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10月15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宣佈,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國家天文臺正式將1998年9月25日發現的

國際永久編號為“79694”的小行星命名為“南仁東”星。

南仁東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是“中國天眼”FAST的發起者和奠基人,被譽為“FAST之父”。2017年9月,南仁東因病不幸逝世。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誕生於上世紀30年代的射電望遠鏡,是人類通過電磁波感知宇宙空間的科學利器。1963年,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Arecibo telescope)建成,口徑305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並於1974年升級改造。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十餘年後,一個大膽的設想在南仁東心裡慢慢形成... ...

上世紀90年代,以南仁東為代表的中國天文學家向世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在中國境內建造單口徑500米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而此前中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口徑只有不到30米。從此,南仁東帶領著一群有著同樣科學夢想的人們,將這個在當時看來不可思議的設想,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夢想的第一步,是要找到能安置如此巨大望遠鏡的地方。南仁東和他的團隊用將近十年的時間在黔桂兩省進行選址,終於,當南仁東站在貴州克度鎮大窩凼的凼底時,他認定此地便是FAST最完美的臺址。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FAST臺址——大窩凼窪坑,是南仁東團隊從300多個候選窪地裡挑選出來的,對地形地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都做了多學科的探討,最後選到了一個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最適合FAST建設的臺址。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作為FAST總設計師,南仁東帶領工程團隊構建了這巨型科學裝置最初的樣子。FAST突破了工程極限的羈絆,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史上的一個創舉。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FAST的設計絕無僅有,通過控制一萬多根鋼索所組成的複雜的索網結構,FAST系統靈活地控制著由4450塊獨立反射板所組成的反射面,對準天體目標,再由6根鋼索拖動重達30噸的饋源艙,抵達焦點位置,跟蹤天體發射的電波。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從開工的第一天開始,FAST每一根鋼索的長短,每一塊反射面板的大小,無數技術細節的精雕細琢,都造就了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與已有的同類別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相比,FAST在靈敏度上提高為(阿雷西博的)3倍,它可以監測百億光年外最微弱的信號。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FAST會給中國的射電天文工作者,創造一個非常好的突破機會,這是我們過去沒有的。FAST將改變天文學的研究能力,特別是在射電天文學研究領域。

這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能夠完成的偉大工程,作為FAST的造夢者,南仁東用自己不變的激情,帶領著一眾科學家共同走過了二十二年漫長而坎坷的逐夢之旅。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從北京到貴州,從科研工作者到普通工人、農民,無數人為此付出了時間和汗水,這個給下一代天文科學家準備的觀測設備,當它的饋源艙第一次升起在大窩凼的天空時,南仁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他傾其一生所完成的,是一個人的夢想、一群人的夢想、一個國家的夢想、更是全人類的夢想。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今日的“南仁東”星,昨日的夢想與堅守

人類之所以脫穎而出,從低等的生命演化成現在這樣,出現了文明,就是因為他有一種對未知探索的精神。FAST主體建設基本完成,期望後來者們儘快地完成望遠鏡額度調整和試運行、試觀測。希望他們有運氣能夠做出巨大的天文成就,用我們的成就回饋國家、回饋人民、回饋射電天文界。感官安寧、萬籟無聲。美麗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絢麗,召喚我們召喚我們踏過平庸,進入到無垠的廣袤——南仁東


《南仁東:一眼萬年》獲“2017年微視頻大賽” 評委會大獎。大賽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支持,科普北京將陸續展播獲獎作品。

《南仁東:一眼萬年》視頻網址:https://v.qq.com/x/page/l0751df05o4.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