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求敗的天下無敵,含金量其實不高,全拜這件事所賜

獨孤求敗的事蹟是當時武林狀況的一個縮影,反映出的不但是當時的武林中只有獨孤求敗這樣一位絕頂高手,也從側面襯托出當時武林武學的沉寂與低潮。

獨孤求敗的天下無敵,含金量其實不高,全拜這件事所賜

一.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時期造就了獨孤求敗無敵於天下。

當年雁門關外,喬峰為了挽救蒼生,逼迫遼帝退軍,不惜犧牲自己,悲壯離世,魂斷雁門關。然而僅僅三十二年後(喬峰離世於1094年),喬峰的女真兄弟完顏阿骨打的後代就攻破了汴梁都城,俘虜了徽欽二帝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史稱靖康之難(1126-1127年)。

靖康之變往前六年(1120年),沉醉於天下道教教主之位的徽宗皇帝,眼看明教在中土從星火又現燎原之勢,於是派遣黃裳領兵前往西域明教總壇光明頂剿滅明教。黃裳這一役殺了明教上層包括使者法王在內的多名高手,重創了明教,致使明教元氣大傷,不能支援正在中原率領起義的教主方臘,第二年,教主方臘被教中叛徒告密,受傷被俘身亡,起義失敗。經此一役,明教衰落竟也長達近百年之久,而黃裳也因之與武林人士的結怨,不少高手死在黃裳手下,但黃裳終因寡不敵眾,家人被殺,獨自逃亡之後隱藏了四十年,破解各派武學伺機報仇。中原武林因黃裳的重創,元氣大傷,也為靖康國破,埋下禍根。自此,中原武林開始進入一段很長時間的沉寂,武學不興。

再說山河破碎,北國大地淪陷,金國為了報復中原武林義士多年的抵抗,在淪陷區屠殺中原武人。以抵禦外邦為己任的丐幫首當其衝,各大幫派,凡是有民族大義的皆被重兵圍剿,遭到毀滅性的報復,滅幫滅派者不計其數,即使是丐幫等根基已固的大幫派遭此重創也是奄奄一息,徒留其名。

作為泰山北斗的少林,雖也淪陷在金國境內,但金廷為了籠絡人心,對少林倒是舊禮敬奉,因而少林能夠在當年的靖康國破中得已倖免於難。然而卻在之後發生了那起“火工頭陀事件”,事件中羅漢堂、達摩堂兩堂首座一死一走,兩堂高手傷殘慘重。為了杜絕再現偷學武功之事,寺中凡有天資的少年服事僧,未被剃度正式納入門下,反而被驅除出寺,寺中青少一代又皆是資質平庸之輩,自此少林武學青黃不接,進入長達八十年的中衰時期。到楊過退隱江湖時,武林中都難以看到少林一派的身影。

獨孤求敗的天下無敵,含金量其實不高,全拜這件事所賜

南國的東南鐵掌幫,向來能夠與北方丐幫分庭抗禮的第一大幫。幫主上官劍南乃是一位英雄義士,因為在南宋宮中獲得岳飛遺書的兵法《武穆遺書》,為了尋找兵法繼承人將此遺書上藏於鐵掌峰上,併為此打算選擇吉時良日在鐵掌峰大會群雄,計議北伐。豈知此時南宋朝廷畏懼金人,擔心北伐會招來金兵的再一次南侵,因而對鐵掌幫一夥義士非但不加獎助,反而在鐵掌幫大會之日派兵圍剿。一幫聚義的武林人士盡被朝廷所圍剿,上官劍南也死在了圍剿官兵的屠刀之下。經此沉重打擊,中土武林雪上加霜。

不止是中土武林,即使是身在西域天山的逍遙派,也在虛竹接掌靈鷲宮之後出現了內亂,致使逍遙派逐步走向消亡,虛竹更是不問世事。而繼任大理皇帝的段譽,卻在經歷國家動盪與後來的諸子奪嫡後避位為僧,不再介入世間紛爭。

以上種種,導致這段時期的武林近百年武學不興,人才凋零,也間接造成了獨孤求敗行走江湖時,在當時的武林難逢敵手,難求一敗。

獨孤求敗的天下無敵,含金量其實不高,全拜這件事所賜

注:所謂的“百年沉寂”純屬羽菱君個人觀點,以喬峰離世開始計算,到第一次華山論劍(大約在1194年左右)為止,歡迎指正。

二.獨孤求敗倘若往前早生三四十年,在天龍時代,往後晚生三四十年,在射鵰時代,當又有另一番作為

按照小說《神鵰俠侶》中所述,楊過到達獨孤求敗的劍冢時,曾明說獨孤求敗是六七十年前的江湖人物。以楊過當時二十歲左右的年齡向前推六七十年,(按推斷郭靖出生於1205年,這樣楊過出生於1226年左右),那個時候大約是在靖康之變的五十年後。這時,隱居四十年創出《九陰真經》的黃裳差不多已經去世了十幾年左右,再過差不多二十年,由爭奪《九陰真經》引起的第一次華山論劍才進行,從此進入“射鵰時代”。

楊過卻不懂其意,眼見它站在石墓之旁不走,心想:“武林各位前輩從未提到過獨孤求敗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這神鵰在此久居,心戀故地,自是不能隨我而去的了。”新修版《神鵰俠侶•第二十六回》

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獲得天下第一的中神通王重陽大概五十四歲左右,南帝段智興大約四十歲,西毒歐陽鋒和北丐洪七三十歲,而東邪當時最小,只有二十八歲。這也就是說,在獨孤求敗退隱江湖時,王重陽也就三十四歲左右,段智興也才二十,其餘三人只是十歲左右的孩童。

獨孤求敗在四十歲前就已經橫行江湖,難求一敗,假如當他一過四十歲就退隱江湖(也不算早了,畢竟楊過三十五歲就退隱江湖,當然原因不一樣),那他實際上比王重陽就年長大概六歲左右。這樣說來,在獨孤求敗行走江湖時,五絕中就只有王重陽能是跟他同個年代的。但為何獨孤求敗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前橫行天下的這段時間,沒有與王重陽交手呢?

獨孤求敗的天下無敵,含金量其實不高,全拜這件事所賜

實際上是有原因,根據小說中王重陽的生平,這段時間王重陽經歷了一段失意時期。他曾經起兵抗金,幾年後遭受失敗,心灰意冷之下,躲進他修建來起事暗藏器甲糧草的“活死人墓”中,自稱活死人整整七年,到林朝英用計才將他激出。

也就是說,獨孤求敗無敵於天下時,王重陽正逢兵敗隱居在終南山的古墓之中。他或許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更重要的是,此時的王重陽武功並未大成。古墓中的七年是凝聚他的武學,昇華修為的開始,他的武學修為大成,要到他出家為道之後,多讀道籍,從道籍中悟出一套武學理論,才得以入境,之後便是到山東佈教,收下全真七子。那時候,獨孤求敗已經歸隱江湖十年以上了。

那獨孤求敗跟王重陽有過交集嗎,羽菱君認為是有的。按獨孤求敗劍冢中埋劍的註釋,他的第二把劍是紫薇軟劍,為他三十歲前所用,但因誤傷義士不祥,被棄之深谷。這個義士是誰,羽菱君認為就是起兵抗金之前的王重陽。王重陽為何會被獨孤求敗誤傷,這跟王重陽此時的另一重身份有關。

獨孤求敗的天下無敵,含金量其實不高,全拜這件事所賜

王重陽少年時曾經考取過功名,文舉武舉雙雙奪魁,但他應的舉卻是金國朝廷的科舉,也就是說王重陽是金國的官員。這是因為王重陽的老家是在淪陷區的關中地區,當時已經是金國所轄。王重陽考取功名,估計就是為了培養抗金的實力,但卻被獨孤求敗誤認為是投靠金廷的走狗漢奸,因而差點被獨孤求敗所殺,不過最終獨孤求敗發現了王重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可能就是王重陽被他誤傷之後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漢奸走狗,帶獨孤求敗去參觀了自己修築來暗藏器甲糧草用以起事的古墓,獨孤求敗才知道王重陽原來是一位抗金義士,而自己卻誤傷了他,因而將紫薇軟劍扔下深谷。

之後王重陽起事兵敗,躲入古墓之中,而獨孤求敗則無敵於天下,但兩人再無交集。

獨孤求敗所處的時代,剛好是中原武林百年沉寂的中後期,這時中原武林的人才凋零,造就了他行走江湖時的難逢敵手的狀況。獨孤求敗橫行天下的那十年,真正的高手黃裳已逝,而後來的天下五絕尚未能爭鋒於江湖。這是獨孤求敗的寂寥,也是當時武林的寂寥。

獨孤求敗的天下無敵,含金量其實不高,全拜這件事所賜

以上大多都是羽菱君胡扯之言,純屬是個人為了尋求一個自認為合理的解釋而開的腦洞。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