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By小企9999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如果問相對於同齡孩子旅行經歷已算豐富的兒子:“哪次旅行過癮。”我相信到得回覆都將是“連江。”

旅遊大潮下景區人滿為患,如何玩好吃好不慪氣?我的建議是:不走尋常路。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提前買好票的動車把我們爺倆送到連江站。7路公交進城,酒店安頓後先逛逛,街邊不少小攤,油餅,光餅,三角糕,還有直接在路邊兜售的海鮮,海濱城市的景象誘人,不是有魚丸店,鍋邊店吸引著我們。先Hold住!到了海鮮著稱的連江,海鮮大餐之前務必忍忍忍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金種子漁人碼頭,連江縣著名海鮮餐館,以貨源強大,口味出色聞名當地,甚至有客人不辭辛苦從福州駕車來吃。我能知道這裡,就是得益於福州一位老饕廚師的介紹。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點菜區面積目測比排球場地還闊綽,冰鮮臺,貝類池,四周的海鮮池,站在裡面,有誤進水族館的感覺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海葵,寄居蟹,各種各樣的螺,可以用手抓著把玩,這可大大勾起孩子的玩心和好奇心,平時想把能吃的海葵撈在手裡親密接觸是不可能的,寄居蟹也不太可能見到那麼大個的。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許多菜式的內容,價格烹飪容器清清楚楚展示在顧客面前。這種模式我最推崇,消費透明化,可以大大緩解顧客的畏懼心理,極大降低發生消費糾紛的可能。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環境寬敞,綠意盎然,能坐二十多人的大圓桌好幾個。飯店的東哥看出了我的驚訝,這麼介紹到:“我們連江人吃飯就喜歡熱鬧,人多也一定要同一桌,瘋起酒來氣氛熱烈。”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滷小腸,福州和廈門,大多數餐館作為小菜提供的滷味,往往煮過頭,口感遺憾,這裡的小腸,甚至比大多數專門的滷料店出品更優秀,簡直太讓我喜歡了,包碗!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脆嫩之極的藕帶,配泡椒醃製,爽口味有又足。窺斑見豹,這兩道小菜,足見這是一家對菜餚品質要求一點都不馬虎的優秀餐廳。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開餐三個人,本著多嘗不浪費的原則,菜悠著點,鮑魚小管按人頭做,那小管,吃得非常認真的我可以非常負責任肯定的說:品質一點不輸漳州東山。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一盆紅豔豔的酒糟粉幹,看著亮眼,吃著滿足。後來在連江縣裡吃過幾攤人氣粉幹小吃,都不如這碗。我曾有頑固偏見,餐館酒樓做的小吃肯定不如小吃店好。世事無絕對,這下妥妥地被顛覆。

主食上桌肚不空,意味著酒該開始大口啦~

食物如此美味,主人如此盛情,來吧來吧,喝~喝~喝~!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煎蟹:這道應該是把閩南煎蟹的做法做了調整,少用薑片,不用麻油,加入蔥絲,在適度去腥的情況下儘可能保留蟹的原味,吃起來肉絲鮮甜,蟹膏鮮美。很奇怪,上桌的青蟹殼好像比我印象中的更薄,不用蟹鉗,也能輕易咬開。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清蒸小青龍:肉質最好的龍蝦,用最體現食材的方式處理,拉出整塊的蝦肉,滿足得忘乎所以,端杯直呼:“當浮一大白!”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前面的菜已夠高端。沒想到又挨一枚震撼彈。

那條野生黃瓜魚的盤子是被服務員大展雙臂端上桌的,目測生前至少至少有三斤。魚片彷彿帶著鱗片般金光燦爛,肉質細膩,一口咬下,魚汁沁出,嫩鮮中有種說不出香滑,哇~!後面這酒得悠著喝,萬一喝吐絕對是犯罪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寄居蟹燉排骨:這碗湯我只在連江喝過,鮮得能讓舌頭髮麻,妙不可言。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素炒筍片:綠筍應世的季節是素食愛好者的天堂季,我所認識的每一位佛系居士都對它一往情深。連俺這樣鄙陋的肉食者都特別特別愛。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肉鯧魚(當地又稱肉鯽),體型側扁,肉多刺少,幹煎下酒正合適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福建全境都鍾愛空心菜,這菜好吃可不好炒,平時有在家做飯的人可能清楚,要把一把空心菜炒得像上圖一樣翠綠誘人是多麼困難。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焗包子:熟包子放砂鍋中,墊蔥段,薑片,加少許油焗出四溢香氣和滿面油光。咬開看,是肉末筍丁餡的,呵呵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頭水紫菜,礁石小海蠣煮成的湯用來配包子吃,借海派人士常用的誇張形容就是:“鮮掉眉毛”。

不走尋常路,帶娃逛連江,先在金種子漁人碼頭大飽口福

由奢入簡難,也許不該讓孩子早早吃這麼好。否則他就不會在外公的飯桌拒絕螃蟹上說:“吃不動”吧。

要不,等長大到阿東叔的漁人碼頭打工?或拜福幹叔學廚?

嗯,不錯的想法(竊笑).......(不走尋常路,後續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