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該怎麼選擇興趣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近來,在媽媽群裡開始流傳起來:“不用再給娃上什麼興趣班了,沒有用啦”

原來,今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要逐步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孩子該怎麼選擇興趣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於此同時,繼續清理和規範中考加分項目,尚未全面取消體育、藝術等加分項目的地方,要從2018年初中起始年級開始執行。

於是乎, 媽媽群裡引來不少議論,有的甚至直呼“終於解放了”。

孩子該怎麼選擇興趣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很多媽媽確實以相當功利的態度為孩子報名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游泳、羽毛去、國際象棋、英語、鋼琴、架子鼓…… 近乎瘋狂。那也是一直以來他們有著這樣一個觀念:興趣培養是晉升重點學校的敲門磚。現在這個敲門磚漸漸失去作用,誰還會花大把時間大把金錢去培養孩子那些興趣,風塵僕僕的上課呢?

其實,適當的培養孩子的愛好和特長最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升學,也不是希望培養娃成為一代大師,主要目的還是提升孩子自身修養,從而待娃成年後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但是問題又來了,有些家長又開始發愁,這麼多眼花繚亂的特長班,我應該選擇哪一門或者把哪一門正在上的繼續堅持下去呢?

1. 確認孩子是否真感興趣

大部分家長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應該是經過其他家長慫恿或者孩子回家和自己提起的,觸發了自己給孩子先上個體驗課的心態,然後上完體驗課之後,孩子很開心,說想上課。父母們就開始糾結要不要報名這樣一個興趣班,因為一期課程動輒三四千,有的甚至上萬,對家境不是那麼富裕的確實是不少的一個投入呢。

那孩子是真的感興趣嗎?

孩子該怎麼選擇興趣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這裡建議大家上完體驗課之後,稍微緩一緩再給孩子報名。因為大部分的少兒培訓機構在給孩子上第一節體驗課的時候是非常用心的,把孩子哄得很開心,家長們就會誤以為孩子還是很感興趣的。就報了名,其實孩子的新鮮期一過,加之少兒機構持續調動孩子興趣的一些問題,很容易孩子就厭倦了。

其實,父母們不妨再過兩三天或者更長,如果孩子始終提起這個興趣,想去學,這就說明孩子確實喜歡,再考慮給孩子報名不遲。

2. 父母願意更多地付出

一般家長大致分三類:

第一類是自己不懂,期待孩子通過學習這個特長改變。況且大家都在學不能落後。於是送來學習。但上課時總是手機pad不離眼,直到佈置作業時才抬頭,和老師溝通幾句。

第二類家長是從來不出現,上課都是爺爺奶奶帶來,因為就算在家裡,父母也很少出現。

第三類是父母親自帶來,旁聽,清楚知道孩子的進度和課程,有時會和孩子在某個細節上有“爭議”,請老師“仲裁”。

不容置疑,第三類孩子一定是學的最好,興趣維持最久的。

為選擇一門興趣班,最有效的方式是父母親自陪著過去,和孩子一起學習,回家親自有時間有計劃地陪練,平時一起學習,給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勵。並不是把孩子往學校或者機構那一扔那麼簡單,而是需要家長們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的。

孩子該怎麼選擇興趣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所以說,發現自己孩子真正感興趣的,再與之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和他一同成長,共同進步的,孩子的興趣一定會變成他的特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