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名刃之糙面焊接花紋刃馬來克力士劍

世界三大名刃之糙面焊接花紋刃馬來克力士劍

論及傳統鍛造法打造出的刀具首推則為伊斯蘭民族所使用的大馬士革花紋鋼刀,但在南亞的另一種刃具同樣舉世無雙,這就是備受讚譽的馬來族戰刀——克力士劍。彎曲的刀型和金庸大師筆下的金蛇劍頗為相似,但這種威力驚人的殺刃曾在民族自由抗爭中取得重大戰果。

據文獻資料顯示,當時的荷蘭人攻佔了爪哇,但在和馬來人短兵相接時真正見識到了克力士劍的厲害。荷蘭士兵手中的火槍鋼管經常被馬來利刃一刀劈斷,銳利的刀尖只需輕輕推送即可刺入人身。更可怕的是,生活在叢林裡的馬來人有在刃上淬毒的習慣,一旦劃破皮膚,就會危及生命!這使侵略者深受其害,並且印象深刻。

戰後,很多荷蘭士兵都紛紛爭搶這些克力士寶劍。就像當初的大馬鋼刀一樣,精美的馬來刀劍被侵略者清洗一空,很多世代鑄刀的鐵匠在戰火中伴隨著精湛的鍛造技術漸漸消亡。而如今,只可以在歐洲的一些博物館中一覽這南亞冷兵器之王的真容。


世界三大名刃之糙面焊接花紋刃馬來克力士劍


頻繁的戰亂總是會令一些人類智慧的結晶隨風而散,就如同中國九大名劍之首的棠溪寶劍。每當念及,難免會扼腕嘆息。馬來克力士興盛於13世紀的滿者伯夷王國,屬於糙面隕鐵焊接花紋刃中的尖端精品,精美絕倫。其製造工藝極為精細,僅反覆錘鍛入火一道工序就要重複500次左右,刃上的夾層鋼有600層之多。史料記載,三國時期,魏太子曹丕愛劍,曾招楚越良匠為其打造百辟刀劍,也不過是在打造刃身時“入火”一百次。 由此,可見這種名刃的珍貴之處。


世界三大名刃之糙面焊接花紋刃馬來克力士劍


克力士劍實際上是一種更適於偷襲或者突然行刺的兵器,而不適於陣地戰。 除了爪哇以外,蘇門答臘、巴釐等島上也有克力士劍。

蘇門答臘的克力士劍主要有兩種,一種叫作“邦江克力士”,另一種叫作“巴哈里克力士”。前者為長劍,劍身較窄,有點像歐州的擊刺劍,劍柄多用動物角或象牙製成,雕刻得很精緻。後者與爪哇的克力士相似。巴厘島的克力士劍也與爪哇的差不太多,直形和曲形劍在巴釐也都有,只是比爪哇的更長一些,一般劍身長是40~50cm,有一把劍身長70cm的,算得上是有記載的最長的克力士劍了。


世界三大名刃之糙面焊接花紋刃馬來克力士劍


在古代,馬來人常佩三把克力士,專職侍衛佩四把,其中最華麗細緻的是妻子定婚時所贈給的那把。而最珍貴、犀利的是家傳的那把克力士——百分之百的隕石鐵打造!

無論如何,這種刀具已經在歷史中消逝。伴隨著人類冶金技術的長足進步,以及不斷湧現出才華橫溢的鍛造天才。美國的Bill Moran成功了打造出消失已久的大馬鋼刀,連棠溪寶劍都連執著的制劍師高慶民複製出來。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有一位大師可以再現這種舉世無雙的利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