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錢,不只是餐桌上的一道菜」

“欖錢,不只是餐桌上的一道菜”

在專家學者眼中,欖錢是白骨壤的種子;在北海群眾眼中,欖錢是一道北海特色菜;而在下村村民張麥英一家眼中,欖錢卻是一種“緣分”,串聯著家中祖孫幾代的生活印記。

早上6時許,天剛矇矇亮,50歲的張麥英便挎著一個小竹籃出門,沿著潮溝走進紅樹林裡,這時正處低潮期,他想趁著清晨海邊太陽還溫柔的時候,摘點欖錢回家做菜。

上世紀70年代,人們都要到生產隊做農活,凡是到海邊挖螺、摘欖錢的一律視作“違反紀律不出工”。張麥英8歲就跟著父輩幹活,但他幹不了粗活,加上年紀小,生產隊對他要求不嚴,每年7月到10月,他便趁著閒暇時跑到紅樹林裡摘欖錢,給家裡加菜。他和弟弟一同去摘,一天可以摘回20多公斤,足夠一家人吃上一個禮拜。

“我們一家5口人,那個年代想要飽肚就得自己想辦法,平時偷空挖螺抓蟹,一到夏天就雷打不動去海邊紅樹林摘欖錢。”張麥英說,摘回來的欖錢是苦的,要燒一大鍋開水燙過剝殼,再放到井水裡泡上好多遍去除苦汁,最後拿籃子裝好放到門口魚塘裡泡著,吃的時候就提籃子撈一點。

對張麥英來說,欖錢除了能做菜,還能做藥。

9歲那年,張麥英因上火導致喉嚨疼痛難忍,連話都說不出來。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並沒有醫療條件可以及時就醫。張麥英家裡的大人都在生產隊幹活,大姐只好用老人教過的土辦法,拿曬乾的欖錢泡水給他喝。“一入口,喉嚨感覺不發熱了,涼涼的很舒服,中午吃過飯又喝了一杯,到晚上已經能出聲了。”張麥英從屋裡拿出一小袋曬乾欖錢說,這個事情讓他印象深刻,如今他每年都會摘一些欖錢回來曬乾收好,家裡孩子上火了就拿出來泡水喝。

在張麥英的影響下,兒子張清琪也對欖錢有著別樣的認知。

“每年暑假剛好是白骨壤結果成熟的時候,我們一群小孩子就到紅樹林去摘欖錢、挖螺,拿回家自己做菜打打牙祭。”張清琪笑著說,真正讓他對欖錢有了根本認知上的變化,還得從2016年說起。

2015年,在外打工的張清琪選擇回到北海創業,利用家門口這片灘塗做起了“歡樂趕海”項目。2016年,廣西環保組織美境自然來到北海開展濱海溼地保護宣傳活動,在活動上,張清琪這才準確瞭解到欖錢從結果到成苗的過程,瞭解到紅樹生長的不易,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欖錢對他來說不再是一道菜,而是海洋環保的象徵。

每次帶遊客到灘塗趕海前,張清琪都要跟遊客“約法三章”,強調紅樹上的果實一律“只能看、不能動”;在經過紅樹林時,他會從一顆欖錢講起,向遊客宣傳紅樹林的知識,讓遊客更加了解紅樹林。在旅遊淡季時,張清琪還會帶著他8歲的兒子到灘塗上玩耍,甚至把欖錢、秋茄種子帶回家育苗,把自己對欖錢、紅樹的認知灌輸給孩子。

“對於海邊人家來說,欖錢不僅是一種食物,它依附生長的紅樹林更是我們安定生存的天然屏障。雖然我們摘欖錢,但是我們不傷紅樹,希望外來的遊客不要貪圖新鮮就任意踐踏紅樹。”張清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