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母若是周姨娘,探春是否還爲庶出而苦惱呢?

多虧趙姨娘的不安分,否則探春也許只是另一個翻倍的迎春。

01

探春,一生囿於庶出身份的自卑中無法解脫。

趙姨娘與芳官等戲子爭閒氣,探春令趙姨娘向周姨娘靠齊:

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體統。你瞧周姨娘,怎不見人欺他,他也不尋人去。我勸姨娘且回房去煞煞性兒,別聽那些混帳人的調唆,沒得惹人笑話,自己呆白給人作粗活。心裡有二十分的氣,也忍耐這幾天,等太太回來自然料理。

生母若是周姨娘,探春是否還為庶出而苦惱呢?

一席話說得趙姨娘閉口無言。

倘若探春生母真成了周姨娘,安分守己,不會隔三差五出來表白表白,探春就不會為庶出身份而苦惱了嗎?並不會,生母是姨娘,是探春痛苦的最大根源,與姓周姓趙無關。

幸虧生母是趙姨娘,探春才可能活成探春的樣子。趙姨娘的搖籃曲,是一首不羈的《野子》。

怎麼大風越狠/我心越蕩/又如一絲消沙/隨風輕飄的在狂舞/我要深埋心頭上秉持/卻又重小的勇氣/一直往大風吹的方向走過去/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吹啊吹不毀我純淨花園/任風吹任它亂/毀不滅是我盡頭的展望/吹啊吹啊我赤腳不害怕/吹啊吹啊無所謂擾亂我/你看我在勇敢地微笑/你看我在勇敢地去揮手啊

正是趙姨奶奶的不甘下賤、爭強好勝、任性妄為的基因品行,才會脫胎而出探春的顧盼神飛、高挑出位、才智清明的風度氣節。假若生母換成了周姨娘呢?謹言慎行、安分守己的周姨娘,會向小小的探春不停的灌輸低調、隱忍的卑微思想,搖籃曲則是低吟淺唱的那首“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顆無人知道的小草。” 早早認同了尷尬出身的探春,也許不會那麼介意庶出身份,卻也失去了警醒的意識和抗爭的勇氣?

02

趙姨娘努力掙脫家生奴才的身份,爭金錢與地位;

賈探春努力抹殺生母卑微的印記,樹尊嚴和體面;

境界、水平有高下,但是本質卻一樣。

探春母女窮其一生都在抗爭什麼?無非是《流星花園》中恍若雜草杉菜的出身以及因此遭遇的不公。

生母若是周姨娘,探春是否還為庶出而苦惱呢?

同樣是為賈政生兒育女,王夫人出身名門望族,貴為正室,高高在上,頤指氣使,而趙周姨娘出身奴籍,低為妾侍,卑躬屈膝,仰人鼻息。

同樣是賈家女兒,元春長在琉璃瓦端,眾星捧月,迎春、探春長在庭院牆角,無人問津。因為生母的身份不同,一落孃胎就有了高低貴賤,嫡庶差別。

庶出,自帶恥辱與卑微屬性,是奴籍母親的卑微恥辱的延續。拋卻刻板印象,不要因為趙姨娘手段的拙劣而抹殺她的抗爭意識,正是趙姨娘的囂張,不認命,混不吝,心有不甘,自命不凡,凡事一爭短長,不自量力又不遺餘力的拼搶意思,才會讓庶出的探春把卑微滋生出鋒芒,化身鏗鏘玫瑰。

探春手撕住兒媳婦,掌摑王善保家的,何嘗沒有趙姨奶奶“捨得一身剮”的風範呢!探春比她媽的高貴之處:無非就是侯門千金所受的文化教育,讓她更有修養和見識而已。

03

探春的心病並非庸人自擾,而是社會現實。

和探春一樣,《甄嬛傳》中的宜修,已經貴為皇后,仍然為自己的庶出身份耿耿於懷。但凡後宮中有人提到嫡庶話題,立即神情大變。應該只有感受過切膚之痛,探春、宜修等才會有如此根深蒂固的執念吧!

生母若是周姨娘,探春是否還為庶出而苦惱呢?

鳳姐曾說:探春命薄,沒託生在太太肚子裡,進而說出來血淋淋的社會現實:你哪裡知道,雖然庶出一樣,女兒卻比不得男人,將來攀親時,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談婚論嫁時對庶出女兒的歧視,足以最後一生的幸福。

而藐視與偏見,並非只在婚嫁時才會顯露,而是滲入生活無所不在。探春理家,管家媳婦吳新登家的特意拎出趙姨娘弟弟的殯儀賞賜的事情來,令探春為難加難堪,態度傲慢,用心險惡,倘若是嫡出的元春她怎麼敢?那王善保家的,素日雖聞探春的威名,心裡盤算的也是探春是庶出姑娘,無人撐腰,他敢怎麼,所有才有放肆之舉。

04

庶出,不僅是探春的心中刺,更是世人的口頭禪。

一提到或者想到探春,幾乎所有人都會聯想到她的親媽是趙姨娘。黛玉見趙姨娘來探望,便知是從探春處來,順路的人情;王夫人想對探春好,卻因寒心趙姨娘而淡淡的;鳳姐兒感慨探春之才,也不會忘感嘆庶出之命;寶玉演繹探春送的鞋奢華,順便演說趙姨娘的醋妒之心;小廝興兒貧嘴,說探春是玫瑰花又紅又香,無人不愛只是刺戳手,末了不忘加句調侃的話: “可惜不是太太養的,‘老鴰窩裡出鳳凰’。”探春和周姨娘的血緣關係註定是賴不掉的,無論探春多麼努力去撇清,去淡化,都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生母若是周姨娘,探春是否還為庶出而苦惱呢?

賈探春,註定是跌在了起跑線上。哪怕最終的探春貴為王妃,又遠走高飛,卻依然會作為庶出姑娘中的傳奇故事,任人評說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