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虞舜初都在万安

洪洞县万安妫汭虞舜文化研讨会随记

一个“小小的”研讨会,兴许,可以悄然翻动“古中国”的历史,哪怕只是片言只语,在历史的天空上划下一星点儿的亮,也可以洞见一种文明在苍莽的九州大地曾经涌动......一个不得不讲的故事、不得不说的传奇、不得不追忆的辉煌岁月、不得不探寻的文明之源!


临汾:虞舜初都在万安


戊戌年农历九月八日晚,槐乡金梓源酒店十五层会议室,拔高一个平地而起或掘地三尺的“研讨会”,“妫汭芳型”的传承者、典型的“万安姑娘”武忠玲女士主持,师香丽副县长温文尔雅、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致欢迎词。


临汾:虞舜初都在万安



洪洞县旅游局文保股郭股长开篇点题, 直奔“遗址”现场,十八座灰坑、两座陶窑、大量的生产生活器皿出土,36万平米的遗址面积让人惊讶,省考古研究所考证“龙山时期文化”遗存。


临汾:虞舜初都在万安


与陶寺文化时期相提并论、互相印证,由此揭开了“万安考古”的神秘面纱,万安镇镇长张新海畅谈全域旅游规划,重中之重是“一线一点一发掘,一道一教两传统”,其东北汉子的心直口快。


临汾:虞舜初都在万安



一展万安的“舜谟风范”,中肯、谦恭 一语见地,“开发古万安责无旁贷”。


临汾:虞舜初都在万安


周文洁老先生(临汾市文史研究员)引经据典,情感饱满,“蜗居”万安两年,走川涉水、入巷串户、拜庙访古、著书立说,八十高龄之步履,丈量姚墟舜居之遗迹,真知灼见之笔触书写妫汭圣地之传奇,耄耋之年、老当益壮、殷殷苦心、信史凿凿,研讨会的最高峰、经典处,当属何驽先生(中国社科院山西考古队队长,博士、教授),最早“中国”的发现者,陶寺考古第三任队长、第六代开掘者。

临汾:虞舜初都在万安


从北京风尘仆仆专程参会,一脸的沧桑,具有“古中国”的气质与风度,三到万安进村落、上历山、寻遗址、听传说,心系万安、情有独钟、慧眼识珠、妙手回天,随处铲一个陶片便是四千多年的出土文物,随手攥一把泥土便见虞舜时期的文明汁液,言谈中,有史有据、有情有理,周到的建议,更有未来的期待。


临汾:虞舜初都在万安



“三驾马车”(考古、文献、 传说与民俗),是一把开发万安的“金钥匙”,他的莅临,使龙凤古镇锦上添花;他的发言,让与会者重见“尧天舜日” 。


临汾:虞舜初都在万安


压轴的、点拨者,具有指导性的发言人,当属刘合心会长(临汾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原临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这位“文化官员 ”、“学者官员”退休后,致力于三晋文化的研究、著作等身,他的发言旁征博引、谈古论今,既有宏观的眼界和视野,也有深邃的思想和见解,更有具体的方法和策略,特别是响亮的提出——“妫汭圣地、虞舜初都”在万安!言重乎!情深乎!意大乎!兴许,此时此刻正在悄然翻动几页古中国的历史画卷,续写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新的篇章!

最后,我们的前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晋廷瑞同志(洪洞县三晋文化协会会长)做了精彩的总结发言。他对万安一直关爱有加,一往情深!他说,我们要考古,但不能靠古,万安有故事,更要讲好故事,打好帝舜牌,唱响孝文化,让古老的龙凤古镇重放光彩!让美丽的文明新镇再绽新姿!

蠕动的时针悄然指向晚23时,近三个小时的研讨,始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各位专家谈兴愈浓,意犹未尽,还有参会的热衷于万安虞舜文化研究的蔺长旺教授、石耀辉教授、王隰斌先生、董爱民局长、杜长荣先生、瓮祥记先生、张天鸣记者、郑黎光先生、姬小玲女士、陈巧云女士等因时间的关系没有发言,但他们多年来致力于万安古文化、古村落,探寻、研究、开发、保护之身体力行的呐喊鼓劲,献计出力,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将一并载入万安虞舜文化研究的光辉史册!

深夜时分,心情难复,笔者拙见,几个观点,仅供参考,即四个字“犁、历、礼、理”。舜耕历山“第一犁”在万安,舜定历法“第一历”在万安,走亲习俗“第一礼”在万安,德行天下“第一理”在万安!


临汾:虞舜初都在万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