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補貼時代,PPP模式可否破解煤改電的資金困局?

1.煤改電,拼的是地方財政實力

對於北方各省市的地方政府而言,煤改電補貼是一項難以忽略的財政支出。作為煤改電的首選,空氣源熱泵的使用成本遠低於其餘選擇,安全性、環保性同樣高出幾個檔次。但不可否認的是,相對較高的前期投入,使政府不得不投入鉅額補貼,以有效推廣煤改電政策。

後補貼時代,PPP模式可否破解煤改電的資金困局?

以北京為例,每戶居民光設備補貼即達到最高24000元,加上市、區兩級財政電費補貼,以及電網升級等基礎設施改造費用,平均每戶的改造成本只怕不低於30000元。而在過去的2017年,北京煤改電總戶數達到80萬,其中大多數是煤改空氣源熱泵。

煤改電成本之高,即便是經濟發達的北京也覺得吃力。其餘相對落後的省市,就更不用說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北方各省煤改電的補貼數額和成效,與經濟發達程度呈正比關係。

煤改電成效最好的是經濟最發達的北京,數據顯示,2017年熱泵採暖市場,北京佔據半壁江山。其次為天津,而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各省,無論補貼額度,還是煤改電成果,均遠遜於北京和天津。

有媒體認為,正是因為成本問題,河北省在2017年的清潔供暖改造工作中,以煤改氣為主、煤改電為輔,以至於在2017年冬突然爆發的“氣荒”中處於被動局面。

痛定思痛之下,河北在上個月發佈的《冬季清潔取暖工程實施方案》明確指出,原則上不再新增煤改氣工程,重點實施煤改電並給予最高20000元的設備補貼。

但是,如果政策不可持續,後補貼時代,如何做好清潔採暖改造工作呢?在今年年初的國家能源局召開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有中央電視臺記者現場提問:“清潔取暖是不是主要靠財政補貼?”

對此,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多數北方地區,如果只是通過財政補貼、行政降價完全覆蓋清潔取暖也不現實。從本質上來看,清潔取暖的內在動力,是政策引導下取暖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全指望財政補貼、‘等靠要’政策將無法做好清潔取暖,各地必須深入挖掘潛力,勇於改革創新,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出一套適合自身的清潔取暖模式。”

2.煤改電風口上的PPP模式

煤改電是民生大事,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關鍵,純粹靠地方財政補貼,顯然將對不少地區的財政造成極大壓力,且不具備可持續性。各地政府應如何“探索出一套適合自身的清潔取暖模式”?PPP模式也許不失為一種相對可行的途徑。

後補貼時代,PPP模式可否破解煤改電的資金困局?

關於PPP模式,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PPP模式的出現,從資金角度來講可以大大緩解政府短期內改造資金不足的問題,也調動了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清潔取暖改造積極性。因此也是中央政府大力推廣、鼓勵的項目交易模式。

當前,已有不少省市在清潔取暖改造工程中試點PPP模式,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對PPP模式在煤改電中的應用給予大力支持。

2017年9月25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價格政策的意見》,指出要鼓勵社會資本通過PPP模式參與清潔供暖項目投資建設運營,多渠道解決項目融資問題,降低融資成本,進一步放開供暖市場準入門檻。

除了中央,北京、河北、河南、山東等省市紛紛出臺鼓勵政策,支持在煤改電中採用PPP模式。例如河南省發佈的《關於我省電能替代工作實施方案(2017—2020年)》明確指出,鼓勵以PPP等方式開展電能替代,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

與此同時,各省已有不少項目落地,實現了較好的示範效應。

2017年5月,北京昌平區對2017年的農村煤改電實施了PPP模式的招標,兩個標段共計2.3億元,該項目被稱為全國首個“煤改電”PPP落地項目項目。此外,山東淄博、河北遷西、河北石家莊等地區,同樣也實施了煤改電ppp試點項目。

3.煤改電的下一個增長點?

就目前來看,PPP模式在煤改電中的應用,依然處於起步階段。其中一個最重要原因是,除北京以外的北方其餘各省市,煤改電幾乎同樣處於起步階段,PPP模式自然還未來得及“大展身手”,各地更多的是選址試點,希望在未來形成示範效應,並以點帶面推動PPP模式在煤改電中的大範圍應用。

後補貼時代,PPP模式可否破解煤改電的資金困局?

那麼,“煤改電”PPP模式的未來前景如何?

一方面,囿於財政壓力,各地政府無疑是樂見其成的,並因此在政策上儘可能地提供便利,為PPP模式在煤改電中的應用創造條件。

另一方面,空氣源熱泵採暖憑藉可預見的成長空間,已經具備較強的資本吸引力。參與煤改電PPP項目,對於社會資本或項目實施公司而言,盈利前景相對明朗。

後補貼時代,PPP模式可否破解煤改電的資金困局?

以昌平煤改電PPP項目為例。北京市昌平區新農村建設服務中心作為項目實施機構,根據相關合同和績效考核結果向項目公司支付年度服務費,項目公司以此收回投資成本並獲得合理回報。該合作模式相當於招標方將一次性投入平攤至未來多年,有效降低了財政壓力,而項目實施方(企業)也有著較清晰的盈利方向。

顯然,PPP模式在煤改電——尤其是在集中供暖領域,既具備可行性,也有了較好的發展勢頭。煤改電PPP項目,未來也許將成為空氣源熱泵企業一個新的市場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