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示愛佳作,秒秒服得「五體投地」

大作家示愛佳作,秒秒服得“五體投地”

隨性翻到一本書,好像副標題叫做《讀給愛人的詩》,裡面確實有不少耳熟能詳的作品,如《在別康橋》、《迢迢牽牛星》、《蒹葭》、《見或不見》,卻也有讓人哭笑不得的作品,比如下文《我的失戀》,他的作者是魯迅!5秒鐘掃過全詩!

我的所愛在山腰;

想去尋她山太高,

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

回她什麼:貓頭鷹。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我的所愛在鬧市;

想去尋她人擁擠,

仰頭無法淚沾耳。

愛人贈我雙燕圖;

回她什麼:冰糖壺盧。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糊塗。

我的所愛在河濱;

想去尋她河水深,

歪頭無法淚沾襟。

愛人贈我金錶索;

回她什麼:發汗藥。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

我的所愛在豪家;

想去尋她兮沒有汽車,

搖頭無法淚如麻。

愛人贈我玫瑰花;

回她什麼:赤練蛇。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罷。

大作家示愛佳作,秒秒服得“五體投地”

我竟一時無語凝噎,“好詩”!由於這本書並沒有對詩歌背景作解釋,於是決定搜索一下。該作品於1924年創作,同年12月登刊《語絲》。創作背景是當時流行的失戀文化,類似“啊呀,啊唷,我要死了”,作者故意作了這樣一首擬古打油詩,以作諷刺。

那個時代畢竟過去久遠,不能領悟其精華,只能自嘲文學造詣不高。又忽然想起魯迅先生的“藍窗簾”的梗,還有那條擁有“詭異的目光”的魚,過分的解讀文學作品,真的好麼?

再翻了翻幾頁書,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戴望舒,高中語文課外必讀裡收錄了他的成名之作《雨巷》,對作品裡面撐著油紙傘的姑娘念念不忘。可是這一首《煩擾》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沒仔細讀的時候總覺得哪裡不對,多讀了兩次,竟然發現這是一首迴旋的結構,簡而言之是1234-4321句式,確實多讀了幾遍,然而並沒有專家說的齒頰生香的感覺。

大作家示愛佳作,秒秒服得“五體投地”

晚上給先生唸了《我的失戀》,並沒有預先告知作者,全文沒有聽到三分之一。再聊了一下《煩擾》,先生想了想,於是合作了一首白話《新煩擾》

我不高興

因為丟了100塊錢

空氣中瀰漫著嘈雜

烈日下滿載著焦躁

1234-4321確實也讀得通。

那一年我們讀著高中,為不少於800字的大作文湊字數,挖空心思多造幾個排比,多引幾個名言典故,我們一邊斟酌著“孔乙己大約的確死了”妙處,一邊卻不能為我所用。上學的時候不喜歡語文,大概是因為它是應試教育產物,而不上學的時候,才是讀書,大概這才可以稱之文學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