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到2020年三亞居民有望步行15至30分鐘就能看病


方便!到2020年三亞居民有望步行15至30分鐘就能看病

三亞日報最新動態:◎三亞市人民醫院抱坡院區擬選址于吉陽區抱坡嶺片區,規劃為三級綜合醫院,床位1000張;

◎三亞市海坡中醫院為新建二級中醫院,規劃於天涯區海坡片區,床位430張;

◎育才衛生院、立才醫院改擴建為育才醫院,級別為二級醫院,床位100張……

您看到的這個規劃,

離我們的生活不遠啦!

到2020年,

即便您住在“郊區”,

只要步行30分鐘,

都會有一家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為您和您家人的健康服務。


近日, 《三亞市醫療衛生服務設施布點規劃》(下稱《規劃》)出爐。從今年起到2020年,三亞將根據地域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城鎮化、人口分佈、地理交通環境、疾病譜等因素,合理佈置醫療衛生服務設施,形成覆蓋全市的市級醫療衛生機構、區級社區衛生健康服務中心(站)、村衛生健康服務室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構建“15分鐘城市健康服務圈,30分鐘鄉村健康服務圈”。


方便!到2020年三亞居民有望步行15至30分鐘就能看病


10月17日,在市人民醫院醫療小分隊赴育才生態區抱安村的義診活動中,醫生們發現當地不少村民身患疾病,卻多年不曾就醫。

▋村民聲音

“不是我們不想去醫院,而是我們家附近根本就沒有醫院。”村民們表示,村子距離育才衛生院有40多公里,距離市區大約80公里,要是去市區的大醫院,路上就得花將近兩個小時,到了醫院排隊掛號、等候檢查又會花去很多時間,實在是不方便。所以一般的病痛,能忍就忍了。

方便!到2020年三亞居民有望步行15至30分鐘就能看病

▋政府部門聲音

“目前,三亞醫療資源相對集中在市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建設落後,醫務人員缺乏,三級醫院承擔了大量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工作。三級醫院超負荷運轉,而基層醫療服務資源利用不足,造成部分居民就診不方便。 ”市衛計委規劃信息與科技教育科科長黃博介紹。

三亞現有醫療衛生機構222家,其中醫院28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86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8家,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尚未成為承擔居民基本醫療服務的主體,“大病進醫院、小病在社區”的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尚未真正形成。而農村醫療衛生設施綜合服務能力普遍不強,設施老舊,醫療服務能力較為落後。

此外,三亞作為瓊南地區醫療中心,承擔了大量外來人口就醫的壓力。春夏與秋冬淡旺季人口的明顯差別,給三亞醫療救護、公共衛生保障工作帶來不小難度。

佈局: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達到7.5張

按照《規劃》,三亞醫療衛生服務設施具體佈局將分為三個策略分區:優化提升區、重點建設區、調整完善區。

1、優化提升區(中心城區)

要根據人口發展規模與分佈,重點加強社區衛生服務設施建設,對現有規模不達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改擴建、合併,逐步向外圍地區遷移用地緊張的醫療衛生機構,置換部分原用地,用於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或專科醫療衛生設施建設。

2、重點建設區

包括海棠片區、崖州片區、天涯片區、半嶺片區,要重點增加設置相應規模的醫療機構,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提高區域醫療綜合服務能力。

3、調整完善區

要重點加強基層社區衛生服務設施、衛生院、村衛生健康服務室建設。

到2020年,按照三亞醫療服務人口95萬計算,規劃綜合醫院18家,中醫醫院(含中西醫結合醫院)4家,專科醫院21家,社區衛生健康服務中心、衛生院35家,使全市每千名常住人口床位數配置標準由目前的4.75張增為7.5張。


亮點:瞄準醫養結合、健康旅遊

“除了要確保城鄉居民享有優質、方便、均等化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之外,還要利用‘醫養一體化’發展模式,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等為一體,將養老機構和醫院的功能相結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融為一體。”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三年,三亞將通過打造“三中心”“兩組團”,整合優勢醫療資源、中醫藥等特色養生保健資源、綠色生態旅遊資源,大力發展養生和醫療健康旅遊。
方便!到2020年三亞居民有望步行15至30分鐘就能看病

1、三亞中心城區醫療服務機構集中,服務水平較高。規劃通過增加資源,進一步提高服務能力,突出專科特色,構建海南區域醫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

2、以海棠灣國家海岸為依託,發展“醫療+健康+旅遊”的高端醫療健康旅遊中心;

3、在崖州區建設醫療衛生服務副中心,加強大型綜合醫院建設力度,提高城市西部地區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

4、依託半嶺溫泉良好自然環境資源,發展半嶺醫療健康旅遊組團,建設半嶺溫泉健康產業園;

5、在高峰—南島片區、育才生態區形成北部醫養服務組團,服務北部山區及滿足康體養老需求。


按照《規劃》,吉陽區、海棠區、天涯區、崖州區4個行政區及育才生態區,總面積1919.6平方公里的三亞市域將納入醫療衛生服務設施布點範圍。

方便!到2020年三亞居民有望步行15至30分鐘就能看病

▋天涯區

改擴建3家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三亞市人民醫院;天涯區高峰醫院將南島醫院與高峰衛生院整合,提升至二級醫院。

1、採取院中院的形式,將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傳染病區改建為三亞市傳染病醫院;

2、市海坡中醫院為新建二級中醫院,規劃於海坡片區;

3、南部精神衛生中心擬選址於高峰片區;

4、耳鼻喉醫院與整形美容醫院擬建於活力中心;

5、影像、檢驗診斷機構(1)擬建於河西片區;

▋吉陽區

1、三亞學院醫院結合三亞學院服務中心進行改擴建;

2、三亞市中醫院結合周邊用地,適當調整用地改擴建;

3、三亞安寧醫院利用預留27畝用地,改擴建三級專科醫院。

1、三亞市人民醫院抱坡院區擬選址於抱坡嶺片區,規劃為三級綜合醫院;

2、三亞市婦幼保健院為在建三級專科醫院;

3、三亞阜外心血管康復醫院在建於鹿回頭片區;

4、海南聖巴釐醫院為二級綜合醫院,選址于吉陽區吉陽大道海南亨通製藥廠有限公司辦公樓;

5、眼科醫院為三級專科醫院,擬建於紅沙片區;

6、影像、檢驗診斷機構(2)為二級專科醫院,建議在棚戶區改造項目中配套。

▋海棠區

保留: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藤橋衛生院和南田醫院整合,擴建為藤橋醫院,為二級醫院。

規劃5家專科醫院:口腔醫院三亞分院、恆大婦產醫院為在建醫院;新增皮膚病醫院、體檢醫院(中心)、整形美容醫院均擬選址於海棠灣規劃地塊。

▋崖州區

規劃:三亞國康醫院為在建社會辦醫院,為三級綜合醫院。

▋育才生態區

利用育才衛生院、立才醫院改擴建為育才醫院,為二級醫院。

規劃期末,各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以“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站+村衛生健康服務室”的組合形式,形成覆蓋城區及農村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