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話滎陽|張洪良

滎澤之名,最早見於《左轉》。戰國逮及南北朝,為縣為郡,不常厥置,稱滎陽。滎澤,《尚書.禹貢》稱“滎波”,認為是濟水入河,又南溢為滎,故云:“滎波既豬”,也即大水潭的意思。

滎澤的形成:因為濟水自大伾山“南截河”後,激流浩蕩南下。湍急的水流因受到廣武山的遏制,被迫改變流向,便沿山北麓向東與南麓的礫石溪、索水河等諸河匯聚,從而形成了東西長100多公里,南北寬70多公里的大澤,浩浩大澤以滔天之勢,致在遠古時就適宜人類居住的廣武山東部餘脈處於滎澤環抱之中,從而構成“懷山壤陵”的奇觀,每每夜晚來臨,山上篝火倒影水面、時隱時現,遠遠望去如同一副“火在水上燃,波在火下翻”的美麗畫卷。

隋仁壽元年(601),析滎陽置滎澤縣,至公元1931年。《禹貢》又云:“導運水,東流於河,溢為滎”滎澤以此得名。

滎澤處於我國中部,緊鄰黃河,乃九州腹地,歷經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商、周、秦、漢各代,至今連綿不斷,創造了燦爛文明,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滎澤地處廣武山東端,東依大澤,北望黃河、濟水,是大運河樞紐;山水相依;植物茂盛、四季分明。這裡是黃土高原與黃淮大平原的交界南北往來要衝,黃土深厚,水系發達,氣候溫暖很早的時候,先民早已涉足嶽山一帶,觀河(黃河)、濟(濟水),意猶未盡,利用手中石器拓展自己生活。

我國權威史籍《左傳》《尚書》《史記》等,涉及滎澤內容諸多,也充分說明了“欲得天下,必先據滎澤(滎陽),據滎澤而得中原,得中原者而得天下”歷史事實。

仰韶時期西山古城的發現,使滎澤的文明之光閃現在5300年前,大師姑的夏代城址,為距今4000多年的文化餘續;小雙橋遺址和敖倉城的發現,有力證明了滎澤地區就是3200年前後的商代都城;至春秋戰國時期,滎澤城(滎陽城)成為“天下名都”;而分佈在滎澤地區的漢霸二王城、平陶城、後莊王遺址等等,則集中展現了中國古代城市的建築技術及滎澤地區在軍事防禦、政治經濟的方面的重大作用。

西漢時滎澤波浪滔滔,賈魯河、索須河、枯河水量亦豐,魏國開鑿的鴻溝溝通黃河與滎澤,隋代,又開鑿通濟渠,宋代,通往開封的漕運興盛,滎澤地區一度檣櫓連天。

遠古時代的河(黃河)、濟(濟水)二水,經萬年自然之變和人工治理,水量亦有所改變,二水合流自滎澤以下由溢出變為順河床而下東流入海。由於受黃河泥沙淤塞和黃河逐年侵道南溢,加上農業技術提高後,上游諸郡縣蓄水灌溉、人、畜飲水等諸多因素影響下,滎澤水源注入量日益銳減。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澤水源源不斷地順鴻溝而下,到漢平帝時,浩淼無邊的水面因逐年乾涸變成了廣漠的沼澤而逐漸而喪失航運中樞的功能。

至東漢永平二年,滎澤終於被淤為平地。

清末鐵路興起,萬里黃河第一鐵路大橋,也毫無懸念地選擇這裡,之後又在老鐵路大橋東側興建了新鐵路橋和鄭焦城際黃河大橋。滎澤從古至今依然是交通樞紐。

宋真宗為移居滎澤的孔氏後代所建宗聖家廟,為滎澤注入濃厚的人文因素,在滎澤祭祀孔子,對傳播儒教核心觀念,鞏固中原文化秩序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這也讓滎澤文化有了新的制高點。

我們不忘滎澤歷史,不是因為僅僅是好奇,而是要從中體現歷史的厚重;我們不忘滎澤歷史,不是因為僅僅是喜歡,而是要從中挖掘精神內涵;我們不忘滎澤歷史,不是因為僅僅是滿足,而是要在此積累根源,從而找到滎澤文化為什麼能成為中華文化組成部分的更深層次的原因。

只有瞭解歷史,才能從歷史角度認知滎澤文化;只有瞭解歷史,才能更好地為古滎大運河文化區的建設埋頭苦幹;只有瞭解歷史,才能讓這一脈文化,成為新時代最亮麗的風景!

歷史悠久話滎陽|張洪良

張洪良,男,1979年生, 1996年12月參軍入伍,2009年7月轉業,2013年至今在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政府工作。業餘寫作,有多篇詩文發表在報刊雜誌上。

請自附題圖、插圖、封面、宣傳語。

請用word,標明體裁、作者簡介、聯繫方式。

讚賞金在刊文一月後全額髮給作者。忌一稿多投。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