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背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有一種愛,過濃,過滿,

行李箱裝不完,後備箱載不下。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不同的老家,不同的後備箱,

卻總有同一個媽,她們的愛

不遺餘力,傾其所有,還嫌不夠。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這些,就是那種特別的行李:

拒絕,他們會傷心。

吃掉,他們才安心。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想到有一年媽媽給裝行李,

裝完之後發了朋友圈:

“哎,孩子走了,其實

我最想把自己給裝進去”。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一生走不出的,是親人的目光。

一生離不了的,是家鄉的味道。

都說歲月神偷,

唯獨偷不走他們對你的愛。

@清晨-SunP:媽媽們都有個通病,只要你說了哪道菜好吃,她就會頻繁地煮那道菜,直到你厭煩了為止。其實她這輩子,就是在拼命把你覺得好的都給你,愛得不知所措了而已。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小成的老家在浙江浦江縣農村,他的父母特意多租了半畝地,種上各種蔬菜瓜果,只為讓兒子吃到更多,帶走更多。父母吃的是店裡賣的普通食用油,這兩桶菜籽油,自家種的油菜籽榨的,那是留給小成的。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河南鄭州的衛衛從老家汝州返程時,帶回了奶奶和母親親手縫製的17雙鞋墊。“這都是她們一針一線縫出來的,根本不捨得穿。”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在北京讀研究生的小白帶走了媽媽提前準備好的幾串紅辣椒,“掛在床頭很好看,煮麵條的時候可以摘下來幾個下鍋,能隨時吃到家鄉的味道。”

@蠟筆叮噹小丸子:回去看婆婆,紙箱裡面是她養的雞鴨下的蛋,桶裡是她沒捨得吃的野黃鱔,都給我和老公了,紅薯葉杆她也擇好洗好,恨不得把後備箱給我們裝滿……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小孫在上海工作,因平時工作太忙回家較少。這個國慶從河南老家返回上海前,母親不顧勸說為他準備了一百多斤家鄉特產。紅薯、毛豆、玉米、烙饃、掛麵……“一直勸媽媽少裝點,但她就是不聽……”

@泡泡蠻可:媽媽提前兩個月就買好肉給我做臘肉,裝了10多個雞蛋、60斤自家種的大米……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Simple-小璐:奶奶帶給我的餃子,她不會寫字,於是就裝了這個讓我區分餡料。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Leo—JI:今早回無錫時,我媽說給你煮兩個雞蛋帶著好不,我說可以啊!最後煮了17個讓我帶路上吃……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圓圓嘀我:非要給我帶的土雞蛋,用米給保護好。可惜乘地鐵的時候摔了幾個,心疼得要死,不過沒有扔掉,準備全部吃掉。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一位大叔因帶了太多母親親手做的煎餅和鹹菜,導致行李超重30多斤。不能順利托運,他把餅子拿了出來,拎在手上登機了。人,即使活到七八十歲,有母親在,就是被疼愛的孩子。

有一種情愫,在離家後的日子裡瘋長。

別忘了,世界上另一個自己在故鄉。

《回鄉記》

家就是父母。

故鄉的落腳點是家園。

對於離家很久的人而言,家就是生活過的老屋子,就是父母。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落腳城市以後,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有一年,我和二哥同時回到家裡過年,我們父子四人站在院門口聊天。不多一陣,父親突然依著樹幹蹲坐了下去。我意識到,長時間站立對他而言有點吃力。父親鄭重地對我們兄弟三人說:“我死後,這個院子和房子20年內不準出賣。”

父親說這句話之前,我們誰也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死亡問題,更沒有思考過老院子的處理問題。

父親靠著老樹,蹲在地上說完這句話,我意識到,他真的老了。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我記憶中,父親是那個肩膀寬闊,用自行車載著我去上集鎮的人;是那個下雪的冬天,能幫我將自行車一口氣推上岳家山的人;是那個幹農活力大無比從不叫累的人;是那個我們兄弟姐妹稍有差池就會發怒的人;是那個凡事不認輸的人。

記憶中的父親不見了,從那一刻開始,我必須要面對另一個父親了。

老家,絕不只是生命的巢,而是靈魂的巢。

父親所說的老院子,和所有隴中農民的屋舍一樣,其實一點不值錢。

大哥有自己的房院,我和二哥都進城了。父親清楚無人再堅守他的兩間土房一個土院,但他不願意自己親手締造的家園在自己死後很快消失。

“我死後,這個院子和房子20年內不準出賣。”

這是一個留守老人最重大的心願。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父親一生貧窮、節儉,辦任何事都以崇尚節約為第一原則,修房子也不例外。父親修築的屋舍,養育了我們幾個子女。儘管不值錢,父親對他的房屋還是充滿了感情。

他的家園感神聖而莊重,他希望自己辛勤建設的家園能夠保持原樣至少20年。

他渴望自己的子女即使在城市裡發達了,也不要忘記自己的故鄉在崖邊。他說,那裡有你們成長的老屋和記憶,還有祖先的遺骨。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父親希望我們不要忘記根脈。

這樣的教訓或許是人類遷徙活動中亙古不變的溫情。

在夢裡,我無數次回到故鄉。

父親守護著崖邊屬於他耕種的土地,守護著崖邊屬於他的黃泥小屋,也守護著他的喜怒哀樂和悲情人生。

活著,崖邊是他的生命家園,死了,崖邊是他的靈魂家園。

一個人揹著故鄉,闖蕩天涯,結局會怎樣?

但他的子孫後代正在開啟完全不一樣的未來。

不能回到故鄉,但始終不能忘記故鄉。無數次從睡夢中驚醒,是故鄉的情景和人事。

崖邊的溝溝窪窪都能輕而易舉出現在夢裡,一截土牆、一汪水池、一棵老樹、一座黃泥小屋,抑或母親的熱炕頭和她的嘮叨這一切,就是實實在在的故鄉。

在夢裡,我無數次回到故鄉,看到的是春暖花開,是人情通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