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最新研究:AI技術巨大紅利將繼續加劇社會分層

麦肯锡最新研究:AI技术巨大红利将继续加剧社会分层

2018年9月6日,世界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發表評論文章《The Promis and Fitfalls of AI》文中發佈了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最新研究預測:到2030年,人工智能技術可使全球總產量增加約13萬億美元,並使全球GDP每年增加約1.2%,同時可以使就業增加5%-12%。此外,還分析了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加劇社會分層的趨勢,使得公司、技術層面、國家實力競爭三個方面的內在分化更加嚴重。

麦肯锡最新研究:AI技术巨大红利将继续加剧社会分层

現由學術plus編譯,僅供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人工智能的承諾與陷阱

The Promis and Fitfalls of AI

作者: JACQUES BUGHIN,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董事,麥肯錫公司高級合夥人;Nicolas van Zeebroeck,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索爾維布魯塞爾學院教授,主要方向是創新,IT戰略和數字業務。

發佈日期:2018年9月6日

編譯:學術plus 譚惠文

原載: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最新研究預測:人工智能有可能顯著提高整體經濟生產力。即使考慮到轉型成本和競爭效應,到2030年可使全球總產量增加約13萬億美元,並使全球GDP每年增加約1.2%。遠遠超越了任何一次技術革命的成果,19世紀的蒸汽動力,20世紀的工業製造和21世紀的信息技術的變革與效益都無法與之相比。

關於人工智能最受關注的問題可能是:智能機器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勞動力?但MGI的研究發現,從長遠來看,人工智能可能不會對淨就業產生重大影響。

到2030年,AI投資可以使就業增加5%,而AI創造的額外財富可以再次推動勞動力需求,再將就業率提高12%。

雖然整體情況是積極的,但仍有些跡象值得警惕。

首先,雖然有MGI的研究表明,到2030年人工智能對增長的貢獻可能比未來五年高三倍或更多。但這與索洛計算機悖論是一致的:生產率的提升總是滯後於技術的進步,這是數字革命期間的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這很可能因為經濟轉型期所面臨高執行和轉型成本,所以在轉型初期,人工智能的經濟影響估計往往會被忽視。MGI的模擬表明,這些成本將佔五年內總潛在收益的80%,但到2030年將下降到這些收益的三分之一。

其次,人工智能革命的另一個令人不安的潛在因素是:AI技術的經濟紅利無法公平分享。由此產生的“AI分層”無疑將加劇經濟不平等,可能出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AI技術使得公司企業再次面臨大浪淘金

完全採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型前沿公司,雖然需要僱傭更多的員工,但仍可以

實現2030年之前的現金流翻倍,並遠遠超越將其他不使用AI、或是沒有迅速採用AI的公司。而那些不採用人工智能的公司,由於他們失去了市場份額,他們的現金流可能會下降20%,從而使他們面臨裁員的壓力。

2. AI技術使得工作崗位和薪資進行結構性調整

MGI的模型表明,以重複性任務和少量數字技術為特徵的工作未來會從佔總就業人數的40%下降到2030年的近30%。相對的,非重複性活動或需要高水平數字技能的工作崗位份額從大約40%上升到超過50%。

這種轉變可能導致工資差異的增加,大約13%的工資總額可能轉向需要高水平數字技能的非重複性工作。重複性和低數字技能類別的工人可能會遇到工資停滯甚至減少,導致他們在工資總額中的份額從33%下降到20%。

3. AI技術導致國家之間實力更加懸殊

國家之間AI技術水平的差距已經很明顯,並且將進一步擴大。部分國家將其自身定位為人工智能領導者,與今天相比,可以獲得額外20-25%的經濟效益,而新興經濟體可能僅增加5-15%。

發達經濟體在採用人工智能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因為它們所現有的數字技術更加成熟。另外,在使用AI上,他們還有強大的動機:低生產率增長,人口老齡化和相對較高的勞動力成本。

相比之下,許多發展中經濟體的數字基礎設施不足,創新和投資能力薄弱,技能基礎。再加上低工資和充足的生產力追趕空間的動力抑制效應,這些經濟體似乎不太可能與人工智能採用中的先進同行保持同步。

麦肯锡最新研究:AI技术巨大红利将继续加剧社会分层

由於AI技術發展導致的這些社會分層並非不可避免。特別是,發展中經濟體可以選擇採取前瞻性思維方法,包括加強數字基礎並積極鼓勵人工智能的採用。而且,為了確保滿足不斷變化的工作需求,企業可以在支持教育升級和持續學習低技能人員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而且,這些分層並不一定是消極的。企業資源的重新分配使得運行效率更高,經濟體系更健康,都可能為提供新的競爭優勢。

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中的風險。人們對人工智能的使用願景和毅力對於AI這場技術革命至關重要。任何技術在紅利期來臨之前,都會經歷一場陣痛期,而如果在人工智能的的陣痛期再加上技術導致的不公平分配,很有可能會引發對技術的強烈抵制。但如果順利迎來紅利期,則將收穫AI技術帶來的更高生產率,收入增長和就業增長的良性循環。

Jacques Bughin 雅克·布金,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董事,麥肯錫公司高級合夥人。

Nicolas van Zeebroeck,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索爾維布魯塞爾學院教授,主要方向是創新,IT戰略和數字業務。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