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入京水量達40億方 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00萬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耿學清)記者從北京市南水北調辦瞭解到,截至10月18日21時48分,北京市累計接收丹江口水庫來水達到40億立方米,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類以上,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00萬。

入京水量今年將創新高

據瞭解,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於2014年12月12日全線建成通水,同月27日江水進京。江水進京以來,市南水北調辦在全面總結京石段應急調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強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確保南水北調工程效益持續發揮並不斷提升。

自2014年底以來,市南水北調工程已不間斷安全運行1392天,單日最大入京水量已達到371萬立方米,供水量逐年增加,工程穩步達效。其中,2014-2015年度,累計調水7.03億立方米。2015-2016年度累計調水11.05億立方米,超過國家分配水量,提前完成了國家南水北調工程5年達效的要求。2016-2017年度累計調水10.32億立方米。2018年10月4日,2017-2018年度入京水量達11.06億立方米,提前27天完成年度調水計劃。

按目前流量測算,到10月31日,本調水年度進京水量可超過12億立方米,將成為通水以來北京調水最多的一年。

七成用於自來水廠供水

北京市以“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思想為指導,嚴格遵循南水北調“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三先三後原則制定用水計劃,研究確立了“節、喝、存、補”的用水方針,在輸水過程中,全程計量、跟蹤監測、精細調度、高效配置,確保最大限度利用南水、用好每一滴南來之水。

據瞭解,進京南水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40億立方米的進京江水中,有26.72億立方米用於自來水廠供水,佔入京水量的近七成。

同時,利用調蓄工程向水庫和應急水源地存水,增加首都水資源戰略儲備,並適時替代密雲水庫向城區重點河湖補水。10.06億立方米存入大中型水庫和應急水源地(其中5.62億存入密雲、懷柔等水庫,4.44億存入密懷順等地下水源地),3.22億立方米用於替代密雲水庫補入中心城區河湖,有效緩解了北京水資源緊缺形勢,保障了首都供水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