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真實美高生活:學業、課外活動壓力都很大

不只是學習壓力大,課外活動的壓力其實更大!

美國的學生到底是什麼樣的?恐怕我們真的有太多誤解,每每想到的總是8點上課3點放學的各種輕鬆歡樂,卻往往忽視了美國中學生在這背後的種種付出,當留學日益普遍的今天,有必要了解下美國學生為了上名校過著多麼拼的生活,才能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學生瘋狂學習,每天甚至只睡4個小時;他們課外活動豐富,特長“傍身”;家長們關注教育,90%的家庭不惜重金聘請家教,為了考名牌大學,為了培養孩子,美國家庭拼了。

不只中國高中生讀書辛苦,美國的高中生也很辛苦。他們一年要背超過112磅(約104斤重)的課本;要熬夜,泡圖書館寫論文;努力學習,在分班考試中表現突出,進入“提高班”。我們總認為美國教育很輕鬆。老實說,美國的小學教育幾乎是讓孩子在玩樂中度過的,但到了中學,壓力一下子變大。從分班舉措看,誰能否認,競爭其實早在孩子上高中前就開始了。

和許多美國高中類要求學生必修數學、英語、科學(包括生物、化學、物理)、歷史等。儘管下午3點就放學,但學生要花大量時間完成作業。有時老師甚至不上課,讓學生泡在圖書館查資料、寫論文。中學生寫論文要達到什麼水準?曾有學生洋洋灑灑地就某一事件寫了很多認識,結果被老師痛批。沒有自己的觀點,僅僅是材料的堆砌!

真實美高生活:學業、課外活動壓力都很大

除了必修課,美國的中學生還須應對大量的選修課。相較國內課堂,美國的中學給學生提供選課自由度更大。比如二外,就會開設法語、西班牙語、拉丁語等多個語種,供學生選擇。雖然不是所有人願意吃苦,但這不妨礙少部分人會連續三年選擇艱深的拉丁語。事實上,當大學招生官拿到成績單時,不僅看“分數”,也看“科目”,看學生是否選擇了所在學校最難的課程,是否願意挑戰自己,並獲得好成績。

與中國的學生需要應付期中、期末考試不同,美國的考試次數更頻繁,並且每次考試成績,都與“前途”相關。AP課程會在高中高年級時陸續開出,由於課程難度相當於大學一年級課程,通常是“有條件入讀”:大部分高中要求學生前兩年的平均成績達到A,甚至A+,才有資格選擇AP課程。而這意味著,在前兩年的學習中,一次考試失誤,就可能讓平均成績從A滑到C,從而與AP課程無緣。

今年申請哈佛大學的學生中,SAT閱讀、數學和寫作成績超過700分的申請人分別為14,000人、17,000人和15.000人,另有3,800人從所在高中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當成績上難分勝負時,課外活動成為競爭的又一個戰場。

校園俱樂部在美國中學裡非常流行,主流的俱樂部有辯論隊、奧林匹克科學社團、校報、數學隊等。它們往往採取積點制,俱樂部成員要通過比賽次數和比賽表現積攢“積分”。通常,校際間比賽比較頻繁,但只有攢到相當積分的會員,才有資格代表團隊參加州際甚至更高級別的比賽;如果積分一直不足,意味著淘汰。

真實美高生活:學業、課外活動壓力都很大

有時候,參加俱樂部或社團的壓力甚至超過學業。參加辯論隊,幾乎每週都要比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準備材料、反覆修改辯詞。有的同學參加奧林匹克科學社團,比如開展“基因”研究,這比課堂學業還要艱深百倍。這些課外活動都在下課後,時間至少兩小時,進入決賽後花費的時間更多。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在美國大學申請表上一直有“特長”欄,學生不僅需要列出特長,表格下有“得獎地區:州、全國、世界”的等級提示。如果不是成績斐然,不算特長,特長必須“與眾不同”。特長欄空白的學生,基本不可能被名校錄取。很多美國孩子從小就參加各種活動,其實是為了發現自己的擅長點,這樣一來,他們興趣愛好很多。但必須承認,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專長,並不容易。

正是美國教育的這種特點,讓學生髮展了許多興趣,並且在選擇專業時會考慮“融會貫通”。對一心送孩子出國的中國家長而言,有必要了解的是,真實的美國留學,不只是在中介交30萬元保證金那麼簡單。就算能進哈佛、耶魯,赴美留學根本不是“逃離學習苦海”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