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調香宗旨與配伍,你都知道多少?

前幾天有個網友問我,說想知道香料調香的宗旨和配伍,因為自己經常搞不清楚到底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調香法則。今天,我們就是針對這個問題,來進行一個統一的講解。只要熟悉了香料的調香宗旨和配伍法則,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搭配香料,做出自己想要的滷水了。

香料配伍的大原則:遵循君、臣、佐、使之分。簡單的來說,在所有需要的香料中,要分出一個“君”,君的作用就是,起到一個突出主味的作用。除此之外,其他的香料都是用來烘托、輔助它的味道的,讓它的主味更加突出鮮明。當然,輔助的香料,作用也不止一種,它們有的是增加香味,有的是去除異味,還有的是解除原材料的腥味。

中國香料的傳統五香味,主要是由八角、小茴香、桂皮、花椒和丁香組成的。香味也不是一種單獨的味道,可以分為清香味和苦香味兩種。在實際運用當中,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要根據我們所調節的肉類的品種來確定。打個比方說,我們做的是雞肉類產品,那麼白芷的量就要適當增加,桂皮的用量也是排在前列的。

雞肉中所用的香料,也不可以缺乏中堅力量。比如我們用豆蔻來增加香味,用草寇來讓雞肉的骨肉分離,讓雞肉骨也充滿香味。另外,還會使用到小茴香來提味,陳皮和花椒去除雞肉的腥味。然後,我們還會用到砂仁和丁香,來對雞肉的味道進行一個烘托,達到比例和諧完美的雞肉調香配方。值得注意的是,丁香的異味也比較重,大家在使用當中,千萬不能過量使用,否則造成那種悶人的味道,就很難再調整過來了。

香料調香宗旨與配伍,你都知道多少?

因為雞肉本身具有一定的鮮味,所以香料的使用上,用來提鮮的香料就要適當地減少。但如果是豬肉的話,香味足但是鮮味卻又不夠,所以我們在豬肉和雞肉中,使用的香料其實是有差別的。所以,在滷製滷味的時候,我建議大家要不同的滷水不同的用,儘量不要所有的材料都一股腦的往滷水裡面丟,也不要奢望有什麼萬能滷水。因為每種食材不一樣,相應的滷水也必須要作出調整才行。

接下來,我在說說一些常見香料的作用。白寇去腥效果突出,在牛羊肉、鴨肉中用量可以適當增加;草果,可以解膩去腥,但是用多了會有發悶的感覺,而且還必須要把草果裡面的籽去掉;山奈用在肉中,讓人產生暖融融的感覺,但是如果用量過多,會有辛辣感;陳皮可以中和諸味道,清香解膩,平時少量使用效果就很不錯了;末了再要強調下丁香,含有揮發油,味道濃烈,千萬不要過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