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不過硬,如何搶奪國際市場?新能源汽車引發的深思……

身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動汽車成為全球車廠重點研發的課題,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開始制定或者已經制定了傳統燃油車的退市時間節點,充分為電動車全面取代燃油車做好準備。也不能完全說電動車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但從目前來看,電動車作為節能減排的新能源汽車代表,電動汽車的市場還是很大,而且競爭會愈加激烈,那麼我國的電動汽車目前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如何?請聽小編細細道來。

技術不過硬,如何搶奪國際市場?新能源汽車引發的深思……

根據羅蘭貝格汽車行業中心和亞琛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發佈的《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電動汽車處於行業的領先地位,遙遙領先於美國、韓國、日本、意大利、德國、法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從國內的汽車市場看,僅僅是8月一整個月,以電動、插電混動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9萬輛,截止到今年的8月,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0.1萬輛,同比增長了88%。當這樣的數據一出來,在國際上引發了一片點贊。而且,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大多數都是自主品牌,比如比亞迪,截止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1.55萬輛,8月銷量達2.18萬輛,而廣汽、吉利、上汽、長安、江淮等知名的汽車製造廠商也紛紛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度。

那麼我國在新能源汽車上(電動車)的技術到底如何呢?有研究表明,在電動汽車上的技術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法國、德國、韓國。而我國卻排在倒數第二,主要是因為我國在電動車領域的技術核心還存在不足,即電池、電機、電控這三個方面,最重要的還是電池技術方面。

技術不過硬,如何搶奪國際市場?新能源汽車引發的深思……

目前來看,不管是電動汽車市場的反饋還是廣大新能源汽車車主的困惑,都表明對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壽命提出了質疑。據知了能源調查發現,電池技術是目前制約我國電動車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比如電動汽車的大亨蔚來,蔚來研發的電動車電池並未自己研發,而是採購三星的電池;博瑞GE的單電機在行駛過程中不能充電,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這些諸多問題和技術壁壘反映出即使我國的電動汽車在行業和市場排名全球第一,但技術卻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這不禁引發我們的深思…

技術不過硬,如何搶奪國際市場?新能源汽車引發的深思……

小編按語:總的來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和行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還是依賴國家的保護政策和龐大的市場基數得來的。但要想在新能源汽車上立於不敗之地,沒有技術是萬萬不可的。我國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需大力加強,才能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和國際車企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