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汯投資業績穩定的祕密:真正的Alpha永遠是人的才能

明汯投資業績穩定的秘密:真正的Alpha永遠是人的才能

好買說

今年,在A股市場震盪下行的環境下,量化對沖類策略表現相對較好的收益。作為國內專注量化的優質私募機構,明汯投資旗下產品今年以來業績多數領先市場。

相比一些機構的曇花一現,明汯更注重長期穩定收益。2014年成立以來,憑藉優異的量化投資業績,明汯屢獲獎項,深得投資人的信賴。即使在量化投資遭遇“滑鐵盧”的2017,明汯投資的收益也是遠遠跑贏同類量化公司,而一些量化私募卻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

和市場上大多數量化機構相比,明汯投資在策略上有何不同之處?

想要了解這點,先來看下明汯投資創始人裘慧明耀眼的經歷: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學博士、碩士學位,復旦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

歷任國外頂級對沖基金HAP capital高級投資經理、Millennium投資經理;

曾供職於全球頂級投資銀行德意志銀行、瑞士信貸投資銀行的自營量化交易部門擔任投資經理;

他的投資經驗大約有18年,從2006年至今,其所管理的統計套利策略賬戶,每年都獲得兩位數以上回報率。

而這正是明汯投資最核心的武器。

明汯投資業績穩定的秘密:真正的Alpha永遠是人的才能

01

不走尋常路

選擇勝率更為均衡的策略

Alpha和Beta是認識市場的起點。

Alpha是投資組合的超額收益,表現管理者的能力。Beta是市場風險,最初主要指股票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或收益。換句話說,跑贏大盤的就叫Alpha,跟著大盤起伏就叫Beta。Alpha往往源於尚未公開的策略,對應於短期內的定價誤差,無法長期存在,且容量很小。例如,信息優勢和信息加工優勢這兩種溢價現象,一旦更多投資者參與進來,超額收益便會逐漸消失。隨著市場的越來越有效,殘存在市場上的Alpha只會越來越少,直至趨近於0。

比如在美股市場,低波動因子曾是一種比較有效的Alpha,長期持有波動率低的股票被證明是一種有效跑贏市場的策略,但是隨著ETF工具不斷完善,做多或者做空波動率的ETF變得很常見,低波動因子的alpha效用就逐漸消失了。原因就在於,在過去沒有對標波動率的ETF之前,計算波動率是少數對沖基金才關注的事情,許多股票的波動率時常處於過高或過低的狀態,存在足夠的套利空間。而有了波動率相關的ETF之後,人們能夠方便的對波動率進行定價和交易,於是可套利的機會大幅減少了。

再比如,在國內私募市場,投資者也逐漸意識到小盤因子是風格beta而不是alpha。

量化投資基金就是通過尋找能夠獲取alpha的驅動因子來構建組合,由於組合的漲跌我們是不知道的,我們能夠確保的是組合與基準的收益差在不斷擴大,那麼持有組合,做空基準,對沖獲取穩定的差額收益(alpha收益),這就是傳說中的市場中性策略。

國內量化選股的流派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大類:

一種是做基本面因子的,類似於主觀研究中的價值投資,掙得是股票內在價值的錢。

一種是做量價因子的,掙得是短期擇時、市場不理性交易的錢。

最後還有一種高頻交易策略,在國內非常少見,利用交易速度上的優勢,掙得是微觀交易結構、市場流動性的錢。

目前國內的量化私募大多走的是第二條道路,所使用的模型大多以量價因子為主,由於國內目前仍然是一個散戶佔大多數的市場,市場處在一個非有效的階段,量價因子的賺錢效應還是非常顯著的。2016年和2018年上半年是這類因子秀場的階段

量價因子盛行有兩個原因:

一是過去幾年這類策略業績一直不錯,比如2016年使用一些非常簡單的量價因子就能獲得超過40%的年度回報,2018年上半年,在大盤下跌了將近20個點的情況下,量價因子回撤就小很多。

另外是因為這類策略相對容易開發,儘管需要用到數學能力和編程能力要求很高,但並不需要太多金融知識和市場經驗,很多理工科的碩士、博士就可以勝任。相比之下,基本面因子業績不如量價因子突出,策略研究需要豐富的財務、金融知識,做起來費力不討好,自然乏人問津。

但是從長期數據來看,量價因子雖然業績更好,但存在明顯的強弱週期,個別年份非常弱。基本面因子則是每年都有非常穩定的收益。另外,基本面類的策略通常能比量價策略承受更大的資金規模。

與同行只專於量價因子不同,明汯選擇了基本面因子築基、量價與高頻日內協同發力的混合策略從長遠來看,基本面因子能提供更穩定的收益,支撐更大的容量,同時量價和日內策略可以提供高效的短期收益。

好買君對比了幾隻市面上比較熱門的量化基金收益,發現其他量化基金相互之間相關性很高,說明策略大多相似,而明汯與其他幾隻基金相關性很低,策略與其他基金都不一樣同時,明汯在市場上漲和下跌時候的勝率更為均衡。

02

寶貴經驗告訴我們

市場中性策略回撤時間通常不長

明汯獨特的策略配置與投資經理裘慧明豐富的投資經驗有關。

在07、08年的這場金融風暴中,裘慧明正好在全球著名的千禧年對沖基金(Millennium)擔任投資經理。在短短的一年半中,裘慧明就經歷了量化史上最罕見的幾次alpha回撤。

第一次是2007年8月,次貸危機的負面新聞剛剛發酵,市場上一片恐慌,不僅市場beta下跌,許多Alpha因子也失去了選股效用。隨後不到3個月,基本面因子大面積失效。到了08年5月金融危機後半段的時候,許多投資者虧損慘重,甚至出現了現金危機,人們爭相贖回尚有流動性的資產,而且由於心理賬戶效應,越是虧損少的基金越是被優先贖回,導致股市一時之間流動性大幅衰減,許多質地優良、前期下跌較少的股票開始瘋狂補跌,這種異常行情下,市場中性策略也免不了出現回撤。

裘慧明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Alpha因子總是會有一段時間表現不佳,但是這種回撤通常時間不會太長。就像在07、08年,每次Alpha回撤一段時間之後,很快就會修復回來。量化基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分散Alpha的來源,從長週期的數據看問題,然後堅持自己的配置。

總結

著名量化投資基金AQR也 針對Alpha的配置問題展開過相應的討論,並把通過良好執行而真正實現因子投資收益的這個過程稱為“craftsmanship alpha(手藝 alpha)”,意思是只有那些專注於做好每個細節的優秀基金經理才能把因子投資在理論上的超額收益轉換成現實

雖然在這些細節中並不總是有一定正確或者錯誤的決策,但靠譜的基金經理應該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辯護並深諳每個決策對於投資收益和風險的影響。在這方面,基於經濟原則和經驗證據的細節處理決策將在大概率上為因子投資帶來更好的結果。

好買提醒:本文版權為好買財富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如有轉載需求,請在文章下方留言。


明汯投資業績穩定的秘密:真正的Alpha永遠是人的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