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中國張穎精彩自白:你是行業頂尖,就該愛憎分明

經緯中國張穎精彩自白:你是行業頂尖,就該愛憎分明

好買說

“對那些折騰經緯系CEO,給了投資意向書最後又不投的機構——如果第一次,我會提醒;如果是兩三次的慣犯,立即把他們老大拉黑。無所謂,我們不需要他們,我們做早期投資,只靠自己。”

“當你給一個公司提運營建議,你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水平能給建議,如果你給錯了,你跟創始人的關係就是萬丈深淵。

“如果創始人對我們不尊重,或者讓下面人跟我們對接,不夠高效,我們全面撤回,零打交道。”

“無法生活好的人,其實長遠沒法做大事。因為創業是一個長征的N次方,所以你要控制節奏,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這是經緯中國張穎給人的印象:酷、直接、果斷、兇悍、會玩。

江湖上也流傳著諸多他的“金句”,與這種酷相對應的是,經緯中國出色的投資成績單:2008年,經緯中國成立至今,十多年間,投資企業超過500家,包括陌陌,餓了麼,滴滴,獵豹等一系列知名企業,成為了中國早期股權投資行業的領跑者。

張穎強大的人格魅力改變了無數創業者的命運。對待創業者,他始終推心置腹。

好買君選取了張穎少數幾次演講分享的精彩內容,讓你瞭解到一個頂尖創投機構掌門人對待股權投資的態度和價值觀。

最激勵我的,就是同行對我和經緯的鄙視

我小時候隨父母移民到美國,大學畢業後進入投行工作,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加入中經合,2003年CFO把我派來北京,這是一個被動選擇。

來了之後,有兩個同事是分析師、投資經理,慢慢我們變成高效小組,自己找案子。老天爺恩惠,讓我們碰到分眾傳媒,極大增強了我們的信心,因為快速成長,利潤快速超標。

當初我們算是跟著領投方一起,在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做了很多資料準備,溝通上非常認真,分眾這個項目做完後,所有在那個點投分眾的投資機構都給了我豐厚的條件,邀請我加入他們。

當時有一個機構挖我,我沒有去,後來他們當中有一個人說“張穎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投資經理”。

這其實是一個貶義詞,因為那時候我已經是一個合夥人了。我深深記得這句話,心想總有一天我就證明給你看:我就是最優秀的投資經理,但這個機構是我的。

雖然別人怎麼想是他的權利,但是到今天為止,最激勵我的就是同行對我的不認可,或者對經緯的鄙視。我把它變成動力,有一天證明他們是錯的。當然,如果最後發現他們是對的,也無所謂,我已經盡力了。

儘量活得立體一點,愛憎分明,但是前提就是自強則萬強

我是一個極其記恩,更加記仇的人。人要活得立體一些,只要你做到自強則萬強,你是行業頂尖,就該愛憎分明。如果做不到,就把愛憎分明壓在小角落,等到有一天爆發。今天的我,把愛憎分明發揮到極致。

對那些折騰經緯系CEO,給了投資意向書最後又不投的機構——如果第一次,我會提醒;如果是兩三次的慣犯,立即把他們老大拉黑。無所謂,我們不需要他們,我們做早期投資,只靠自己。

如果我們自己不爭氣,沒有太多的選擇,面對那些老大,我願意去做任何事情,你讓我幫他擦鞋、繫鞋帶,為了經緯系公司,我都願意做

只要我們的被投公司有很多選擇,即使這些慣犯再優秀,我也不會讓他們進來。而且我會讓這個CEO告訴他,就是因為張穎逼著我不讓你進,我沒有辦法,因為我認他,他是我的投資人,已經足夠好。

所以,如果你影響了經緯系的公司,我會把記仇這件事情發揮到極致。因為我足夠強大,而報仇就這麼簡單

因為我們是做早期的,就靠自己吃飯,得罪了一些人也無所謂。我把生態管起來,經緯系公司在融資中,被欺負的比例就會下降。

記仇的同時也要記恩。別人在某一些點幫助了我,我會想盡辦法十倍回報

我以前去一些投資人大會,跟人家換名片,大佬在上面,理都不理我。第一個理我的人是毛丞宇,人非常好,他當時是IDG少壯派裡很重要的一個人,但是願意跟我交流,有些案子也會想到我。到今天為止,我們仍然是好朋友。

他現在自己創業做雲啟創投,我跟同事們說:早期投資裡沒有合作,只有廝殺,不要合投。但是,一些細分行業,只要雲啟來,我們的額度毫不猶豫分給人家,就是因為毛丞宇跟我的關係。

我覺得如果可以,儘量活得立體一點,愛憎分明,但是前提就是自強則萬強。

我們對創始人極其尊重,是他們最大的盾牌

所有一切都在細節,沒有一家公司說我們高高在上,把創始人當成驢跟牛來對待,大家都說我們是最優秀的投資機構。

我們對創始人是極其尊重的,我們是他們背後的最大盾牌。我發自內心地相信,我們對待創業者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有幾個觀點。

第一永遠不折騰創始人

我跟同事說,當你給一個公司提運營建議,你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水平能給建議,如果你給錯了,你跟創始人的關係就是萬丈深淵。如果你謹慎,關鍵點給了正確的建議,創始人對你的尊重就是歇斯底里的

第二要換位思維,尊重別人。尊重來自於很多細節,比如創始人在適當的節點套一些現,拿一些錢給家裡改善生活,這是你要理解的。

另外就是強大的投後幫助,幫忙不添亂。

最後一點,我們投了370家公司(注:此數字為2016年張穎演講時的數量,目前經緯系公司已超過500家),這是一個生態鏈,我們對生態鏈比別的投資機構嚴謹十倍,這裡面有很多邏輯。

比如,我們經常有內部分享會,會發到CEO群,你報了名就必須來,如果不來你就早一天通知。如果你報名了不來,又不通知,我可能三到六個月不邀請你參加我們任何活動。

另外,在任何時間我們開始幫忙,不管是危機公關還是公司的品牌運作,如果創始人對我們不尊重,或者讓下面人跟我們對接,不夠高效,我們全面撤回,零打交道

我們已經是股東了,哪怕十年不跟你打交道,股份也是這裡,你能成就成,成功99%還是靠自己,我們只是幫幫忙。你如果那麼對我們同事,我們靠邊,不幫忙,你能把我怎麼樣。

因為我對投後的直接管理,導致我們生態鏈的整體運營要比別人嚴謹更高效很多

投資人不應以“創始人不套現”去考驗人生底線

考慮周全,子彈非常重要。我們很多創始人說融資如何如何。我說只要你數據好,估值好,就可以去融,不要擔心稀釋。公司做的好,你可以問董事會要期權,他們能把你怎麼樣?做的好的公司創始人應該在董事會幫團隊爭取更多的期權。

如果今天獵聘戴科彬說,你們給我10%,我們要打仗。董事會怎麼樣呢?大眼瞪小眼,還是要給。劉強東上市前也要求期權增持一下,不管誰有什麼其他想法,人家做的那麼好,最後還是隻有給。公司做的好,你們做的好,就可以在董事會獲得更多的空間,自主權也更高。公司做的不好,你再要就不應該。事實就是這麼簡單,所以不要太擔心自己的稀釋。

另外一點,很多創始人苦哈哈勒緊褲腰帶打拼,我很討厭投資人高高在上,聊到老股的套現,一個比一個摳。

我建議你們B輪、C輪融資金額比較大的時候,在那一輪拿10%到15%的老股套現獎勵自己的核心團隊。特別是做的好的公司,創始人應該在董事會里幫助團隊爭取更多的期權。在恰當的時候,考慮拿點錢回去給老婆和孩子,要不然家人覺得你神經病,透支生命地在工作,生活又苦哈哈的,好幾年一分錢拿不回來。這點真的要這麼做,在適當的時候就要套現一點,這樣能安撫家裡人,然後創業者才能後顧無憂地再拼命打仗。

如果我的公司,融了2000萬美金,我會主動說你們套現個10%--15%,200萬到300萬美金,給你最核心的六到七個人。比例可以自己考慮,不要自己拿太多。創始人股份多一點,拿30%--50%,剩下的給兄弟們分一下。至少他們拿一些現金回去,只會更加團結,長遠的打仗。

很多投資人在這方面想不清楚,總是想去考驗人家的人性底線,這真的很討厭

關於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我做的比99.9%的同行都要好

這點我就更加有自信了,我相信我做的比99.9%的同行乃至創業者都要好,但是這個自信不是自大。我覺得有可能是跟我在很多地方住過有關,小時候經常被人家追打。我總是覺得人生無常,你不能把人生中每天當成最後一天,我覺得這樣子有點過度的扯淡。但是你可以把每天當成你最後的一年或者兩年的一天。

比如我還有一年或兩年能活,當然我希望更長一點。我還有可能在家裡看看美劇,還能再出去跟人家瘋狂的去騎摩托車、去看世界、去安排工作,去跟家人生活。反正我就覺得人生苦短,最終結果大家都是一樣的。

我的興趣,動的方面就摩托車越野看世界,最多揹包徒步;靜的就拼命看書、看紀錄片、嚴肅內容。有的人會很自豪地說我從來不看電視,但我覺得能一個週末在家裡面看十多個小時的紀錄片、美劇,能學習東西、又很舒服,幹嗎不做呢?

反正我覺得,無法生活好的人,其實長遠沒法做大事。因為創業是一個長征的N次方,所以你要控制節奏,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今天已經跟10年前不太一樣了,十年前遍地機會,你埋頭苦幹,殺出重圍;今天創業難很多了,如果你不是一個多元的人,如果你沒有魅力、沒有氣場、沒有亮點,你是吸引不到優秀的人幫助你,再去實現你的夢想。

今天的90後、00後,他們對人的這種認可,是要很多元化的,他不會對你盲目的認可。所以我覺得作為創始人,你要提升自己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氣場,招人的時候要敢於去招比你強十倍的

人。我就希望公司投資的同事們早點把我給滅掉,早一點讓我滾到另外一個角落,因為這樣我也在賺錢。

好買提醒:本文版權為好買財富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如有轉載需求,請在文章下方留言。


經緯中國張穎精彩自白:你是行業頂尖,就該愛憎分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