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該如何選擇

固態硬盤(Solid State Drives,縮寫為SSD),簡稱固盤,固態硬盤(Solid State Drive)用固態電子存儲芯片陣列而製成的硬盤,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 FLASH芯片、DRAM芯片)組成。固態硬盤在接口的規範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盤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盤一致。

固態硬盤該如何選擇

Set of solid state drives (SSD)

​ 影響固態硬盤性能的幾個因素主要是:主控芯片、NAND閃存介質和固件。在上述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採用何種接口也可能會影響SSD的性能。​在上述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採用何種接口也可能會影響SSD的性能。

​ NADA閃存顆粒目前有三種類型分別為SLC、MLC、TLC,而SLC好於MLC,MLC好於TLC,而TLC要好於未來的“QLC”。

​ 而這些不同的閃存顆粒也極大的影響著你所使用的固態硬盤的壽命,但是總體上來說固態硬盤的壽命還是要遠遠大於你的筆記本的使用壽命的,不過這個的前提是你所購買的硬盤是大品牌的硬盤而不是那些山寨品牌,我還記得以前一個網友買了一塊山寨品牌的固態硬盤拆開後發現是用內存卡製作而成的。

​ 主流SSD接口類型有三種,SATA3.0、M.2、PCIe。但是接口只是表面的,如果要比較固態硬盤性能的好壞,主要還得看傳輸協議,協議分為兩種,AHCI協議和NVMe協議,而NVMe協議的固態硬盤讀寫速度要遠遠高於AHCI協議。

​ 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一定是AHCI協議,而M.2接口二者都有,如果是NVMe協議,是走PCIe通道,一般會標明,因為這是一大賣點,沒有標註的全是AHCI協議,走SATA通道。

固態硬盤該如何選擇

High speed M2 2280 SSD storage drive isolated on

雖然說固態硬盤的接口分這麼多種,但是由於現在筆記本電腦好多都是專門留有一個固態硬盤接口的,因此在選擇時只能選擇與其對應的接口。如果是老式的筆記本想升級配置的話現在的主流選擇可能是把光驅位置更換為固態硬盤,而大部分的硬盤接口都為SATA接口,但是某些品牌筆記本,光驅是專用的特殊接口,比如三星、富士通的一些機械,這些就沒法再加裝固態硬盤了。

​ 最後要說的是硬盤的容量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大容量,如果你是為了把固態硬盤作為c盤然後裝系統,購買一塊120g的就完全夠用了,如果你要存儲大量數據那麼你就要選擇大容量的硬盤了,但是也會導致自己的成本大幅度提高。

固態硬盤該如何選擇


​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買到適合自己使用的固態硬盤。

固態硬盤該如何選擇

High speed M2 2280 SSD storage drive isolated 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