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亮相,綠色沁源再出發!

香飄金秋,碩果滿枝。北京,一場綠色盛宴次第開席,沁源成為幾十家媒體的耀眼明星。且看如下剪影——

1——

2018年“綠色沁源”招商引資推介暨項目簽約儀式在京舉行

首都亮相,綠色沁源再出發!

為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產業轉移,加強區域交流合作,沁源縣於9月27日在北京舉辦“綠色沁源”招商引資推介暨項目簽約系列活動。

此次活動由中共沁源縣委、沁源縣人民政府主辦,沁源縣政府招商中心承辦,以項目推介和簽約為主題,旨在加大沁源與北京地區產業合作交流,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加快綠色沁源、康養沁源、文化沁源、幸福沁源、美麗沁源的建設步伐。

活動共有五項內容:一是舉行2018年“綠色沁源”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暨簽約儀式;二是召開“沁商沁才”建設家鄉(北京)懇談會;三是進行沁源縣工業、農業、非遺實物產品展示;四是進行沁源縣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版面展覽;五是非遺項目沁源秧歌招商推介。

此次活動規模之大、內容之廣,均為沁源招商引資和項目簽約歷史之最,也是沁源縣在首都北京舉辦的第一次招商引資推介和項目簽約活動。活動共邀請國內知名企業近百家,其中籤約企業30家;邀請各省駐京商會16家;邀請媒體10家,對接報道媒體50家;邀請"沁商沁才”代表30人。活動成功簽約項目32個,總簽約資金125.5億元。

此外,活動還通過版面展覽、實物展示、非遺節目演出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沁源發展成就,形成了宣傳推介沁源發展優勢的濃郁氛圍,全面展示了綠色沁源的投資潛力,提升了知名度、關注度和影響力,為吸引更多有識之士投資沁源、興業沁源奠定了堅實基礎。

2——

“沁商沁才”建設家鄉(北京)懇談會召開

首都亮相,綠色沁源再出發!

9月27日,“沁商沁才”建設家鄉懇談會在京召開。沁源縣領導金所軍、連樹斌、申秀琴、王宏斌、馬建峰、黃貴河等出席。縣政府副縣長李共和主持。席宏斌、張永紅、趙超等沁源籍在京人員,各鄉鎮黨委書記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等60餘人參加。

金所軍指出,沁源的發展離不開在北京工作的沁源人以及在外工作的沁源人的支持。沁源是綠色的縣,綠色是沁源縣的標誌,是沁源縣最珍貴、最核心的資源;沁源是紅色的縣,英雄的沁源,英雄的人民,沁源在抗戰期間沒有出過一個漢奸,沒有成立維持會,沁源“兩年半”圍困戰是抗戰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是沁源最可寶貴的精神;沁源是神奇的縣,有龍文化的崇拜,靈空山聖壽寺是皇子出家的地方,這些都是舉世罕見的;沁源也是一個陽光的縣,沁源人樂觀積極、與人為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體育活動熱鬧非凡。他要求,在外工作的沁源人要付諸實際,幫助沁源縣把影響力、美譽度提起來,幫助沁源縣引進一批項目,通過委託招商、定向招商、系統招商等方式把沁源宣傳出去、推介出去。

他強調,一是鄉愁常記心頭。故鄉是一個符號,更是一個港灣;遊子是一個標籤,更是一種無奈;鄉愁是一種情緒,更是一種美麗的憂傷,希望在外工作的沁源人記得老家、記得鄉愁,記得你是一個遊子,幫助沁源;二是故鄉常掛心間。希望在外沁源人能夠多出力、多支持、多回家,多出力宣傳推介沁源,支持出謀劃策,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九牛爬坡、個個出力,把沁源放到心上;三是遊子常念鄉音。希望在北京的沁源人要支持返鄉創業活動,縣裡作為老家隨時歡迎遊子回去。美景萬千,不如家鄉的溝溝坎坎;美味萬千,不如家鄉的粗茶淡飯;美事萬千,不如家鄉的土炕聊天。希望鄉音能夠成為一種召喚,老鄉成為一種紐帶,希望綠色沁源成為大家為此共同奮鬥的故鄉。

座談會上連樹斌就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作了簡要彙報,在京工作的沁源人分別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為沁源縣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3——

申秀琴做客中國交通廣播《暢遊天下》 熱聊沁源秋日好風光

國慶節來臨之際,縣委副書記申秀琴做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交通廣播《暢遊天下》欄目直播間,與主持人小雪一起暢聊沁源縣的秋日好風光。沁源縣北京地區經濟諮詢協會會長席宏斌一同參加。

在節目中,申秀琴向全國聽眾朋友介紹推介沁源的大美風光、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神話傳說以及特色美食。長達一個小時的節目中,她與主持人暢聊,與聽眾互動,並邀請全國朋友一同走進沁源、親近沁源、暢遊沁源,欣賞綠色沁源秋日美景,走進紅色沁源革命聖地,體驗古色沁源文化魅力,感受康養沁源愜意時光,尋獵多彩沁源浪漫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