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車市一片慘澹,爲何大家都不願意買車了呢?

9月,本是車企載歌載舞的喜慶日子,可誰曾想在“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迎來的卻是一場大雪紛飛的寒冬。車少根據乘聯會數據發現,9月中國汽車銷量為239萬輛,同比下滑11.6%,至此中國車市迎來了歷史罕見的“三連降”。汽車大市場環境不好,也讓絕大多數車企業績遭受重創。

9月車市一片慘淡,為何大家都不願意買車了呢?

9月汽車銷量前十強車企,竟有九家業績出現下滑。十分強勢的南北大眾,銷量同比下滑都超過了5%。上汽通用五菱更是遭遇暴擊,銷量同比下滑24.4%。唯一實現增長的只有吉利汽車,9月共賣出12.21萬輛,同比高增14.3%。不過與8月相比,9月銷量還是出現了1%的下滑。並且吉利前9月只售出了113.68萬輛,要實現年目標158萬輛還是十分困難。

9月車市一片慘淡,為何大家都不願意買車了呢?

前十車企都“跌跌不休”,可想而知尾部車企有多慘淡,特別是自主車企,更是哀鴻一片。在SUV市場迎來大面積崩塌之時,50家本土品牌有近8成銷量出現暴跌。自主三強之一的長安汽車,銷量同比跌幅17.4%,而另一巨頭長城汽車也跌幅6.7%。不過最悽慘還是海馬汽車,9月份只賣出4380輛,同比大幅下降53.61%。並且海馬汽車前9月累計銷量也只有5.6萬輛,同比下跌43.34%,出局的擔憂迫在眉睫。

9月車市一片慘淡,為何大家都不願意買車了呢?

那麼為何大家都不願意買車了呢?車少總結出4點,或許就是現在市場蕭條的原因。

9月車市一片慘淡,為何大家都不願意買車了呢?

首先中西部樓市價格上漲,降低了消費者購車慾望。以成都為中心的多數西部城市,今年房價迎來了暴漲,一套普普通通的三居室,可能就要掏空“6個錢包”。巨大的購房壓力,讓不少消費者降低購車預算甚至選擇放棄。

9月車市一片慘淡,為何大家都不願意買車了呢?

其次用車成本增加,也讓不少消費者擱淺了購車計劃。據悉10月19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將實行上調,如果不出意外,時隔五年後國內零售汽油價格將再次進入“8元時代”。油價上漲無疑加重了用車成本,開車或許已變成一種奢侈行為。

9月車市一片慘淡,為何大家都不願意買車了呢?

除此之外,共享汽車的茁壯發展,也悄無聲息的改變了人們出行選擇方式。目前國內滴滴、美團和神州等專業出行平臺,已經能提供十分快捷的用車服務,它們的出現也降低了人們購車慾望。而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發佈的出行報告顯示,預計2021年共享汽車將使私有汽車銷量減少約5%。

9月車市一片慘淡,為何大家都不願意買車了呢?

最後就要說一說汽車品質,今年陸續發生了多起大規模汽車召回事件,比如別克召回164.5萬輛、雪佛蘭召回71.6萬輛和奇瑞召回17.5萬輛等,還有本田爆發的“機油門”事件。這一些列問題事故,讓不少消費者對現在汽車品質心存疑慮,因此他們會選擇駐足觀望。與此同時,雖然車企都在大規模推廣新能源汽車,但不夠親民的價格和不成熟的技術,還是讓不少消費者敬而遠之。

9月車市一片慘淡,為何大家都不願意買車了呢?

除了以上四點外,整個2016年至2017年的政策作用期內,提前透支了較多的市場需求,造成今年上半年市場虛假繁榮。如今中國汽車市場似乎進入到了最黑暗、最艱難的時刻,未來還能否持續高速發展,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