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夠強大,認識再多的「人脈」也無用,那只是好友數量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微信又一次顛覆了人們的社交生活。這款主打熟人之間的社交軟件,開始多了許多“陌生人”。現在剛認識一個人,就加個微信吧,說不定以後用得著。然後就再也沒聊過,有的也不過僅僅是點贊之交。

到目前為止,不知道你加了多少群,通訊錄裡又躺著多少好友。能聯繫的,卻寥寥無幾。卻又從來不捨得刪,你以為那是你的人脈。只不過你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能記得你,在你需要時,又有多少人能幫你。

如果你不夠強大,認識再多的“人脈”也無用,那只是好友數量

01

上週,我遇到點困難,想請求微信裡一個以前有過幾次接觸的“人物”給予幫助。結果尷尬的發現他把我從他微信好友裡刪除了。驚訝之餘覺得有點憤怒,心情平復之後,我開始理解他了。

是的,我尋求他的幫助,我又能給予他什麼呢?人脈,從來就是一種平等的資源互換。如果你們不是在同一起跑線上,就是認識再多的“人脈”,添加再多的好友,也只能是浮雲,看似美好罷了。

經歷了這件事,我漸漸開始明白,以前的我維護的根本就不是什麼人脈,我打造的那個圈子也根本就不叫人脈,那只是好友數量而已。

如果你不夠強大,認識再多的“人脈”也無用,那只是好友數量

02

朋友小A是做編輯的,無論平時工作多累,只要哪裡一有沙龍活動,某某行業論壇,就一定會去參加,見到人聊兩句就加微信,也為此花了不少錢,也失去了很多陪伴真正朋友的時間。目的就是:攢下一些資源和人脈,有一天想改行的時候,能有多一些的人幫他。

但似乎他忘記了一件事情,一個人有機會打入一個圈子的時候,如果做不出任何成績,也只會是這個圈子裡的旁觀者和邊緣人,並不會從中受益。

人脈關係上,必然是有來有往的,在雙方都能從中受益的情況下,才會長久的繼續下去。如果沒有本事幫助別人,就算把別人的聯繫方式拿在手裡,也毫無價值。任何健康長久的關係絕對不是一方不斷索取,另一方不斷付出。

如果你不夠強大,認識再多的“人脈”也無用,那只是好友數量

03

在一個朋友的生日會,一個女孩坐在朋友小C的邊上:“你就是XX呀,我看過你的文章,看不出來,蠻帥的。”突如其來的熱情還是讓朋友有點措手不及,雖然早已習慣了。

“對了,你微信有多少個好友呀,一定很多吧。”女孩接著問朋友。

朋友打開了微信:“我看一下,1183人。”

姑娘有點疑惑:“怎麼才這些,不應該呀,我都有2800多個呢,我的目標是要加到5000人,讓自己的人脈更廣。”

朋友小C是一個知名作家,微信好友尚且才1183個,作為普通人的我們100多個就足夠了,剩下的只能姑且稱作好友數量。

如果你不夠強大,認識再多的“人脈”也無用,那只是好友數量

當我們努力想要攀附巴結一些所謂的人脈的時候,在這些人眼裡,或許我們根本只是一個被屏蔽的小透明。不可否認,建立人脈關係很重要,但絕不是見人就加。如果你還不夠強大,沒有人會在意你。社交就是一場追逐賽,從來都是後者追趕前者,而不是前者停下來等待後者。

如果,終於有一天,你己成為某個領域的資深專家,你會驚喜於真正意義上的有價值的所謂高效的人脈居然會破門而入。所以,與其花時間精力在別人身上,不如投資自己,讓自己變得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