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門樓呂布被俘,劉備如果爲呂布求情,曹操還會殺呂布嗎?

這裡在假設這個事件之前,我先還原“呂布白門樓被俘”的真實情況。

第一、呂布並不是如三國演義那般記載是被部將侯成等綁著去見曹操的,真實的情況是呂布當時被曹操圍困無法脫身,為了解救那些將士,呂布自己要求部下拿他的人頭去向曹操請賞,而這個時候部下不忍心,所以呂布自己走過去投降的。從這裡看來呂布雖然有勇無謀,但是還是講義氣的。即使他是所謂的三姓家奴,也殺了自己的兩個主子,但是試問誰不想殺董卓呢?答案是誰都想,但是最終做了也只有呂布。

《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記載“曹操塹圍之,壅沂、泗以灌其城,三月,上下離心。其將侯成使客牧其名馬,而客策之以叛。成追客得馬,諸將合禮以賀成。成分酒肉,先入詣布而言曰:“蒙將軍威靈,得所亡馬,諸將齊賀,未敢嘗也,故先以奉貢。”布怒曰:“布禁酒而卿等醞釀,為欲因酒共謀布邪?”成忿懼,乃與諸將共執陳宮、高順,率其眾降。布與麾下登白門樓。兵圍之急,令左右取其首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

白門樓呂布被俘,劉備如果為呂布求情,曹操還會殺呂布嗎?

第二、當時的劉備非但沒有救呂布,還落井下石,對曹操說了這麼一句話“不可。明公不見呂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曹操你難道看不到他之前侍奉的主公丁原和董卓的下場嗎?可想而知董卓聽了這句話不殺了呂布才怪呢?只能說劉備真的是很陰險,你劉備不救也罷,可是你落井下石這樣就不好吧!所以在真正的歷史上劉備並沒有為呂布求情,相反反而讓呂布的性命丟的更快,如果劉備沒有說那句話,可能呂布就不會死,甚至還能為曹操效命,至於為什麼曹操會讓呂布效命,這裡我稍後會解釋。

《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記載“布曰:“明公之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令布將騎,明公將步,天下不足定也。”顧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上客,我為降虜,繩縛我急,獨不可一言邪?”操笑曰:“縛虎不得不急。”乃令緩布縛。劉備曰:“不可。明公不見呂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操頷之。布目備曰:“大耳兒最叵信!””

白門樓呂布被俘,劉備如果為呂布求情,曹操還會殺呂布嗎?

那麼為何劉備不替呂布求情呢?反而是想讓曹操殺了他?個人覺得理由如下:

1、劉備好心收留呂布,卻被呂布佔了徐州,連老婆都被俘虜了,這個可以說是深仇大恨啦,既然有機會報仇,幹嘛不報仇,現在不報,不就是承認自己是白痴嗎。可以說雖然三國演義裡的劉備是一個氣量大度,且人格魅力非常強的人物,但是事實上在正史裡劉備並不像三國演義那般,反而是那種有仇必報的人物,試問如果他真的是一個氣量大度的君子,他怎麼能在東漢末年那般混亂的環境混成一方諸侯呢?又怎麼能和曹操、孫權那樣的人物分庭抗禮呢?

《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記載“時,劉備領徐州,居下邳,與袁術相拒於淮上。術欲引布擊備,乃與布書曰:“術舉兵詣闕,未能屠裂董卓。將軍誅卓,為術報恥,功一也。昔金元休南至封丘,為曹操所敗。將軍伐之,令術復明目於遐邇,功二也。術生年以來,不聞天下有劉備,備乃舉兵與術對戰。憑將軍威靈,得以破備,功三也。將軍有三大功在術,術雖不敏,奉以死生。將軍連年攻戰,軍糧苦少,今送米二十萬斛。非唯此止,當駱驛復致。凡所短長亦唯命。”布得書大悅,即勒兵襲下邳,獲備妻子。備敗走海西,飢困,請降於布。布又恚術運糧不復至,乃具車馬迎備,以為豫州刺史,遣屯小沛。布自號徐州牧。術懼布為己害,為子求婚,布覆許之。”

白門樓呂布被俘,劉備如果為呂布求情,曹操還會殺呂布嗎?

2、劉備當時可是在曹操身邊工作的,他本來就想借助曹操重新當上徐州牧,如果曹操同意呂布的投降,那徐州牧輪的上他當嗎?答案很明顯不可能。再者劉備可是有爭霸天下的雄心的,他可不想之後自己爭霸天下的時候,自己的對手曹操有比他更厲害的將領,呂布可是連關羽、張飛和他自己聯手都打不過的狠角色,再加上呂布的幷州鐵騎,和曹操手底下一大批的謀略驚人的謀臣,他以後還怎麼混啊?現在不殺了呂布,以後可就沒什麼機會殺了,所以劉備必須要讓曹操現在就殺了呂布。也只有曹操親手下令殺掉呂布,劉備才不會有任何的威脅,不然劉備自己殺死呂布,你讓曹操怎麼想?你讓天下人怎麼想呢?所以劉備必須讓曹操自己下令殺掉呂布。

白門樓呂布被俘,劉備如果為呂布求情,曹操還會殺呂布嗎?

3、劉備不想跟曹操留下任何殺他的藉口,即時只是一點點,畢竟別人的命絕對沒有自己的命重要,當時曹操對劉備還是有很大的戒心的,只是苦於沒有什麼機會或者說藉口可以殺他,但劉備也知道曹操對他有戒心,所以他不能留下任何的藉口,如果他幫呂布求情,可能曹操就會因為這件事將他立即格殺,曹操可能會說你想讓呂布這麼一個危險的人留在我們身邊,你到底是什麼意思啊?想讓我早點死嗎?來啊,拖下去和呂布一起砍了。所以劉備絕對也不可能會為呂布求情。

白門樓呂布被俘,劉備如果為呂布求情,曹操還會殺呂布嗎?

那麼我們試想下如果劉備為呂布求情,曹操還會殺了呂布嗎?

首先從歷史上所記載的來看,曹操當時確實對是否要留下呂布的性命有點猶豫,當時呂布在用繩子把自己捆了自己之後向曹操投降之時,曾對劉備說國“玄德,你是曹公的座上賓,可以不可以幫我說句話,我被繩子捆得太緊了,很不舒服,能不能讓曹公幫我解綁讓我站起來說話”,這時候曹操聽到後就笑了笑說,呂布你可是個猛獸,要是不綁著你我可不放心,但是他在思考片刻之後,還是讓人幫呂布的繩子弄得鬆了一點。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曹操其實是有想放過呂布,並讓呂布為自己效命的。

《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記載“顧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上客,我為降虜,繩縛我急,獨不可一言邪?”操笑曰:“縛虎不得不急。”乃令緩布縛”

白門樓呂布被俘,劉備如果為呂布求情,曹操還會殺呂布嗎?

而且在未鬆綁之前,呂布還曾經對呂布說過“曹公,你最擔心的不過是我呂布投降之後會像之前一樣造反,可是我現在已經絕對的服你了,接下來我幫你帶領精銳的騎兵,你率領你精銳的步兵,這個天下遲早都將是你的”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曹操已然動心了,畢竟當時的曹操還不是天下最大的諸侯,天下最大的諸侯還是袁紹,如果有呂布這麼一位天下第一猛將的幫助則擊敗袁紹等其他強大的諸侯曹操將有更大的把握,再加上從他命人將呂布的繩子弄的松一點看來,其實曹操還是想著把呂布留下來,但由於呂布之前的名聲真的太差了,畢竟“三姓家奴”的名聲已經傳遍整個華夏大地了,所以曹操對於是否要留下呂布還是有很大的猶豫的。但是這其實也說明了一點,如果當時有一個人說一句呂布的好話,或者說呂布對於曹操有多大用處,則曹操很有可能會留下呂布。

《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記載“布曰:“明公之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令布將騎,明公將步,天下不足定也。”

白門樓呂布被俘,劉備如果為呂布求情,曹操還會殺呂布嗎?


所以我個人認為劉備如果為求情,則呂布就不會在白玉樓被殺,當然也許會在以後被曹操猜忌所殺,但絕對不會被當場格殺。畢竟在當時的漢朝可是流行“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事”的,就是說你看準了誰是好主子就可以去投靠誰,不滿意時可以背棄原來的主子投靠新的主子。只不過呂布做了極端了點,覺得他不是好主子不是直接投奔其他人,而先將之前的主子殺了,他才去投奔其他的主子,但其實呂布所殺的也都是其他人想殺的人,只不過其他人要名聲不敢殺而已,而呂布敢,不過這些其實如果劉備會說話,或者說是用其他的好話掩蓋過去,曹操也許當時就不會那麼一時衝動就殺了呂布了,事後可能曹操就會覺得呂布殺的人都是沒用之人,他曹操又不是,像他這樣的雄主,呂布斷不然會再去投奔其他人的,因為以曹操那自信的性格,絕對會覺得自己是天下最英明的明主,再者曹操可是三國時期最擅長吸納英雄豪傑的。

白門樓呂布被俘,劉備如果為呂布求情,曹操還會殺呂布嗎?


再者我們想一下如果曹操當時收留了呂布,呂布又不會再反,憑藉著呂布的勇猛和手底下天下最精銳的部隊-幷州軍,再加上曹操手底下最聰明的謀臣們,天下可能早就是曹操的了,也就可能不會再出現後面的三國割據啦,也就不會再有劉備和孫權的事情了。所以只能說對於劉備來說,讓曹操殺掉呂布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呂布不死,則可能劉備就不可能再有統一天下的機會,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或許呂布沒有那麼大的威力,但不管如何,如果曹操手下下有呂布,則統一全國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