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殺線蟲劑頻頻被禁限用,誰來守護農民的百億損失?

注:圖片為廣告,與文章內容無關

「市场」杀线虫剂频频被禁限用,谁来守护农民的百亿损失?

眾所周知,對於重茬種植3~5年的土壤來說,線蟲等土傳病害將會大幅影響土壤健康、農作物產量和農產品質量,必須要藉助土壤消毒來拯救土壤健康,恢復地力。

有數據表明,全球最大的殺線蟲劑市場份額是蔬菜,其次是大田和特種作物。我國蔬菜根結線蟲發生面積超過2000萬畝,在一些地區有爆發的趨勢,如壽光等設施蔬菜區(現使用生物農藥和火焰消毒旋耕機防治根結線蟲),據初步推測,我國每年因根結線蟲直接造成的蔬菜損失約50億元,因孢囊線蟲危害大豆造成的經濟損失約50億元,而馬鈴薯腐爛莖線蟲也已經成為我國馬鈴薯產業的潛在威脅。

「市场」杀线虫剂频频被禁限用,谁来守护农民的百亿损失?

據悉,中國的線蟲市場主要集中在蔬菜(胡蘿蔔、山藥、黃瓜、西瓜、茄子、大蒜、大姜等)香蕉、花卉、藥材等作物上,大田作物花生、馬鈴薯、大豆的線蟲危害很嚴重。土壤線蟲病害的防治,首先要做好種子種苗的檢驗工作,其次要培養出來無病的壯苗,最關鍵的是要保持土壤的清潔健康,不能看到症狀再防治,必須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的長期管理措施。有數據表示,全國15個省市重要蔬菜產區的2000餘份樣品抽樣顯示,根結線蟲發病率達到40%~100%。其中,茄科和葫蘆科蔬菜受害最重,合計發生面積1500多萬畝。但是目前市場上防治線蟲的多數產品因藥效差或環境安全性問題已被禁用,可選藥劑非常有限。

據第三方機構的調研結果,中國60%的農戶重視對於線蟲的防治,且認為單一的藥劑難以滿足防治需求,並開始主動嘗試尋求新的解決方案。有報告指出,全球的線蟲市場約12億美元,而中國的線蟲藥劑產值約5~7億元,與當前中國農藥市場總產值及防治線蟲後可以阻止的經濟損失相比,線蟲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高毒劇毒殺線蟲劑相繼在部分經濟作物上被禁限用,將為新型的產品騰出來市場空間。

「市场」杀线虫剂频频被禁限用,谁来守护农民的百亿损失?

據瞭解,殺線蟲產品可分為五大類,鹵代烴類、硫代異硫氰酸甲酯類、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生物及微生物類,當前殺線蟲劑產品仍在有效期內的有克百威(呋喃丹)、涕滅威、溴甲烷、棉隆、威百畝、殺螟丹、滅線磷、噻唑膦、阿維菌素、淡紫擬青黴、厚孢輪枝菌、異硫氰酸烯丙酯等等。

氨基甲酸酯類

克百威、涕滅威等內吸作用強,主要是損害神經系統,減少線蟲的遷移、浸染和取食,進而減少線蟲的繁殖和危害。但是克百威兼具觸殺、胃毒作用,對雞的危害最大,如不慎食用克百威中毒致死的小鳥或者昆蟲,被其它猛禽類、小型獸類或爬行類動物食用,可能引發二次中毒事件。另外,生產者、使用者易造成中毒。在甘蔗(果蔗)上使用,易引起高毒農藥殘留超標或中毒,形成社會事件。克百威、滅線磷、涕滅威已禁止在蔬菜、果樹、茶樹、中草藥材上使用,克百威自2018年10月1日起,禁止在甘蔗作物上使用。

殺螟丹,屬於硫代氨基甲酸酯類鹽酸鹽,是模擬沙蠶毒素合成的仿生性農藥,沙蠶毒素類殺蟲劑的一個品種。不僅僅對線蟲效果好,還能用於防治鱗翅目、鞘翅目、半翅目、雙翅目等多種害蟲,對捕食性蟎類影響較小,但是夏季高溫下易出現藥害。

鹵代烴類

溴甲烷、氯化苦等在殺線蟲劑的歷史中使用較早,具有較高的蒸汽壓,可在土壤中擴散,直接毒殺線蟲。但是因以上成分是破壞臭氧層的物質,多位於禁用之列,且對人毒性大,使用時需要專門的機械,穿專用防護服,否則將對施藥者有潛在危害。溴甲烷禁止在草莓和黃瓜上使用。

硫代異硫氰酸甲酯類

棉隆、威百畝等,該類產品可以釋放出硫代異硫氰酸甲酯,即氰化物離子使線蟲中毒死亡,但是需要均勻分佈才能達到理想效果,需要專用施藥器械,施用不當效果不佳。用藥量大,農用成本較高,種植戶一般不容易接受。

有機磷類

滅線磷、噻唑膦等,其中滅線磷屬於高毒農藥,不得用於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藥材的生產,不得用於水生植物的病蟲害防治。

噻唑膦是一種高效、低毒、安全的非燻蒸型有機磷殺線蟲劑,適合土表施藥。用很低的劑量就可以阻礙線蟲的活動,施藥方法簡單,無需換氣,藥劑處理後能直接定植。殺線蟲效果不受土壤條件如溼度、酸鹼度、溫度的影響。

「市场」杀线虫剂频频被禁限用,谁来守护农民的百亿损失?

生物及微生物類

如阿維菌素、淡紫擬青黴、厚孢輪枝菌等,其中,阿維菌素對於根結線蟲有很好的效果,在土壤中的持效期可長達2個月,但是有試驗發現,連續使用,其效果將會逐漸下降。而淡紫擬青黴、厚孢輪枝菌則容易受氣候、土壤條件的影響制約,且不能與化學殺菌劑混用,必須現拌現用,必須施於作物根部。

綜合相比,氨基甲酸酯類及有機磷類產品在蔬菜上的禁限用會給新的殺線產品騰出一半以上的市場空間;微生物類的產品環境相容性好、低毒、對作物生長也有一定的促生作用,但在使用條件上受限制較多,防治效果不太穩定,需要特別注意;阿維菌素價格略有優勢,使用更安全,但是連續使用,效果會出現遞減;噻唑膦則施用簡單,更具有藥效優勢。

近五年來,在殺線劑產品的登記上老品種多、新成分少,中等毒以上的產品佔比超過70%,微毒及生物產品佔比較少。當前劇毒或高毒的內吸性或者觸殺性的藥劑面臨禁限用,高效殺線蟲劑的選擇餘地更少了。據瞭解,傳統的殺線蟲藥劑僅僅是篩選市場上已有的殺蟲劑、殺菌劑對線蟲的作用,而沒有直接把線蟲作為第一靶標進行研究。未來的殺線劑,首先應滿足環保和食品安全要求,其次要兼治土傳病害,有效成分或向多元化、低毒化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