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疏浚西湖,朝廷沒錢撥款,他用了一個妙招解決問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是蘇軾在杭州擔任通判時寫下的讚美西湖景色的最美詩篇,西湖從此也有了“西子湖”的美稱。

蘇東坡疏浚西湖,朝廷沒錢撥款,他用了一個妙招解決問題!

說到杭州西湖,就不得不提到蘇軾,可以說,如果沒有蘇軾,今天的西湖我們能不能看到還不好說。蘇軾於嘉佑二年出任杭州通判,任職三年;到元祐四年出任杭州太守。一生兩度在杭州為官,功業頗多。

蘇東坡疏浚西湖,朝廷沒錢撥款,他用了一個妙招解決問題!

杭州在唐朝時期就逐漸成為國家財賦重地,居民十餘萬戶,稅收五十萬緡。海船直通杭州灣,中外商旅雲集,一時無兩。當時的杭州西湖所蓄之水,對杭州百姓的生產勞動和生活已經產生了重大的作用。當地百姓用湖水灌溉良田,飲用釀酒、交通運輸。但是自從吳越國歸順後,歷任地方官只知犬馬聲樂、花天酒地,用湖不治湖,至使西湖淤泥日增,葑草蔓生,湖面日益縮小,水越來越少。

蘇東坡疏浚西湖,朝廷沒錢撥款,他用了一個妙招解決問題!

大雨滂沱之時,無以積水,炎夏幹早之月,又無水可取,嚴重地影響了杭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如果不加以疏浚開挖,西湖搞不好就這樣消失了。

作為杭州地方官的蘇軾見此狀,焦心如焚,便向朝廷進呈《乞開杭州西湖狀》,列舉西湖五不可廢之理由:一,西湖如聽任葑草(菱白草)蔓生,會失去杭州民用飲水水源,因為自唐以來,杭州民用六井之水,都是用瓦管、竹筒引自西湖;二,杭州每年酒稅二十萬緡,如果西湖乾涸,無酒可釀,稅收必將大為減少;三,西湖之水供杭州城郊農田灌溉之用,如西湖一旦淤塞,必將影響農業生產,還要影響城中運河航行。蘇軾所進奏章,皆是實情,所以立即被朝廷採納了。

蘇東坡疏浚西湖,朝廷沒錢撥款,他用了一個妙招解決問題!

但是,朝廷三冗問題嚴重,開支浩大,沒有多少錢款能撥,讓蘇軾自己想辦法。最後,蘇軾一再堅持,從朝廷討來了一百張度牒。有人要問了,這度牒跟開挖西湖風馬牛不相及啊。

蘇東坡疏浚西湖,朝廷沒錢撥款,他用了一個妙招解決問題!

其實,這度牒可以換錢用。在古代,無論是出家做和尚還是當道士,都要有朝廷發的度牒為憑據,不然那就是野和尚,算不得數的。唐宋時期,官府可公開出售度牒,它的價格還隨使用範圍的擴大而與日俱增,一張度牒基本能賣個百貫錢。

蘇東坡疏浚西湖,朝廷沒錢撥款,他用了一個妙招解決問題!

蘇軾正是利用從朝廷要來的一百張度牒,賣了一萬七千貫錢,再加上救荒餘款,開始了龐大的疏浚西湖的計劃。他先後用工二十餘萬,終於將淤塞西湖的葑草(菱白草)和淤泥打撈乾淨,並用來堆積成(菱白草)和淤十淨,並用來堆積成自南向北、橫跨西湖的2.8公里的長堤。並在堤上建造了“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等六座石拱橋,沿堤種植柳樹和桃樹。故蘇堤歷來又有“西湖六條橋,一枝楊柳一枝桃”之說。從此,杭州西湖便有了“蘇堤春曉”這個景色,並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

蘇東坡疏浚西湖,朝廷沒錢撥款,他用了一個妙招解決問題!

蘇軾疏浚西湖,無疑是造福杭州百姓之舉。老百姓們都十分感激蘇太守。他們聽說蘇太守愛吃紅燒肉,不約而同地向太守衙門贈送豬肉,聊表內心感激之情。幾天時間,老百姓送來的豬內意堆滿了公堂,蘇軾和衙役們根本吃不了。於是,蘇軾便屬咐家人,燒好後送給疏西湖的民工們吃,並讓家人“連酒一起送”。主辦此事的人,誤聽“連酒一起燒”。結果,燒出來的紅燒肉與往常不同,油潤紅酥,香味格外誘人,成為杭州傳統名菜“東坡肉”,一直流傳至今。

蘇東坡疏浚西湖,朝廷沒錢撥款,他用了一個妙招解決問題!

儘管蘇軾前後兩次只在杭州為官五年,但是他為杭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特別是疏浚西湖、建築長堤,使西子湖免於乾涸而造福後人。他死後,杭州人民立祠紀念他,並且把他主持疏浚西湖時堆積的長提,命名為“蘇規”永遠懷念著他的政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