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飛們,請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2017年6月12日,這一天科大訊飛(002230.SZ)的股價以20.73元(前復權,下同)開盤,經過一天波瀾不驚的走勢,最終下跌2.45%,報收於20.32元(人民幣,下同)。這一天,很普通,但對於科大訊飛來說意義非凡,因為自那一天開始,公司的股票收盤價格再也沒有低於過20.32元,直到2018年10月16日,訊飛股價遭遇跌停並以20.30元報收。

過去的15個月時間裡,科大訊飛頭頂著人工智能的光環,從市值不足300億的“路人甲”僅用了4個月時間就搖身一變成為市值近千億的龐然大物。其後,訊飛股票市值在“股市上的大公司,財報上的小公司”詬病聲中、在“AI同傳造假”的指控聲中逐漸隕落。

近期,更是傳來央視“實錘”科大訊飛違規侵佔揚子鱷自然保護區,以建設培訓基地為名開發房地產,該事件也直接導致訊飛股價重回15個月前的起點。

訊飛們,請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科大訊飛違規侵佔自然保護區事件不禁唏噓,這家從事有著大好前景的人工智能、年度營收超過50億元、市值數百億元的企業為何會突然被曝光遊走在規則甚至法律的邊緣?

對此,科大訊飛在10月14日發佈的關於“侵佔”事件的聲明似乎給出了答案。聲明稱,為便捷研發人員工作、生活,中心配套提供員工住宿、餐飲、會議等設施服務。為減少浪費、提升使用效率,在工商審批許可後對外公開經營,對政府、企業和個人均始終明碼標價、統一收費。

訊飛們,請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根據智通財經APP的瞭解,科大訊飛位於安徽涇縣的培訓中心於2013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其佔地面積約為1.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9231平方米。其中,酒店建築面積3083平方米,客房建築面積2392平方米,休閒會所建築面積3756平方米,綠化面積6393.4平方米。

訊飛們,請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根據資料,科大訊飛的涇縣培訓中心像是一個位於自然保護的度假村,這為公司“順便”利用培訓中心的資源獲取額外的收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基礎。

“醉翁”之意為何不在酒?

不過話又說回來,科大訊飛頭頂AI光環,公司在智能語音識別與合成領域擁有相關核心技術。據悉,訊飛旗下產品在中文語音技術領域已經擁有超過60%的市場份額,在語音合成產品領域擁有超過70%的市場份額,在電信、金融、電力以及社保行業的市場份額更是超過80%。

2018年上半年,科大訊飛實現營收32.1億元,同比增長52.68%,全年營收有望首次突破60億元大關,這樣一家看上去前途無量的企業,為何會“醉心”於副業呢?

事實上,科大訊飛近些年來的發展史相當於一部活脫脫的併購史,接連不斷的併購,也不斷推升著公司的營收規模。

根據科大訊飛歷年的財務數據,公司2017年營收54.45億較2007年的2.06 億元的營收增長超過25倍,但公司2017年4.79億元的淨利潤,較2007年0.54億元的淨利潤增長幅度僅為7.87倍,這表明公司的收益質量是要打一個折扣的。

不僅如此,訊飛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要長期低於淨利潤,2017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僅為3.63億元佔淨利潤的75.78%,這還是在公司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中有1.29億元來自政府補助的情況下得來的。2018年上半年公司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中1.67億元來自政府補助,而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僅為-7.68億元。

訊飛們,請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幾年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幾乎都超過了10億元,賺錢速度慢於花錢速度,這就註定公司要通過多種渠道募集資金。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公司自2011以來,已經連續6年定向募集資金50億元。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由2011年的20%增長值2018年中期的40.39%。

陷入地產風波,訊飛並非孤案

且不論,訊飛違規佔地事件後續如何發展。單從投資的角度而言,那些不能為投資者賺取真金白銀的企業,也許能獲得一時的虛假繁榮,但都不會走得長遠。

比如,要求所有員工都必須活到100歲,聲稱如果有員工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就是公司恥辱的華大基因(300676.SZ),在今年6月就陷入過“騙補騙地”風波。

彼時,有人在某論壇上發佈了一篇題為《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的文章,直指華大基金賄賂官員,借官員權力影響和主導合作,套取國有資產等。

隨後,華大基因發表聲明成該文章無稽之談、惡意誹謗,稱將追究造謠者法律責任。

有關華大基因“騙補騙地”的指控孰是孰非唯有時間給出答案,但目前的事實卻是華大基因股價已經連續腰斬,失守50元關口。

從財報角度來看,華大基因與科大訊飛有相似之處,那便是利潤增長速度與營收增速不匹配,同時經營活動現金流不穩定。

訊飛們,請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再比如港股市場上曾經貴為肉製品巨頭的雨潤食品(01068),曾經因為“圈地套補”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據悉,2011年雨潤曾向黑山縣政府購買土地,縣政府收到土地款10日後,以財政補貼的方式獎勵給雨潤。同時,政府將協助雨潤向上爭取農業產業化扶持資金4000萬元,協助新工廠落實5000萬元貸款的財政貼息資金。

根據雙方協議顯示,此項目共佔地194畝,換言之,雨潤一分錢沒花,就獲得了194畝土地使用權,後續經營也將收穫政府鉅額補貼。

智通財經APP查閱雨潤財報發現,2018年上半年,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為1537.2萬港元,同比增長近50%。但這已經是杯水車薪,因為公司上半年虧損5.41億港元。

最後,真心希望上市公司們,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