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培養校長統計:北大最多,清華第2,華科、中南財大亮眼

中國高校培養校長統計:北大最多,清華第2,華科、中南財大亮眼

圖(上)為北大校長林建華,圖(下)為清華校長邱勇

對於許多人而言,母校都是記憶裡深刻的留念,溫柔的懷抱,守護的港灣。無論是基礎教育裡母校帶給學子最初對於世界的理解,還是在高等教育裡將學子雕琢成器,母校對於學子的成長曆練至關重要。在中國的大學裡,各行各業均有一所或幾所的“搖籃母校”,有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有被譽為“外交家的搖籃”的外交學院,有被譽為“銀行家的搖籃”的中央財經大學等等。

那麼,哪所大學才是“高校校長的搖籃”呢?“雙一流”高校代表了中國高校教育的頂尖力量,這些高校的校長同樣也是被委以重任,在高校管理和科研上均有建樹。優秀如他們又是哪些學校畢業的呢?

本文整理了中國140所“雙一流”高校和115所美國大型研究型I類大學現任校長的母校,包括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三個階段。一起來看看,到底哪些中國高校培養了最多的“雙一流”校長?

北京大學孕育了最多人次的“未來校長”

根據能夠收集到的資料顯示,“雙一流”校長們曾在137個國內外高校或科研單位就讀,包括122所中國高校。

從畢業人次上來看,北京大學獨佔鰲頭,清華大學緊隨其後,第三位為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是國家最高學術機構,共有11位校長在此拿到博士學位。華中科技大學緊隨其後,其前身是華中理工大學和華中工學院,實力強勁的工科背景為畢業於此的校長們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南京大學並列第4名,作為老牌名校,同樣是優秀學子們的嚮往之地。第6位為老牌工科名校哈爾濱工業大學,第七位為中國礦業大學、復旦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並列。其中中國礦業大學有著名的“礦大師資班”培育了不少高校校長,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作為前10位中唯一的財經類院校,雖然沒有其他高校名氣響亮,但它是法律學科裡著名的“五院四系”高校之一,是為數不多的文科和商科背景校長們的母校。

中國高校培養校長統計:北大最多,清華第2,華科、中南財大亮眼

注2:資料收集截止2018年10月17日

注3:所列學校名稱以當前名稱為準

注4:因歷史原因,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的計算方式為兩校人次總和

57所“雙一流”大學校長為本校校友

母校情節不僅會伴隨著學生生涯的學習深造,同樣也會在邁出學校進入社會後深度發酵。盤點完了培養最多“雙一流”校長的高校後,我們再來看看有哪些“雙一流”校長帶著深厚的母校情結迴歸。中美大學中都有不少的校長們,從母校庇護下的“孩子”成長為領航母校的“掌舵者”,這樣的母校情誼不僅可以幫助“親校長們”更深地理解和認同母校的價值和信念,也會增強了校長與學校間榮辱與共的責任感。

在國內140所“雙一流”名校中,共有57所大學的現任校長是本校的畢業生,佔比40.7%。這其中,有16所大學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佔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總數38%,41所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佔一流學科建設高校42%。美國115所大型研究型I類大學中,共有21所大學的現任校長曾就讀於任職院校,佔比18.3%。總體而言,我國“雙一流”高校校長的母校就職率是美國比較對象的2倍以上。

國內的57所大學校友校長中,共有17位校長的學生生涯完全在本校度過,其中就職院校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有9所,佔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總數的21.4%,包括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這樣的國內頂尖名校。校長對於大學的作用顯而易見,尤其是一流名校的校長一般是熟悉本校情況的“土著”。

中國高校培養校長統計:北大最多,清華第2,華科、中南財大亮眼

注1:資料來源為學校官網、中科院官網、百度百科,斜槓代表資料不全。

注2:所列母校名稱以現存學校名稱為準

注3:因歷史原因,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進行兩校合併統計

注4:資料收集截止2018年10月17日

下表為全部中國140所“雙一流”校長畢業院校統計:

中國高校培養校長統計:北大最多,清華第2,華科、中南財大亮眼

注1:資料來源為學校官網、中科院官網、百度百科,斜槓代表資料不全。

注2::所列母校名稱以現存學校名稱為準

注3:因歷史原因,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進行兩校合併統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