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人們對於鬼的恐懼,不在於它會害人,而在於人死後不能完全逃避,靈魂還要受到良心的折磨…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人類對“鬼”的恐懼,來源於原始社會時期屍體帶來的病毒傳染、磷火與氣體等恐懼現象。加上後來科技不發達,沒有電的時候走夜路,撞見的狼、野豬等有害野生動物、看不清的深坑、溝壑、懸崖等,半夜飛起的鳥類、螢火蟲……都造成了人類的恐懼感。

久而久之,人類形成了這樣一種心理印記:親人死去後,既想再見到他,又怕他帶來災禍(源於屍體腐爛的病毒),在這種心理下,假如做過對去世親人一點點愧疚的事,便會無限放大,形成折磨人心的恐懼。進而產生幻覺,造成“有鬼”的事實。

現代科學,仍無法檢測到“鬼”的存在,但已經能最大限度的探測人的心理,2017年根據舞臺劇改編的的英國影片《鬼故事》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注:以下涉及劇透,可以先在獨家正版授權的南瓜視頻看完本片後,再來享受本文,風味更佳。

點此鏈接註冊南瓜視頻:http://guoing.com/s/t/market/hndj.html?channel=pt003 歐美大片、歐美劇獨家正版引進!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2017英國靈異片《鬼故事》

假如世上本沒有鬼,那麼怎麼拍恐怖片?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講,如果環境不合適,即使見到超自然力量,大家也不會認為那是“鬼”。

比如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看到披頭散髮的貞子,通常大家都會想“這COS還原度真低”或“哪個精神病院跑出來的吧”。

同理,大半夜的一睜眼,看到自己女票披頭散髮的出現在自己臉前,也會被嚇一跳。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沒有聲音和光線“撐場”的貞子,不僅不可怕,反倒有點搞笑

所以,所謂恐怖片,嚇唬人的方式也無非就兩種:一種是腸子肚子滿天飄的血漿噁心恐怖,再一種就是故弄玄虛靠光線、聲音和時長來嚇唬人。

比如這部《鬼故事》裡第一個守夜人的故事,讓小編想起小時候跟哥哥在大商場裡守夜的狀況。那時候小編十歲左右,有個十九歲的哥哥在商場當保安,他們半夜值夜班的福利就是:商場遊戲廳會開著幾臺機器不斷電,讓他們玩,書店裡的漫畫書也能隨便看。

因為有這福利,哥哥自然要帶小編去享受享受。

那個商場,也算是五六層的大商場,地上地下都有,烏漆嘛黑一片,可是在遊戲機和漫畫書的刺激下,毫無“恐怖”可言。遊戲廳在六樓,書店在三樓,半夜扶梯不開,只能走上走下,中間三層是賣衣服的,堆滿了模特人臺,十歲的小編就在黑漆漆的模特中穿行,打一會兒遊戲,看一會兒漫畫,到天亮都不想走。

可是影片裡的守夜人託尼,看到一排排的模特人臺時,卻嚇的幾乎要崩潰……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鬼故事》劇照:守夜人託尼看到的模特

試想一下,假如小編所在的商場,有模特人臺“活”了,小編會有什麼反應?

第一反應是一起值班守夜的保安大哥哥們。

他們的制度是這樣的: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在每個樓層走一圈,打卡,通常這時候其他值班的人都在六樓玩遊戲機,所以碰到活人一點也不奇怪。

第二就是“別打擾老子老子還要看漫畫”,書店在三樓角落裡,同樣那一層也有賣服裝的,滿是人臺模特;而且保安哥哥們都不愛看書,書店層只有小編一個人,漫畫的愉♂悅完全可以沖淡恐懼。

這就是真實環境下的心理狀況。中國有句老話說:疑心生暗鬼。對一個十歲孩子而言,只要有免費的遊戲機玩和漫畫書看,就可以做到佛擋殺佛鬼擋殺鬼。

那麼,守夜人託尼,到底在恐懼什麼呢?

我們接著看下一個故事:見到羊頭人的少年裡夫金德。

這個故事,硬生生把鬼片變成了奇幻片:首先少年開車撞了一個羊頭人,然後又被樹人襲擊。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鬼故事》劇照:裡夫金德撞到的羊頭人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車外的羊頭人

​這一切給少年造成了心理陰影,於是在網絡和書籍上到處蒐集證據,希望證明羊頭人的存在。

同樣,我們再換一個場景,如果少年是在放學路上,和小夥伴們撞見羊頭人和樹人,會怎麼樣呢?

大概會歡樂的跑過去,跟樹人和羊頭人合影。

因為大多數少年,都會喜歡奇幻。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納尼亞傳奇》中的羊頭人,很受孩子們喜歡

​在第三個故事中,“潮爺”花生——馬丁·弗里曼出場了。

大概是《神夏》和《霍比特人》的緣故,感覺花生演什麼都能演成喜劇片,包括同年他演的喪屍片《負重前行》。

在本片裡,花生以極其驚悚的方式出場,看見了張牙舞爪死去的老婆,然後用雙筒獵槍將自己的頭崩飛……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花生”馬丁·弗里曼,在鬼片中依然很有喜感

於是,我們先從這三個故事,分析下各自故事的主人公都在怕什麼:

第一個故事,守夜人託尼說出了實情:他妻子因為癌症早亡,有個患白血病的女兒,他經常因為無力救女兒而自責。

於是,他在黑暗的地下室裡,看到了小女鬼的身影,並且悽慘的叫他“爸爸”……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鬼故事》劇照:守夜人託尼遇上的小女孩

也就是說,折磨託尼的,並非恐懼,而是對女兒的思念與自責。

第二個故事,更加明顯了,少年裡夫金德,恐懼的不是羊頭人和樹人,而是父母無時無刻的譴責。

正如少年人對奇幻一樣,明明是喜愛的,可真正看到了之後,變成了恐怖的心理陰影。

裡夫金德對父母也是一樣。明明父母應該是最喜愛的人,可由於父母無盡的指責嘮叨,讓少年產生了心理陰影,“又愛又怕”大概是大多數人對父母的態度。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夢境應用手法,藤子·F·不二雄先生在《哆啦A夢》裡《站著做夢帽》那集,就讓野比大雄看到了變成怪獸、需要躲著走的父母。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哆啦A夢》戴著做夢帽的大雄,把父母看成了怪物

第三個故事的主角,就是花生飾演的有錢人麥克。

麥克的故事更加簡單:自己和妻子忙於事業無心要孩子,等事業有成想要孩子的時候妻子成了高齡產婦,最終因為難產導致一屍兩命。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鬼故事》劇照:麥克夫人化身的女鬼

​隨後,劇情出現了戲劇性變化:本來不信鬼神、打算以科學的方式解釋這三個故事的菲利普·古德曼教授這才發現,原來三個故事都不是真實的,他自己才是故事的主角。

影片一開頭,表現古德曼教授是一個專門揭穿靈異節目、破除迷信的教授,與他尊敬的卡梅倫教授一起做研究。劇情最後揭秘:“麥克”才是古德曼教授的寫照:因為忙於事業導致耽誤了生育最佳年齡、難產而死一屍兩命的不是“麥克”的夫人,是古德曼夫人。

小時候被父母責備、遇事不敢求助父母的,也不是裡夫金德,而是少年古德曼。

第一個故事中的託尼更好解釋:就是古德曼對妻子和未出生女兒的自責。

古德曼對生活失去信心後,打算在車內自殺未遂,變成了只能在病床上躺著的植物人。

於是,他一生的悔恨不斷閃回,構成影片中觀眾看到的畫面。

最終,古德曼還是向人揭示了“世界上本沒有鬼,相信的人多了,便有了鬼”,也就是中國的老話:疑心生暗鬼。

而且,片中不止一次的提出“中國人”這個暗示,說明導演應用了某些中國哲學。

影片中也三番五次的出現“鳥”這個元素:驚飛的鳥、死去的鳥、用來嚇唬人的鳥……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鬼故事》劇照:撞上窗戶的飛鳥

在某些民族的神話中,“鳥”是靈魂的化身,比如日本,供靈魂棲息的大門就叫“鳥居”。

以“鳥”作為心理暗示的文藝作品,中國也有一部。

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

黃藥師、段皇爺、歐陽鋒……都有不同的心理創傷。

黃藥師因為自己過於心高氣傲,耗死了自己老婆,好在金庸先生為了女主角,沒有像《鬼故事》裡麥克先生那樣,一屍兩命。

段皇爺始終對沒有救瑛姑和老頑童的兒子一事心懷愧疚,當時段皇爺給自己找的理由是“下手的人是裘千仞,又不是我,我還需要自保呢”,而眼睜睜看著嬰兒死亡;對應《鬼故事》中少年古德曼眼睜睜看智障兒卡拉漢哮喘病發作見死不救,少年古德曼自我開脫的藉口就是:騙他到下水道里的是小混混,又不是我……他有哮喘病我又不知道……但最終成了古德曼的心理陰影;而段皇爺也因為沒救嬰兒落下心理陰影,最終放棄皇位出家成了一燈大師。

歐陽鋒的心理陰影在於與嫂子通姦,害死哥哥,而私生子歐陽克的死加重了他的心理陰影,最終導致他變瘋。

而書名“射鵰”象徵著遠去的靈魂,全書最後一句話,由“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的名言結束:沒有誰能打敗成吉思汗!只有死亡!

不過,“射鵰”中的智障兒並沒有像《鬼故事》中那樣死去,而是成了全書的主角,大概是因為中式大團圓結局的理念,與西方悲劇不同吧!

最後,古德曼其實是那個可憐的需要救贖的人。“射鵰”中,裘千仞喝問每個人有沒有虧心事的時候,黃藥師想起妻子、一燈大師想起嬰兒、歐陽鋒想起哥哥……都變得沉默不語,唯有洪七公,出來斷喝一聲:老子殺過幾百個人,沒錯殺過一個好人!古德曼大概也希望能換來這麼一聲斷喝,讓他有個安心的結局吧!

然而他聽到的,卻是“麥克”的原型——他的主治醫生,說:怎麼不拿雙筒獵槍把頭爆掉,這樣就不用受這份活罪了……

其實,影片最終結局,是說“鬼”的恐怖,不在於人活著的時候張牙舞爪,而在於人死的時候,會想起很多虧心事……沒有鬼的話,死亡就是一了百了,有鬼的話,靈魂還要受到折磨……

當然,如果大家都像洪七公一樣,正氣凜然,毫無愧疚感,那麼即使真的有“鬼”存在,想必它也會感到很無趣吧!

感謝 @南瓜電影 提供獨家正版片源,南瓜電影,2000部獨家正版歐美大片、歐美劇APP,點擊下載:http://guoing.com/s/t/market/hndj.html?channel=pt003

@影史志,提供高質量的文化、藝術、歷史、科技、影視內容,歡迎關注!

聽花生講《鬼故事》:信的人多了,世上就有了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