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植1萬個草根創作者 易車內容營銷迎來2.0時代

10月15日,易車主辦的“連接新世代 裂變新營銷”主題論壇在第十一屆金投賞國際創意節期間舉行。論壇恰逢易車號及創易計劃一週年,易車COO劉曉科表示,致力於服務內容創作者的易車號和創易計劃將以青春、跨界、全域為關鍵詞全面升級,未來將扶植10000個草根創作者,推動易車內容營銷戰略進入2.0新階段。

扶植1萬個草根創作者 易車內容營銷迎來2.0時代

論壇期間,易車聯合新榜發佈了行業首份《汽車內容產業生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面洞察創作者、用戶、平臺方、品牌商等產業參與者的需求與變化。新榜創始人徐達內、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蘿蔔報告》創始人陳震和罐頭視頻創始人兼CEO劉婭楠等嘉賓還圍繞IP成長、MCN機構發展、汽車內容營銷等展開討論。

從平臺到生態鏈 易車內容營銷戰略升級

近幾年,新媒體發展帶動內容創業和內容營銷成為熱點。報告顯示,59.9%的用戶對內容營銷持接受態度,27%用戶持反感態度。與之對應,卻有77%的用戶接受汽車內容營銷,僅有8%的用戶反感。這表明,用戶對汽車內容營銷的接受度遠遠高於其他領域的內容營銷。

扶植1萬個草根創作者 易車內容營銷迎來2.0時代

內容營銷之所以為用戶接受,在於優質的內容價值。汽車領域頭部IP陳震談到如何吸引用戶時表示,“不要去吹,也不要去黑,就認真輸出自己的觀點和感受,表達自我。同時,現在輕內容傳播的非常快速和廣泛,不要把一個東西說的太過於垂直,而是讓大家都能理解。”

IP已成為內容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喻國明教授認為,過去的大眾市場已經變得碎片化,面對碎片化,一是通過數據找到人、找對場景、找準需求;二是要讓用戶形成認同感,而IP就是形成認同感的較好方式。在他看來,IP可以通過內容來甄別、劃分用戶,在碎片化現實面前,IP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啟動市場的途徑。

談到IP的成長,MCN機構罐頭視頻創始人兼CEO劉婭楠認為,從技術到分發渠道再到內容策劃、商業化,MCN機構可以為創作者提供諸多幫助。

基於內容營銷現狀與IP孵化實踐。劉曉科表示,易車的內容營銷戰略要從構建IP化內容營銷平臺,提升營銷聲量的1.0階段升級到構建汽車內容營銷生態鏈,提升效果轉化的2.0階段。

扶植1萬個草根創作者 易車內容營銷迎來2.0時代

1.0階段,易車號與創易計劃實現了對頭部IP資源的壟斷,簽約、孵化54家IP,並通過跨平臺的爆款話題製造,取得汽車內容營銷的領先。在2.0階段,易車號和創易計劃要進一步覆蓋頂級+草根的全域IP,尤其要扶植10000個草根內容創作者,並與眾多MCN機構組成聯盟,以共創的方式,以90後年輕人喜歡的內容,實現汽車內容營銷年輕化、跨界化的突破。

通過此次升級,易車希望以大數據為基礎,幫助品牌商精準匹配,找對IP,然後將內容精準分發,找對受眾。最終,易車構建起貫穿品牌商、創作者、平臺、用戶、銷售端的汽車內容營銷生態鏈體系,提高轉化效果。

發揮連接價值 持續完善內容生態

2017年9月,易車發佈泛汽車領域粉絲經濟平臺易車號,並斥資數億推出“創易計劃”,為創作者提供創作、運營、商業、品牌等多維度的賦能支持,幫助汽車自媒體成長為IP。

一年多來,易車孵化和投資IP達到54家,覆蓋粉絲已經超過7000萬。這些IP在易車平臺累計產出優質節目3萬多個,全網播放量超過60億次,其中包括汽車與相聲、與漫畫、與Cosplay、與說唱、與美食等跨界的新內容,受到年輕用戶的歡迎。

基於IP,易車展開了內容營銷的創新,推出了《決戰秋名山》、《誰更野》、《易起菱動》、《中國汽車行》等多檔內容價值、商業價值雙贏的優質節目。比如,自制汽車類綜藝節目《中國汽車行》,帶領網友領略德國風情的同時展現中國汽車風采,節目共收穫1.45億次播放。截至目前,易車創易計劃的簽約IP,已累計服務超過50個汽車品牌客戶,實現商業價值超過4億元。

扶植1萬個草根創作者 易車內容營銷迎來2.0時代

眾多IP的加盟也使易車形成了“OGC+PGC+UGC”多種生產主體,圖文、視頻、直播等多種介質,專業、跨界多種內容類別的一站式汽車內容生態。

整合IP資源,對接品牌商營銷需求與用戶內容需求,易車充分展現了連接的價值。創易計劃的推出和內容營銷戰略的升級均是易車“連接用戶 提升體驗”3.0戰略的落地舉措,通過內容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等,易車正幫助品牌商與用戶建立高效連接,幫助用戶實現更美好地汽車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