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水利工程永定陡門正在修繕

陡門,即活動壩或船閘,是建在河床、湖岸或渠邊,用來控制水位或取水洩水的閘門。在高淳區陽江鎮大月村,就有這樣一座明朝水利工程——永定陡門。目前,永定陡門的修繕及周邊環境整治正在進行中,預計11月底就能完工。

明代水利工程永定陡門正在修繕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高淳區陽江鎮大月村,在村子的西北部找到了永定陡門。據介紹,永定陡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朝,上接滄溪河,下灌南蕩圩,為當地居民用來抗洪排澇的水利工程,閘板放下阻水,閘板抬起放水。陡門為青石構築,由主橋、進水口堵牆、出水口堵牆、內涵洞、控制閘板等組成,東西向長26.2米,面寬13.5米,高6.35米,佔地366.66平方米。

在臨滄溪河一側的橋身上,刻著一副楹聯“永綿盤石黎 定遂稻粱菽”,寄託了勞動人民對修建陡門保糧食豐收的希望。永定陡門的名字就取自這副楹聯的首字。涵洞上方刻著的“保豐年”及前期勘察挖出的光緒年間石碑,顯示這座陡門曾在清光緒二年和民國四年進行過修繕。

百年過去,如今橋身石材已出現裂縫、位移,縫隙內草木生長,橋樑主體結構遭到破壞。出水口堵牆檯面上均已被周圍居民種上了蔬菜,進出水口浮萍叢生,垃圾堆積,周邊環境十分惡劣,影響了文物的風貌。

“高淳因水而興,境內古鎮古村和水工遺產數量眾多,永定陡門作為高淳103處水工遺存中保存較為完整的水利設施之一,在同類型控水工程中具有代表性,對研究高淳水文化發展具有多重價值。”市交通運輸局掛職大月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杭永山說,藉助市交通部門建路、架橋、修航道的“特長”和資源,他們對整個大月村的路網進行了整體規劃,修建了同心路,聯通了南北幹線,今年的任務是續建同德路,出新月圓路,同時修繕永定陡門及整治周邊環境。

據瞭解,修繕工程主要是對陡門建築的本體結構進行加固處理和維修,如復原主橋上的抱鼓石、石欄板、望柱等橋體構件,清除風貌不佳的水泥補縫,採用傳統做法修補。同時還將對建築周邊環境進行景觀整治工程,種上烏桕、楓楊、柳樹、紅梅、山茶花等樹木和花草,在水上種上睡蓮、花菖蒲等植物,打造出一個休閒廣場。永定陡門修復總投資75萬元,其中南京路橋工程總公司捐資25萬元。工程8月30日開工,預計11月底完工。

來源:2018年9月28日南京日報A6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