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忠:圍著油茶「鑽」一輩子

陈永忠:围着油茶“钻”一辈子

10月11日,陳永忠在查看油茶長勢。

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孫敏堅 通訊員 李琰卓

陳永忠常說,自己圍著油茶樹“轉了一輩子”。這是他最熟悉、也最有感情的東西。

即便是現在當了省林科院黨委委員、經濟林果研究所所長,陳永忠也願意更多地“泡”在田間地頭。試驗田裡,他就像一個老農,對每一棵、每一株、每一系油茶的性狀瞭如指掌。

“摸一摸葉子、聞一聞花香、掂一掂果實,我的心裡就無比平靜。這是一種割不斷的情緣。”陳永忠說。

清苦科研路結出“致富果”

油茶樹是我國所特有的、面積最大的經濟林樹種,被譽為“油中之王”。1985年,陳永忠從中南林學院畢業,被分配到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從事油茶科研工作。

當時,油茶平均每畝產茶油僅3-5公斤,年產值才200-300元,群眾種植的積極性很低。“一定要培育出一種產量高、收益大的油茶雜交新良種。”陳永忠從前輩手中接過培育高產油茶的“接力棒”。

選擇培育新品種,也就選擇了一條清苦而又漫長的路。

從發現目標,選擇品種,嫁接測定到推廣應用……整個油茶育種過程一般要花上15年左右的時間,運氣差的話,甚至會顆粒無收。

時間上漫長的跨度,並沒嚇倒陳永忠。即便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也從未想過放棄。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國油茶產業處在最低谷,油茶種植面積銳減,科研經費也驟減至4000元/年,一些同事紛紛改行另謀生計,課題組只剩下陳永忠和另一名同事王德斌。

“說沒想法是假的。”陳永忠坦然一笑,“但我是學經濟林的,只有這一技之長。而且做科研不是整天換來換去就能換出成果的,要有坐‘冷板凳’的耐力與能力,耐得住寂寞,忍受得了孤獨。”

為了收集各種基因資源,陳永忠與同事從湖南到海南,從東北到西北,白天在田間地頭開展試驗觀測,晚上繼續進行樣品處理、整理材料和統計分析……這一堅持,就是20年。

近萬次的雜交實驗,上千種的組合淘汰,令陳永忠欣喜的是培育的雜交新品種慢慢茁壯成長。最終,陳永忠和他的團隊選育的“湘林系列”油茶良種增產6倍以上,最高達75.5公斤/畝,每畝年產值超過5000元。以此為核心內容的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油茶領域的最高獎勵。

讓油茶幫助貧困戶摘掉“窮帽子”

但在陳永忠看來,這些還不夠。

“良種油茶不能只種在實驗室,要種在大地上,種到老百姓的山前屋後去。”為了加快油茶良種推廣步伐,陳永忠和同事們深入研發油茶規模繁育技術,他們集成了栽培良法,完善了良種繁育技術體系,油茶芽苗砧嫁接實現“流水線”作業,效率提高8成多;容器育苗則縮短育苗時間1年,延長造林季節兩三個月,成活率提高10%以上;特別是率先突破了苗木生根的難關,使得育苗從大田轉移到工廠,一年四季都能像複印機一樣“複印”出想要的好苗子。

而一項全新的品種和技術要被鄉親們接受,不是易事。

“科研人員要培育新技術,更要示範新技術。”於是,陳永忠在瀏陽市建起200畝油茶試驗田,1000多個新品種依次排開,統一栽種、統一施肥、統一管理。“附近村民笑話我們:種個油茶比繡花還複雜。”陳永忠回憶說,然而一年後,試驗田科學種植的油茶存活率為95%,而村民種植的油茶存活率只有30%。事實終於讓村民心服口服,都跑來“要林科院的種苗”。

在陳永忠看來,這些仍舊不夠:“要讓油茶幫助更多的貧困戶摘掉‘窮帽子’。”

於是,陳永忠又帶著他的油茶芽苗和砧嫁接技術,來到國家級貧困縣——邵陽縣當起了科技特派員。從油茶籽沙藏、芽苗砧嫁接、消毒,到移栽、殺蟲治病、苗木培育……陳永忠手把手地將技術無償傳授給一撥又一撥來取經的茶農。同時,他制訂油茶栽培技術管理的週年歷圖冊,將油茶早期樹體培育簡化為“下清腳枝、上控頂梢、中間密枝”的三部曲,簡便易學,讓群眾一看就能掌握和實施。

在他和同事的指導下,郴州、永州、懷化、湘西等地的一大批油茶種植戶走上了致富路,老百姓興奮地唱起歌來:“一畝茶山百斤油,娶妻生子不用愁;百畝油茶萬斤油,又買車子又蓋樓。”

如今,陳永忠主持和參與選育出油茶新品種共80多個,湖南每生產100株油茶苗木,就有92株來自他們的油茶良種。品種還推廣到江西、廣東、貴州等省份,共新造油茶林400多萬畝。

陳永忠仍未停步。“我們研究發現,油茶樹渾身都是寶,茶殼、茶枯都有用。光將茶油開發成護膚品和保健品等,每畝產值能翻好幾番。”他細細數來,滿臉興奮,“我圍著油茶樹轉了一輩子,也鑽了一輩子。鑽得越深,越覺得有味,越要繼續鑽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