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尼帕特戰役:印度象兵與莫臥兒火炮對決,結果北印度聯軍被全殲

公元1524年,當時印度的德里蘇丹國家瓦解後北印度出現的政治混亂局面,則為巴布爾征服印度提供了良機。巴布爾開始整編軍隊,生產火器,改進戰術。他三次親赴旁遮普,視察印度的一切。他看到印度人的強壯體力逐漸消失,喪失了前幾代的那種雄志,全印度分崩離析,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心勢力。他估計自己生長於寒冷山地的堅強軍隊,可以以少勝多,各個擊破,於是便下定了入侵印度的決心。 1525年,巴布爾率領 1. 2萬人的軍隊,從喀布爾出發,進入旁遮普,向德里推進,一路所向披靡。易卜拉欣·洛提國王率領數萬大軍、 1000頭大象北上迎戰。

帕尼帕特戰役:印度象兵與莫臥兒火炮對決,結果北印度聯軍被全殲

巴布爾(一譯“巴卑爾”或“巴貝爾”, 1482—1530年生卒, 1526—1530年在位),因其光彩奪目的武功而獲“猛虎”綽號,是印度莫臥兒帝國的開國君主。巴布爾是一個察合臺突厥人,繫世界上兩個最著名的征服者的後代:父系為帖木兒(一譯“鐵木兒”)的子孫,母系為成吉思汗的後裔。由於巴布爾具有蒙古血統,因此,他在印度開創的帝國便稱為“莫臥兒帝國”。“莫臥兒”( Mughal)一詞,原為波斯文,意為“蒙古”( Mongol),在英語中訛誤為“ Mogul”。巴布爾的先祖成吉思汗和帖木兒都曾染指過印度。

帕尼帕特戰役:印度象兵與莫臥兒火炮對決,結果北印度聯軍被全殲

1526年,在帕尼帕特(一譯“班尼帕特”),巴布爾軍和德里軍進行了決定印度命運的大決戰,史稱“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帕尼帕特歷來是決定印度命運的地方。從北面入侵的敵人如果不在開伯爾堵住的話,薩特里日河和朱木拿河之間的開闊平原(帕尼帕特所在地),就自然成為決戰地點。一旦攻克此地,即可長驅直入德里。雖然巴布爾在軍隊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但他有著堅強的性格和沙場宿將的經驗,而他的敵人則如巴布爾本人所說,是一個沒有經驗的人,行動粗心大意,前進時沒有秩序,駐軍或撤退時沒有規劃,而在作戰時又沒有深謀遠慮的佈置。

帕尼帕特戰役:印度象兵與莫臥兒火炮對決,結果北印度聯軍被全殲

易卜拉欣自恃擁有大軍,以為只要把他的象隊衝殺過來,便可踏平巴布爾這支小小的隊伍。而巴布爾的軍隊北據帕尼帕特城堡,南據掘好的一道道戰壕,排放許多砍倒的樹木,分兵防守,防備敵人的側擊。城堡和戰壕之間,向西佈置好主力陣地,巴布爾派他的長子胡馬雲率領右翼,米爾柴率領左翼,他自己統率中軍。西面構築一長條工事,排列著他唯一的利器大炮和他的弓箭手,準備在敵人的象隊衝過來時,用炮火的力量予以摧毀。

帕尼帕特戰役:印度象兵與莫臥兒火炮對決,結果北印度聯軍被全殲

那時用火藥施放大炮的技術還沒有傳到印度,印度人還是用弓箭刀槍廝殺。帕尼帕特戰役是印度史上的一次大戰,也是印度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大炮的戰爭。此外,巴布爾用一排戰車加強了脆弱的前線,把敵人牽制在一道漫長的防線上,以便他向兩翼進軍。易卜拉欣帶領大軍緩緩地向帕尼帕特前進,對巴布爾軍中的大炮一無所知,他自己和他的將領們連大炮這個名字都未聽說過。他到達帕尼帕特就駐紮休息了。第二天早晨,太陽已從東方升起,易卜拉欣見巴布爾方面毫無動靜,便用象隊領先,後面跟著大軍,向巴布爾陣地猛撲過來。

帕尼帕特戰役:印度象兵與莫臥兒火炮對決,結果北印度聯軍被全殲

巴布爾的軍隊並不出來迎戰,等到敵人的前鋒到達射程之內,才命令炮手一齊開炮。“轟!轟!”一陣雷鳴般的炮聲劃過長空。煙霧起處,只見易卜拉欣的象隊紛紛倒下。那些受傷、受驚的象隊,回身便向自己人的方向奔逃,反而把自己的隊伍衝散和踏傷。易卜拉欣的軍隊頓時亂作一團。於是,巴布爾命令左右翼向敵人後方包抄,自己則指揮中路踏過炮兵陣地,向前衝殺。一場鏖戰,到中午時分,已經分出勝負。易卜拉欣的軍隊死傷過半,遍地的死屍中間也躺著易卜拉欣自己的屍體,其餘部隊不是被俘,便是逃散。巴布爾採取騎兵協同炮隊作戰及兩翼包抄敵後方的戰術,全殲印度軍,取得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的勝利。

帕尼帕特戰役:印度象兵與莫臥兒火炮對決,結果北印度聯軍被全殲

1526年的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標誌著莫臥兒人在印度統治的開始。巴布爾就此寫道,選自《巴布爾回憶錄》:“感謝真主的仁慈,我化險為夷了!半日之內這支強大的敵軍就陳屍遍野”。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為莫臥兒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帕尼帕特戰役一結束,巴布爾當天便派長子胡馬雲領兵進襲阿格拉,另派先鋒部隊進取德里城。巴布爾自己在朱木拿河休息一會兒,一路上游覽名勝古蹟,然後走進德里城,登上他早已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4月 27日,在德里大清真寺的禮拜儀式上,巴布爾宣佈為“印度斯坦皇帝”,結束了德里蘇丹國在印度320年的統治。

巴布爾雖為征服者,但他和他的繼承人,並不把自己當作外來的貴人,高居人民之上,而是把印度當作自己的祖國來治理。當巴布爾的軍隊進入德里城時,老百姓聽說跛子帖木兒的子孫殺來,異常驚恐。但巴布爾的軍隊並沒有殺人放火。巴布爾進城後,仍叫德里蘇丹國洛提王朝的臣子們幫他做事,還派人保護易卜拉欣的母親,讓她仍住在王宮裡。於是,全德里的人都安下心來,漸漸覺得巴布爾比洛提王朝的國君好得多,都心悅誠服地擁護他了。

帕尼帕特戰役:印度象兵與莫臥兒火炮對決,結果北印度聯軍被全殲

印度沒有中亞的良馬、馴狗、花園、清泉、葡萄、甜瓜,而且天氣酷熱,部下都鬧著要撤回涼爽的阿富汗。巴布爾給他們非常優厚的待遇,讓他們同享榮華富貴,一定要回去的也不勉強,立即遣送回去。巴布爾在他的《回憶錄》中描寫了當時印度的情形:“居民害怕莫臥兒軍,紛紛逃避;同時鄉間盜匪蜂起,加以熱風為災,死亡者很多。不但糧食奇缺,即使飼料亦難供應。“此地既無良馬又無馴狗,既無葡萄又無甜瓜,既無涼水又無好麵包,既無蠟燭又無熱水浴。住宅內不見花園和流水;房屋也欠整齊和美觀。

但印度斯坦畢竟是一個大國,有成堆的金銀,有成千上萬的石匠和其他手工藝者。我們僱傭了1400名石匠正在阿格拉、西克里、瓜廖爾等處興建大廈和花園。”巴布爾召集全體將士,向他們說明無土地、無財富就不能稱雄於世界的道理,並說既然已經犧牲了不少性命而冒險進據印度斯坦,就要繼續擴大戰果,出征北印度各地,沒有必要效仿帖木兒,班師退回喀布爾。他還派人到喀布爾,把自己的愛妻月光夫人和留在喀布爾的兒女們,都接到印度來。這樣很快穩定了軍心,他的部下許多人都願意留下來,而且他過去統治的地方不少人也投奔到他的麾下。

帕尼帕特戰役:印度象兵與莫臥兒火炮對決,結果北印度聯軍被全殲

摧毀德里蘇丹國後,巴布爾仍然面臨著兩個主要敵人,即拉其普特諸邦和前洛提王朝在各地的阿富汗軍事首領。正如一位現代作家所評論的,我們說帕尼帕特戰役其實只是巴布爾完成任務的開始,這就可以充分地意識到他的任務之艱鉅。帕尼帕特戰役使他走上了建立帝國的道路,而在這條道路上的第一大障礙是阿富汗各部落的反抗。以梅瓦爾的拉那·桑伽為首的拉其普特軍事領袖企圖奪取德里和阿格拉,謀求在北印度建立霸權。他們積極聯合另一個阿富汗軍事首領馬茂德·洛提共同反擊莫臥兒人。

帕尼帕特戰役:印度象兵與莫臥兒火炮對決,結果北印度聯軍被全殲

拉那·桑伽率領120位拉其普特酋長、 8萬名騎兵和500頭戰象向莫臥兒軍進攻,馬茂德·洛提與他協同作戰。拉那·桑伽這位拉其普特民族復興的英雄確實是一個比易卜拉欣更難對付的對手,因為拉其普特人勇武、俠義、好鬥和嗜殺,而且為強烈的民族精神所激勵,樂於同最勇猛的沙場老手進行面對面的廝殺,並隨時準備為了榮譽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巴布爾那支小小的軍隊被嚇得驚慌失措,他本人也充分意識到他的任務之艱鉅。可是,他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絲毫沒有氣餒,盡力向他那些驚恐萬狀的戰士們心裡灌注新的勇氣和熱情。他摔碎了酒杯,把隨身所帶的酒都傾倒在地上,發誓再也不飲烈酒,並且用振奮人心的話激勵他的部下。這樣做產生了預期的效果,他的全體士兵都將手擱在《古蘭經》上發誓為他而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