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想出一個「笨辦法」,成功「戒色」,可惜能做到的人不多!

自古以來的大英雄、大豪傑,很少能在美色面前保持的住的。孟子曾說“食色性也”,意思是男女之間的事情和飲食一樣,都是人一生離不開的事情。

還有一句叫“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說人在小時候就傾慕自己的父母長輩,等長大以後,知道了男女之間的事情,則會變成愛慕美色。


曾國藩想出一個“笨辦法”,成功“戒色”,可惜能做到的人不多!


連亞聖孟子都這麼說,可見這個“色”有多難戒掉。古有商紂王寵溺妲己,倒行逆施,弄得天怒人怨,最後被周武王滅國。後來周幽王為搏美人一笑,數次點燃烽火臺,“烽火戲諸侯”。最後自食惡果,被犬戎攻破了鎬京,周幽王自己也死於非命。


曾國藩想出一個“笨辦法”,成功“戒色”,可惜能做到的人不多!


這些帝王后宮佳麗眾多,在美色面前,難以把持的住。而許多朝廷大臣、名門望族雖沒有帝王的排場,但家中十幾個姨太太還是有的。有的人垂垂老朽還不忘給自己納妾,讓“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名句流傳至今。

在清朝有一個人,青年之時也是“知好色,則慕少艾”。年近中年的他發現只有剋制自己最原始的慾望,才能真正的建立功勳,光大門楣。此人就是晚清名臣--曾國藩。


曾國藩想出一個“笨辦法”,成功“戒色”,可惜能做到的人不多!


曾國藩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可謂名聲在外,直至今天,曾國藩的治家之道仍然讓無數人受惠。那麼曾國藩是如何剋制自己“好色”的弱點的呢?這得從曾國藩中了進士以後,擔任湘軍官員說起。那時的曾國藩常常流連於煙花之地,因此還染上了疾病。


曾國藩想出一個“笨辦法”,成功“戒色”,可惜能做到的人不多!


但曾國藩一點也不後悔,病好以後,繼續荒唐的行徑,甚至對下屬的家眷也起了歹心。但他還是有良知的,冷靜下來後沒有行動,而是將此事記錄下來,留待後人評說。

後來年近中年的曾國藩回憶之前做過的所有荒唐事,得出一個結論,必須遠離這些負面的慾望才能有所成就。他常常自詡“笨人”,因此想到一個“笨辦法”,就是讓自己充分的忙碌起來,這樣思想不得空,自然也沒有時間去考慮那些“慕少艾”的事情。


曾國藩想出一個“笨辦法”,成功“戒色”,可惜能做到的人不多!


除了工作時間,平時也修煉一些興趣愛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起來。當然,偶爾這些好色的念頭又會從腦海裡鑽出來,這時曾國藩會狠狠的痛罵自己,並且寫日記告訴自己不要去想這些東西。隨著曾國藩的堅持,終於控制住了自己的慾望,成為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

(圖片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