麵、死麵;有甜饢、鹹饢、油饢、牛奶饢;小的如口杯,大的如車輪;有無餡料的白饢,飽餡料的肉饢;有玫瑰花、核桃仁、巴旦木饢、藿香、葡萄乃至辣醬的夾心饢,有人統計出300多種饢。

“格吉德”饢中間有個小孔凹,烤饢時便於排氣,熟的快、烤的勻,漢人叫窩窩饢。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庫車大饢,這個饢還不夠大,大的有自行車輪子那麼大。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烤肉包子,包了羊肉的烤饢,不同於新疆的另外一種美食烤包子。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饢對新疆人來說是一種信仰,也是一個個故事。

維吾爾人從小教育孩子不得糟蹋和浪費饢,不得亂扔。見了地上的饢要撿起來,放在高處不容易被人踩到的地方,讓鳥兒去食。吃饢時都要接著掉下來的饢渣子,按伊斯蘭教教規不能隨意浪費糧食,更不能用腳踐踏糧食。

在新疆維吾爾族,無論何種形式的飯局和宴會,饢都是最先登場。饢被品嚐過後,那些絕美的佳餚才能出現在餐桌上。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吃饢時不能一人拿著整個饢吃,必須掰成小塊或是切開先讓別人吃,然後自己再吃。這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分享這種美食,而不能獨食。

維吾爾族人結婚給女方備彩禮的時候,重要的一項就是饢。婚禮時新郎和新娘要吃醮著鹽水的饢,寓意為饢和鹽是生命必需的元素,新人們今後就是共患難的一家人了,表達對愛情的忠誠和白頭到老的決心。這是對勞動和汗水的尊重,對大地的感恩,對生活的感恩。

到了新疆沒有吃囊,怎麼說你到過了新疆

新疆人不僅愛吃饢更會吃饢。從傳統的烤、炸、燉肉、泡奶茶、饢包肉、油炸饢等永恆的經典,發展到饢炒烤肉、饢包大盤雞、涼菜饢、西餐饢,到年輕人的法形形色色創新吃法,泡奶茶、拌沙拉、饢披薩、饢配老乾媽、炒米粉配饢。有人測算過,新疆人每天可吃掉將近300萬個饢,可繞地球6、7圈。

饢在維吾爾族人的意識裡是神聖的。有饢的地方就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