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帶動下,固安能頂替燕郊環京一哥的位置嗎

最近,環京關於燕郊樓市的報道愈來愈多,有小編統計,“短短2天,幾十家媒體報道燕郊樓市暴跌、腰斬、血賠”,諸如此類的標題或報道還有很多,大多都是唱多的。

在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帶動下,固安能頂替燕郊環京一哥的位置嗎

數據層面,近日,據住房大數據發佈的142個城市大數據房價中位數顯示,9月廊坊(燕郊)房價中位數為16982元/㎡,較上月下降1479元/㎡。較2017年3月最高值31879元/㎡,下降了14897元/㎡,降幅達46.7%,接近於“腰斬”。

在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帶動下,固安能頂替燕郊環京一哥的位置嗎

更甚者,有媒體統計,稱,截至目前,燕郊樓市二手房價格相比最高點普遍腰斬。不少樓盤從最高點3.5萬元/平米,跌至目前1.5萬/平,縮水超6成。不少小戶型二手房掛牌價為1萬元/平米,仍然無人問津。並且,以燕郊當地大型樓盤天洋城為例,最高價曾達到3.5萬/平米,目前報價1.5萬/平米,跌幅超過60%。部分小戶型房源甚至跌至1萬/平米。

在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帶動下,固安能頂替燕郊環京一哥的位置嗎

總而言之,近期的消息面對環京燕郊樓市的報道多是負面的,這種輿論的聲勢對於燕郊樓市後期的走勢非常不利。與此同時,燕郊作為環京的“領頭羊”,對燕郊的唱衰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環京其他板塊,如近期的永清樓市、涿州樓市,也普遍傳來“暴跌”之類的消息,其中,永清更是爆出“22000降至8800”的消息,涿州的政策面壓力近期也在加強。

環京嚴冬下的“一剪寒梅”

但整體衰勢之下,固安卻似乎成了“一剪寒梅”,除了對固安某大牌開發商的不同意見,其他唱衰的聲音並不多,甚至,固安的利好近期也是頻繁傳來。

如新機場建設進入“倒計時”就刷爆了筆者的朋友圈;再如近日北京針對京津冀協同發展亮出的最新成績單,就爆出了一個猛料——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編制完成;以及同期進行的北京新機場建設大興區籌備辦公室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策劃研究也開始公開招標了;還有註冊資本10億的廊坊臨空經濟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也出現在了廊坊市行政審批局公佈了9月份實施多證合一登記制度企業名單。

在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帶動下,固安能頂替燕郊環京一哥的位置嗎

在“超大型國際機場”、“亞洲最大航空樞紐港”、“百萬人口新航城”、“新增10萬個就業崗位”等光環的加持之下,固安樓市幾乎成了環京嚴冬裡的“一剪寒梅”,格外的招眼。那麼究竟,燕郊與固安,誰才是真正的“環京一哥”?

在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帶動下,固安能頂替燕郊環京一哥的位置嗎

獨家:

“環京一哥”這個身份說的其實就是“誰做老大位置”的這麼個無聊的問題,其實 沒多大意義,但既然聊到這了,也不妨給“一哥”定一個意義,我們從下一輪房價上漲的角度來探究燕郊、固安兩地到底誰的“房價上漲潛力更大”,誰的房價上漲潛力大,誰便做得了這個“環京一哥”。

首先,釐清一個問題,就是房價看漲的短期趨勢與長期趨勢,長期趨勢方面,我們此前曾經交代過,環京樓市值得戰略性看多,這個維度上其實燕郊、固安並沒有什麼區分,我們主要討論的還是短期的房價走勢。

短期走勢,固安、燕郊其實也都大致一樣,都在一個大的“築底週期”之中,且時下的這個階段,有可能還會頗為下行,這裡,固安、燕郊的市場表現會有不同,固安會相對穩健,燕郊下行的力度有可能更大。目前這個階段,以新盤為標誌,是存在繼續下行的可能的,這是固安、燕郊兩地的共性。

燕郊樓市的三個致命傷

這個“大底”築成以後,燕郊、固安的房價可能就要回漲了,那個階段,其實才是比較“一哥”的時限,現在還並不合時宜。那麼,下一輪的房價上漲,固安、燕郊兩地誰的上漲潛力更大一些呢?有可能是固安。為什麼呢?燕郊有三個比較致命的地方。

第一個,還是政策層面的“三統一”,燕郊與北京對標。

“三統一”既有利好也有利空,整體利好大於利空,但在強化調控的背景中,這種利空的程度就被放大了,燕郊樓市的這輪“暴跌”,其實與“三統一”不無關係。“三統一”對標的是北京“3.17調控”,3.17又是此輪全國調控的一個標杆,北京成為全國政策調控的一個“風向標”,北京不會輕易轉向,否則,全國也會跟著轉向,如此,則意味著,此輪政策調控週期即將結束。這是基於政策層面,燕郊與固安的不同之處,固安也有這個壓力,但壓力要小。

在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帶動下,固安能頂替燕郊環京一哥的位置嗎

創意配圖:房地產限購

第二個,是基於市場增量的供給量,燕郊已無庫存,已經進入存量。

市場供需既能決定長期走勢,也能影響短期走勢,尤其在環京,短期走勢的關鍵就在於炒房客因素,過去環京房價的畸漲其實都是被炒房客炒上去的,否則,哪來得的這麼瘋狂。炒房客尋找獵物,肯定是更衷情於新盤供應稍多的地段或地域,因為利於形成控盤。這個層面,燕郊未來沒有增量供應,將非常吃虧。以後燕郊的上漲,反彈的概率大,形成新的上漲趨勢難,也就是說,下輪反彈可能不會創新高。這是第二個比較致命的地方。

第三個,則要考慮一下當地的開發商控盤能力,燕郊未出現“壟斷”格局。

開發商的控盤或操盤能力與上述炒房客的控盤邏輯一致,只不過是更高級別、更高形態上的控盤。

毫無疑問,愈是近乎於“壟斷”的,則愈有能力參與定價,這與坐莊拉抬的道理是一樣的,當開發商間的勢力格局嚴重分化的時候,其實是不利於形成這種“合力”的,力量太分散,你漲價,他絆你一腳,相互掣肘,結果也可想而知。

這個層面,其實也是固安下一輪房價上漲的最主要的一個優勢。這個優勢太重要了。

基於以上三個最主要的因素,其實就不難分辨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環京一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