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可以實現超大規模雲計算的雄心嗎?未來兩年至關重要

到目前為止,已有三家公司建立了超大規模雲運營商的資質。領導者是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谷歌雲平臺緊隨其後。

微軟最新的收入顯示,Azure收入同比增長89%,幾乎是AWS的兩倍。而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阿里雲似乎已經超越IBM位居第四。這個位置的爭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得益於阿里雲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

是否相信這些雲公司的主張,有一個指標可以參考,那就是資本支出——他們花多少資金建設他們的基礎設施。正如微軟前資深人士查爾斯·菲茨傑拉德5月份在他的Platformonomics博客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所指出的那樣。不過,現在將Oracle排除在競爭狀態之前可能還為時過早,但是機會之窗也不會長久開放。下表表將甲骨文和IBM基礎設施支出與亞馬遜,谷歌和微軟“三巨頭”進行了比較:

甲骨文可以實現超大規模雲計算的雄心嗎?未來兩年至關重要

亞馬遜,谷歌和微軟各自在2017年的資本支出比甲骨文在其整個歷史上花費更多。

雖然三巨頭資本支出在12%左右已經融合,但IBM和甲骨文在4.8%附近相遇。將Oracle與微軟進行比較很有意思,因為它們都是本世紀初的輕資產軟件公司。他們有類似的支出 /收入比率,直到2005年微軟開始將其軟件放在數據中心大小的盒子裡。

但是該圖表中還有另一個有趣的功能。正如菲茨傑拉德指出的那樣,甲骨文至少開始認真對待其雲端CAPEX。

如果仔細觀察圖表,雖然微軟在2005年確實提高了CAPEX,但它在幾年後開始回落。直到2012年它終於起飛了。一年後,甲骨文的支出雖然來自較低的基數,卻開始出現類似的趨勢。如果要繼續這種模式,我們應該會看到今年資本支出的大幅增長。正如微軟在其雲平臺發展的過程中達到某一點然後開始加倍投資,甲骨文現在可能已開始到達類似的狀態。

回想一下歷史。微軟已經推出了Azure,因為它已經具備了針對其Bing搜索引擎和其他項目大規模運行雲基礎架構的經驗。最初,沒有人用Azure,除非他們已經是微軟的客戶。

隨著公司將其Microsoft服務器基礎架構的關鍵部分遷移到雲(如Exchange),Azure客戶群不斷增長。為確保Azure雲能夠滿足其所有云基礎架構需求,Microsoft增加了對其他平臺的支持並引入了新服務,尤其是機器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即使您尚未使用Microsoft套件,Azure也會成為雲平臺的競爭對手。

Oracle現在正在採取類似的策略。在數年內建立了其雲基礎架構平臺之後,今年推出的自主數據庫產品(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現在為客戶提供了將其內部部署基礎架構的關鍵部分遷移到雲的強大理由。Oracle資料顯示,其自主數據倉庫雲(Oracle Autonomous Data Warehouse Cloud)已全面開放,能提供Oracle數據庫的所有分析能力、安全功能和高可用性,即使在倉儲工作負載和數據量發生變化時,也無任何複雜的配置、調優和管理。

與此同時,Oracle雲正在增加對其他平臺的支持,並構建集成和機器學習等服務。就像微軟與Office 365和Dynamics一樣,Oracle也擁有一個重要的SaaS產業,可以連接到其雲平臺,提供另一個客戶需求來源。

現在的問題是,Oracle能否從滿足現有客戶群需求的雲提供商轉變為通用的超大規模雲?菲茨傑拉德稱,暫時沒有看到這個趨勢。

甲骨文最終了解到雲的威脅,並且積極響應,但暫時還沒有看到對其前景的現實看法......他們落後了,需要花費數百億才能擁有一個有競爭力的全球雲基礎架構,並擁有比IBM更嚴重的客戶問題:他們的客戶討厭他們。

然而,即使客戶關係可能正在發生變化,Oracle已經認識到讓客戶在一切即服務環境中保持滿意的重要性。

接下來的兩年對甲骨文來說將至關重要。憑藉其自主數據庫產品,它有機會將重要的客戶群引入其雲平臺。從定價的角度來看,供應商似乎已準備好了。最大的問題是,它是否需要建立其基礎設施以維持這個雲遊戲所需的支出規模。根據菲茨傑拉德的計算,它需要至少將今年的支出增加一倍——即超過20億美元——只是為了留在雲計算的TOP行列中。

或許我們很快就會發現這一點,這就是財報。與營銷不同,資本性支出不會撒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