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性呢?


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性呢?

現在做父母,最操心的恐怕就是孩子不明白學業的重要性,對學習不上心。

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性呢?

知乎上,一個高票答案是:

“最重要的是脫離父母的保護,讓孩子自己踏踏實實吃一次苦。”

今天,跟大家分享這位網友的經歷。希望這篇文章能給操心的父母們一些啟示,給不想學習的孩子們增添一份學習的動力。

01

我高三時過得很苦,主要也是以前不愛學文化課作的死。雖然是藝考生分數線不算高,但是把那麼多年的學習都擠在一年半來學也相當痛苦了。

當時我在的補習班有個四五十歲的“前臺老師”,我們上課時她接應來詢問的家長,平時就照看著我們,每次心情不好時她都很耐心的開導我。

我記得有一天,很自暴自棄又半開玩笑的對她說,我不是學習的料,實在不行我就自己出去打工。

她就對我講了她兒子的事情。

她的兒子當時復讀,第一年就沒考好,第二年學了一半的時候,有一天很認真的對她說:“媽,我不想念了,我一看見書就想吐。”

她再三與兒子溝通,發現自己的孩子是非常非常認真的不想讀書了,於是很無奈的同意了,說:“你已經成年了,如果讀書我們供你,如果不讀書了,那麼就自己出去自食其力吧。”

於是她兒子真的暫停了學業,跑出去打工了。

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性呢?

02

她說,這社會很殘酷很現實。

你沒有文憑,好工作不會要你,你只能去社會最底層打拼,做最簡單的事情,吃最多的苦,還很有可能沒有別人做得好。

她的兒子出去打工了半年,什麼肯德基麥當勞,洗盤子當服務員,這種活都幹過。她晚上回家看見他的手上全是泡,問怎麼了,兒子說是炸薯條炸的。

我問她心痛嗎,她說怎麼可能不心痛,可是不讓他明白讀書的重要性,他怎麼可能心甘情願回去唸書?

他堅持了快半年,有一次回家嚎啕大哭,說自己吃了那麼多苦,幹最髒最累的活,拿著城市最低工資,還老被客人瞧不起,換了那麼多次工作,身邊的工友都在勸他回去唸書。

最後,兒子說:“媽,我不幹了,我錯了,讓我回去復讀吧。”

說這些話的時候,她的眼角泛紅。

身為一個母親,怎麼能不心痛自己孩子。

好在結果算好,他吃了苦,回學校唸書時分外用功,現在已經醫學院畢業工作了。

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性呢?

03

我家是普通家庭,有幾個親戚是做服裝買賣的,他們開玩笑,如果我考不上大學可以跟他一起做生意,不用學歷。

我從小到大都對這個行業無比了解,十一二歲時精力旺盛,經常會陪他們上貨。

凌晨三點坐大巴去另一個城市上貨,還是那種有上鋪的大巴。晚上熄了燈,鼻尖是發臭的悶味,耳邊是打呼聲。凌晨五點下車,天還沒亮,困得眼睛都睜不開,被大人領著進入批發市場。

裡面熱烘烘的擠著一個又一個狹小的店鋪,賣家被一堆貨物圍著大聲向顧客叫喊,窄小的過道全是前來上貨的顧客和穿著馬甲的力工,嘈雜的喊著讓一讓,地上散落著貨物與麻袋,靠邊的牆上全是髒乎乎的手印,廁所裡全是騷味。

那些二十多歲的店員,大多連高中都沒上過,賣貨,掙提成,一個月一兩千塊錢,生命就一點點的消磨在一個個檔口裡。

我太瞭解服裝行業了,所以我這輩子也不會幹這一行。

太苦了。

每一次從這種地方回到學校,就像是一個差點溺水的人撲出海面,大口的呼吸空氣。然後,拼命學習。

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性呢?

04

回過神來,原來學習是件這麼幸福的事。每次多看點書,多學些東西,都覺得自己的在長進,人生還有無限未來。

學業的重要性,大概就是一種保障,一種依靠。

從小學到本科念過來,每一天每一秒都聚集成了泥土,而文憑是腳底踩著的地,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很結實。

你可以對他不屑一顧,因為它在你的腳底下。可你卻也知道它不會塌,知道它會承載著你,讓你向著更高更好的地方跨越,即使失敗了也只不過回到地面上而已。

它讓你多了一種選擇,至少可以跨過最艱苦最困難的溝壑,不必掙扎的那麼痛苦。

如果一個孩子真的嚴重到了學都念不了的地步,就簡單粗暴的讓他感受一下現實就好了,吃了苦就知道什麼才是幸福。

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才會明白學業的重要性呢?

05

我想對父母說的第二點是: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身為父母,想必不少家長都對孩子說過一些“恐嚇”孩子的話:“你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就去掃大街吧!”“將來考不上大學,你就只能端盤子!”

這些話在家長眼裡是苦口婆心,但估計你說個一百遍,孩子也沒聽進去一遍。

這些話,體現了家長的焦慮,也說明家長並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有認知能力的獨立個體。

在孩子看來,父母這樣說話只會讓他們反感。

想讓孩子把心放在學習上,不如從小就幫孩子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生活習慣。

亦或把孩子當成一個智力水平相當的獨立個體,多跟孩子交流自己的經驗,誠懇地告訴他你所知道的、你所見到的,哪怕是不公平的、不乾淨的。

這個世界上只有不懂孩子的父母,沒有看不穿父母的孩子,真的。

所以真誠地告訴孩子你的想法,不斷校正自己的思維,學會承認錯誤,才能培養出“懂事”的孩子。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就別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做父母最重要的是身教而非言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