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一直以來,關於遊戲和孩子的糾纏,從來沒有停止過。遊戲在大部分中國家長的眼裡,就是如同“鴉片”一般的存在,無數家長都把矛頭對準過遊戲,——遊戲害了我的孩子,明明以前全班前列,現在成績下滑這麼明顯,變成全班倒數,肯定是遊戲的錯。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那麼真的像大家說的那樣,遊戲是毒品、是精神鴉片嗎?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電子遊戲出現之前,人類有八大藝術,即:繪畫、雕刻、建築、音樂、詩歌(文學)、舞蹈、戲劇、電影,不過這些個藝術,各自都有各自的侷限,能看的不能聽,能聽的不能互動,三者就好比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我最看不懂的藝術

而電子遊戲,人類的第九藝術,現如今最受人們歡迎的休閒及娛樂方式。其最大的特徵在於:把魚和熊掌一起燉好了,放到了你的餐桌上。

用人話說就是:你看到過的沒看過的,想象過的想象不到的,遊戲都能把你倆放一起互動。

舉個栗子:你七老八十了,由於身體細胞的老化,已經沒有辦法再進行劇烈的運動,也沒有精力和遠方的朋友再見一面了。這時候,你打開了手中的遊戲世界:

無論是夢迴唐宋元明清,還是穿越勇者鬥惡龍,想去哪裡,就能去哪裡,畢竟AR、VR已經將這些例子變成了局部現實。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然而,無論未來有多麼美好,在當下,在大部分家長眼裡,遊戲就是一個不可名狀的惡魔,是電子海洛因,是一切罪惡的兇手,恨不得楊教授出馬將它斬於馬下。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南通13歲孩子玩吃雞手遊後跳樓身亡,他母親說:我兒子很有可能就是試試跳樓後能不能活過來,我兒子絕對是遊戲害死的,不可能是其他原因。

杭州13歲男孩因為痴迷打遊戲,和父親發生口角,一言不合,居然從四樓一躍而下,導致雙腿骨折。

寧波一十二歲小男孩拿媽媽去世的錢買遊戲裝備,十天花光銀行卡里的10萬;

南樂一十一歲小學生沉迷王者榮耀,四個月花掉十二萬。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上述幾個例子,家長和孩子沒錯嗎?都有錯!畢竟:

孩子沉迷遊戲,怪遊戲?自己身上沒原因?

孩子給遊戲充值,怪遊戲?自己身上沒原因?

孩子難道還不清楚跳樓會造成什麼結果嗎?

孩子難道還不清楚充值意味著什麼嗎?

他是孩子但不是傻子。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誠然,這麼多年以來確實有許多因為分不清現實與虛幻而釀成悲劇的事件,如小孩模仿動漫劇情“烤羊”,導致全身被燒傷,如未成年模仿抖音快手危險片段,最後進醫院。

但是這些事,真的只是動畫片、遊戲、短視頻的責任嗎?

他們只負責的是把遊戲、動漫、短視頻做的更加吸引人,管孩子應該是家長的工作。

在未成年人的心智在還不完全的情況下,家長們的教育尤為重要,而在面對遊戲的時候,人們總是有意無意的將家長本身的責任剝離開,一旦孩子沉迷遊戲了,人們又總會一股腦的去痛斥遊戲廠商的“邪惡”。

如墜亡少年的母親,把責任完完全全推給遊戲身上,如果她能夠多花一點時間陪陪孩子,能夠在孩子成長的時候多關心一些除了學習之外的事情,如果能夠教導孩子對於遊戲有正確的價值觀,也許就會完全不一樣。

不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有沒有問題,直接妖魔化遊戲,高呼救救孩子管管遊戲,這種想法,在80歲老大媽老大爺都會上網購物拍短視頻分享社交網絡的今天,無疑是非常愚昧的。

依喵娘看,家長的不作為才是害孩子,還是救救遊戲,管管孩子吧!

畢竟就算沒有遊戲,你的孩子也考不上清華。

文丨李喵娘 圖丨源自網絡

管管孩子,救救遊戲

喵娘說

人最難承認的

是錯誤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