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央美美術:中國依舊有90%的媽媽,分不清無條件滿足和溺愛的區別

十一期間,我和敏儀爸爸帶著兩個孩子踏上了眾眾眾眾的國慶旅程。一天晚上,我們在回酒店的路上,儀寶看見街邊小商販賣的透明會發光氣球之後,非常想要。但是我之前看見過很多關於這種網紅氣球的報道,覺得這種氣球實在是太不安全了,就想要拒絕儀寶。

小央美美術:中國依舊有90%的媽媽,分不清無條件滿足和溺愛的區別

可是我拒絕的話還沒有說出口,敏儀爸就已經答應了她。我當時心裡想的是什麼呢,買就買了吧。

然後我忽然之間就發現,在我的生活中,對孩子的這種得過且過變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沒有原則,我發現在我生了儀寶之後,我好像又再一次陷入一個誤區。在滿足孩子這方面,漸漸分不清無條件滿足與溺愛之間的界限。

小央美美術:中國依舊有90%的媽媽,分不清無條件滿足和溺愛的區別

在成為媽媽之前

我希望自己能無條件滿足孩子

敏儀媽媽小的時候,因為家庭環境一般,所以也比較懂事,從來不跟家中張嘴要什麼東西,可是當別的小朋友有新玩具的時候,我還是覺得非常羨慕。

可能是受到小時候這種羨慕別人,時常求而不得的心理影響,在懷敏寶的時候,我心裡總是想要給他最好的,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們家孩子也不應該差什麼。相信很多寶爸寶媽在面對一個新生命的時候,都或多或少有和敏儀媽媽一樣的心理,對於老一輩人來說可能更是如此。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關於無條件滿足方面,敏儀爸爸也非常同意我的想法。

但是當敏寶出生之後,我發現我在無條件滿足他的過程中,常常有一種“我好像正在溺愛他”的恐慌。我開始沒有原則地滿足敏寶的一切願望,他想要這個玩具,我就會給他買,他不想玩這個玩具,就可以隨便把他撇在一邊,他希望我能陪著他,我就努力給他最高質量的陪伴,就算他的願望違揹我的原則,我也會降低我自己的底線努力去滿足他。


小央美美術:中國依舊有90%的媽媽,分不清無條件滿足和溺愛的區別


但是慢慢我們開始了自我審視,就會發現這種滿足並不是對孩子的愛,而是對孩子的溺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敏寶表達不開心的方式從哭變成了摔東西。這對很多人,包括敏寶來說都可能是一個小事,可之於我,卻讓我開始對自己的反思。

我發現我和敏儀爸爸,似乎模糊了無條件滿足的含義,開始溺愛孩子,甚至讓這種溺愛改變了我們的孩子。

小央美美術:中國依舊有90%的媽媽,分不清無條件滿足和溺愛的區別

無條件間滿足不等於溺愛

到底什麼是無條件滿足呢?

比起育兒技巧,我們更應該將重點放在親子關係上,從精神角度出發,

發現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我們到底應該滿足孩子什麼。

基於這個基礎,我們不會因為孩子考試成績好,或是因為他聽話、乖巧這種前提條件,來滿足他的願望。我們愛他,願意實現他的願望,都是因為他是我們的孩子,哪怕他有時不聽話,或者惹我們生氣了,我們知道他需要的東西還是會努力去滿足他,這樣沒有前提條件的滿足,才是無條件滿足。

而溺愛,更是無原則滿足,不管孩子提出什麼願望和要求,也不管這種要求是否合理,他們的要求是否真的符合他們的需要。我們都沒有沒有原則的滿足他們,這樣就是在溺愛他們。

這種“無條件”,本應該是愛的前提不設置任何條件,但溺愛,簡單來說就是愛得無原則,放縱不願意堅持原則的自己。

我之前有一個朋友,就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一切願望,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他買什麼。有一次我和她帶著孩子出來逛街,休息的時候,我們找了一家蠻有情調的小咖啡館喝咖啡,店裡的擺設都很精緻好看。她兒子就看中了店裡一個裝飾用的小汽車,非要媽媽買給他。但是這個小汽車是用來裝飾的非賣品,朋友就跟兒子說,這個是人家的東西,不是商店裡的商品,人家不賣的。

小央美美術:中國依舊有90%的媽媽,分不清無條件滿足和溺愛的區別

然後朋友的兒子就開始在咖啡館嚎啕大哭,在地板上打滾。她反覆跟兒子解釋什麼都沒有用,孩子根本不聽,他已經習慣了家長就是要不問緣由地滿足他。

最後聚會變得很掃興,閨蜜也非常尷尬,只能強行帶兒子回家了。

小央美美術:中國依舊有90%的媽媽,分不清無條件滿足和溺愛的區別

愛孩子,但要愛的有原則

敏寶出生的頭幾年,我幾乎不再做任何“拒絕孩子”的事情,直到二胎儀寶出生後,我慢慢開始對無條件滿足和溺愛這二者之間的界限開始反省。

面對因我而誕生的這個幼小的生命,很多時候只要看看他們的小臉,都不用他們說什麼懇求的話,我就捨不得拒絕他們。更多的時候,因為我捨不得拒絕他們,就必須捨得拒絕我自己的原則。

好比這個會發光的氣球。我知道這個氣球潛在一個危險,可我更願意向女兒拿著氣球快樂的笑臉妥協,然後告訴我自己,算了吧,就這一次,好不容易出來玩。

小央美美術:中國依舊有90%的媽媽,分不清無條件滿足和溺愛的區別

然而,每放縱我自己一點,就是溺愛孩子一點,家長如果真的愛孩子,就要愛得有原則。很多時候,我們的拒絕才是承擔起了做父母的責任。

敏寶有時候也會跟我說,想要這樣玩具或是那樣東西,我對自己要求的原則就是,孩子如果能說服我,我就買給他。

於是我們家經常出現的一幕就變成了,敏寶跟在我的屁股後面跟我說,媽媽我想要一個小汽車。這個小汽車和我的其他小汽車不一樣,它上面有小燈,還會@#^%$……

同樣,看著女兒拿著網紅氣球開心的小表情,我也變得很開心,但是作為母親,我要有我的原則,於是我還是跟孩子說:

“這個氣球不安全,媽媽給你拍張照片,然後我們不要帶進酒店好不好。”

到了酒店門口,女兒攥著氣球不願意撒手,可是我還是將氣球扔掉了。

我可以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願望,卻不能放任自己無原則地滿足他們的願望。因為那不是愛他,是在害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