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項目公示 106個項目製造業28項占26.4%

近日,工信部發布2018年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公示名單,

公示項目共106項,其中核心基礎產品16項,智能控制產品17項,智能理解產品11項,製造業智能化提升28項,產業智能升級11項,民生服務智能化9項,訓練資源服務平臺6項,標準測試評估體系5項,安全保障體系3項。顯見製造業智能化項目數量最多,佔比26.4%。

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項目公示 106個項目製造業28項佔26.4%

今年4月19日,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18年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工信廳科函〔2018〕118號),組織開展相關申報和評審工作。該通知指出,本次申報的目的是“加快實施‘中國製造2025’,貫徹落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發〔2017〕35號)、《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信部科〔2017〕315號)要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切實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據悉,本次申報持續近5個月,申報項目圍繞培育智能產品、深化行業應用、構建支撐體系三個方向,支持一批創新性強、應用效果好的產品和應用項目,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新業態和新模式,提升產業支撐能力,推動行業融合與創新發展。

項目申報主體包括從事人工智能基礎技術攻關、智能產品研發、行業融合應用、支撐保障服務等相關業務的企業、科研院所等單位。申報主體應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技術研發和融合創新能力,申報的項目要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先進、應用帶動作用良好,並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流程上,創新項目由各地主管部門、中央企業集團組織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