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城市羣四省深度推進科技合作

當今世界,城市群正已巨大的極化效應、集聚效應和輻射效應,成為區域經濟、社會和文明發展的主導力量。提升城市群的區域創新能力是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目標。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為基礎,以省會城市武漢、長沙、南昌、合肥為核心,加快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和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已成為湘鄂贛皖的共同認識、共同使命和共同擔當。

武漢大學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釩認為,長江中游城市群要實現國家賦予的戰略使命,就必須突破行政區劃界限,發揮湘鄂贛皖各自優勢,著力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真正實現創新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跨行政區科技合作的方式加快創新資源整合、創新要素聚集、創新效率提高和創新成果轉化。

湘鄂贛皖區域創新能力總體上在中部地區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但與江蘇、廣東、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比較起來相差甚遠。長三角的江蘇省、珠三角的廣東省的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效應甚至接近湖南、湖北兩省的總和。這種差距具體表現在長江中游城市群創新資源的配置分散、創新潛能釋放不夠、資源整體利用效率不高、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等方面。

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關鍵在於構建一個開放的、可利用全球和國內科技資源的機制和體系。湘鄂贛皖四省地理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融、經濟相通、發展相連。通過在長江中游城市群開展跨行政區的科技合作,可以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整合優化配置科技資源,有效協調創新活動與行為,降低區域內部的惡性競爭,實現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最終實現區域創新能力的共同提升。

唯此,抓住科技合作、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長江中游城市群才會真正走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

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深度推進科技合作

長江中游城市群開展科技合作具有深厚的區域協作基礎

20世紀80年代中期,長江沿岸城市就開始在“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中南經濟技術協作區”、“武漢經濟協作”的框架下開展區域合作。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探索,湘鄂贛皖省級交流機制逐步健全,部門對接進一步強化,技術交流更加頻繁,產業協作更為便捷。2012年3月,湘鄂贛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共同簽署了《長江中游城市集群科技合作框架協議》,這是三省在科技領域的首個跨區域合作協議,標誌著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進入正式啟動和具體實踐階段。

之後,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會城市科技合作聯席會議每年召開,各項科技合作具體事項向縱深推進。

2017年11月,包括武漢、長沙、合肥、南昌、黃石、岳陽、九江、安慶等在內的長江中游八個城市率先在武漢成立科技成果轉化聯盟,以建立創新平臺共享機制,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拓展產業合作新空間。

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深度推進科技合作

事實上,近年來,湘鄂贛皖已在微觀層面上開展許多科技合作行動。

由湖南省袁隆平院士和湖北省朱英國院士率領國內雜交水稻研究水平最高的兩個團隊,跨省共建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隆平高科在“湖北.中國農谷”建立了一系列農業技術示範推廣基地;湖北省政府與中國南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向以株洲電力機車為代表的中國南車旗下企業引進技術;武漢鋼鐵公司與湖南三一重工、江西江聯等龍頭企業採取共同研發、聯合投標等多種形式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還聯合湖南華菱鋼鐵、江西新餘鋼鐵在海外共同開闢市場;江西省與武漢大學建立省校全面合作與科技合作關係;華中農業大學在江西省建設“農作物品種研究試驗站”、“農業土壤觀測試驗站”等試驗基地;湖南大學與江西省萍鄉市建立校市技術合作平臺等。

上述行為多為創新實體的自覺自願行為,足以表明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意願之強烈、合作方式之多樣、合作領域之廣泛。

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深度推進科技合作

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深度推進科技合作

四省科教資源需要打破行政壁壘加強合作

微觀層面的交流合作從未停歇,如何在宏觀層面上形成更大合力,培育出高質量發展交相融合的產業集群,則需要政府帶動,市場主導,調動區域內要素積極參與。

湘鄂贛皖科技資源豐富、科技投入和產出逐年提高,科技進步環境不斷改善,使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具有很大潛力。

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深度推進科技合作

湖北擁有各類高校129所,其中直屬高校8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有2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有5所。科教文化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數量曾連續7年位居全國前四。擁有各類科研機構1400餘家,含中國科學院在中部地區的唯一分院;擁有在校大學生超過140萬人,數量居全國第一;擁有2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兩院院士60餘人。

湖南擁有各類高校105所,其中直屬高校3所;擁有各類科技人員180萬人,數量排名全國前十。近年來,湖南在知識創新潛力和績效創新潛力方面表現突出,名列全國前茅。擁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6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勵成果1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勵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1項。超級雜交稻百畝片平均畝產1088公斤,再創世界最高紀錄。研製出國內首個整列裝載永磁牽引系統的列車等一批高科技產品,異種胰島移植技術實現新突破。

江西科技創新潛力相對較弱,江西省共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0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擁有產品質量檢測機構70個,其中,國家級檢測中心10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245個。

安徽近年來在科技創新領域表現強勁,截至2017年底,安徽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28.4萬人。科研機構5360個,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辦機構1348個。從事研發活動人員22萬人。擁有國家大科學工程5個;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25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39家,其中國家級39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個,其中國家級5個。高新技術企業4310家,其中當年新認定924家。

湘鄂贛皖四省科教資源豐富,但要卓有成效地開展科技合作,要四省行政管理部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個參與主體的協調和配合。需要湘鄂贛皖共同制定政策與措施,破除妨礙科技合作的體質機制障礙。

需要在產學研用各方面各個層次建立起開放性的科學合作機制,通過跨行政區域的科技“大合作”,打造以協同創新為特色的“大科技”,形成科技對經濟、社會、生態和文化發展的“大支撐”,實現區域又好又快的“大發展”。

紮實推進科技服務資源共享平臺建設

理清了思路,達成了共識,那就要一件一件的把四省科技合作進一步落實到新的著力點。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副理事長李光教授認為,長江中游城市群應大力加強科技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完善已有科技基礎平臺的共享共用機制,共建滿足區域創新需求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湘鄂贛皖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聯合對現有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設施、自然科學資源等進行整合、重組與優化,率先相互開放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中試基地等實驗平臺。

加快科技信息整合與服務一體化建設,採用大數據管理、雲計算、物聯網、社交網絡等最新技術成果搭建“湘鄂贛皖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數據庫,整合科技計劃管理系統、科技獎勵評審系統、科技成果轉化徵集系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系統、創新型試點企業動態管理系統等,提供科技文獻、科技報告、科技成果、科技數據等信息資源的共享,強化平臺的信息發佈、信息查詢與信息交流等功能。

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深度推進科技合作

簡而言之,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目前需要共同紮實推進好科技服務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作為核心帶動作用的四省會城市日前齊聚長沙將合作藍圖正式簽署。

在2018年召開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六屆科技合作聯席會期間,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四省會城市共同簽署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共建科技服務資源共享平臺合作協議》。其中,長沙負責建設主門戶網站和科技服務機構共享子平臺,武漢負責建設科技金融服務共享子平臺,合肥負責建設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子平臺,南昌負責建設科技信息共享子平臺,平臺將爭取於2019年底前完成建設任務並上線運營。

同時,各方將加強戰略對接,深化合作交流,進一步制定完善情況通報和交流學習等機制,加強區域科技合作的力量配備、信息溝通、工作聯動和資源整合。

各方將努力打破行政區劃束縛和體制機制瓶頸,促進科技服務資源在區域間流動共享。

各方還將爭取科技部對長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優質科技服務資源共享等方面的指導和支持。

武漢市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有祥,長沙市副市長李曉宏,合肥市副市長朱策,南昌市副市長馬俊等四省會城市領導出席並作重要講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浩浩長江進入湘鄂贛皖四省大地,愈發生機勃勃。散落在長江“金腰帶”上的中游城市,通過緊密的科技合作串起的是熠熠生輝的“玉環”大格局,必將共同譜寫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