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創業,你要學會這些東西,你會很快成功!

中國互聯網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市場,facebook和twitter無法進入,進入過的google又中途離場,而唯一留下的電商巨頭亞馬遜卻無法立足。

提到創業,就不得不提中國的互聯網。

在中國創業,你要學會這些東西,你會很快成功!

創意配圖:互聯網創業公司

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可以說是“抄襲”的典範。商業模式、產品設計,各種“抄襲”構成了中國互聯網的繁榮。而馬化騰則稱得上抄襲界的老大,騰訊的發展歷程,就是一本“抄襲實戰教科書”,從早期的QQ到現在的微信,無一不散發著濃濃的“抄襲”味道。

而如今,ICQ早已被人們淡忘,QQ卻成為了人們自然的生活習慣,微信的橫空出世並一路領路,更讓騰訊在今年幾度登上亞洲市值最高公司的寶座。

很多人喜歡馬化騰,都想學習他“悶聲發大財”、“見好就抄”的致勝法寶。

騰訊到底抄了多少東西?QQ抄ICQ,微信抄米聊,CF抄CS……羅列出來,大約有數百款產品,這個數字可能讓你瞠目結舌,然而看看中國其他互聯網公司的抄襲發家史,我們真不應該笑話馬化騰,因為中國整個互聯網都是抄襲過來的!

馬化騰馬上揣著改了6個版本的商業計劃書跑遍各大機構後,最後被IDG和李澤楷(香港首富李嘉誠之子)旗下的香港盈科資本看中,二者各自出資110萬美元並佔有了騰訊20%的股份,在2000年4月份獲得融資220萬美元。

在中國創業,你要學會這些東西,你會很快成功!

KULIM,MALAYSIA - APRIL 11TH,2018 : QQ application

阿里巴巴團隊在籌劃淘寶網時,世界上僅有亞馬遜和ebay兩個參考模式,有意無意都必須學習二者的做法,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頁面設計,抄襲當然無法避免。

而淘寶網上線後,交易量卻始終上不去。因為賣家不拿錢不願意發貨,買家不收到貨也不願意付款,這樣就產生了死鎖。馬雲為了尋找解決方法,專門去了一趟美國,當發現有paypal這個東西后,立馬打電話讓手下著手做支付寶。還放豪言:做支付寶時,我已經做好了坐牢的準備。

2年時間,淘寶網就成為網購市場的第一名,佔據了70%的市場份額。2005年10月,淘寶宣佈“繼續免費3年”,這使得已經穩定收費的EBay退出中國市場。

在1999年8月,馬雲在蔡崇信的幫助下使得阿里巴巴的第一筆「天使基金」,引入高盛公司500萬美元風險投資。

在中國創業,你要學會這些東西,你會很快成功!

網店配圖

馬雲曾在央視《對話》欄目中自嘲說,“很多人說我和馬化騰沒文化。” 兩個沒文化的人抄襲倒還正常。但李彥宏北大畢業,又在美國名校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留過學的人,應該算是非常有文化的人吧。不過百度也是抄襲的,抄襲的對象正是世界第一巨頭——谷歌。

如今百度搜索的界面風格依然和谷歌一模一樣,而且國內的其他搜索引擎全都做成了這副樣子。

但百度的抄襲,沒有騰訊和阿里成功。騰訊和阿里都打敗了原創,還甩了對方一條街。而谷歌目前市值5500億美元,是百度的九倍,谷歌還有安卓系統,佔市場份額85%,毫無疑問,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谷歌將來會比蘋果更有前途。

在中國創業,你要學會這些東西,你會很快成功!

優酷和土豆VSyoutube

這個光看名字都能感覺出來了。優酷摘抄了前半段youtu,改成youku;而土豆則摘抄了後半段tube,改成tudou。優酷與土豆現在合併,估計也是在彌補當年摘抄的空缺吧!

優酷土豆一直到現在的界面風格以及色調都與youtube高度相似。

在中國創業,你要學會這些東西,你會很快成功!

創意配圖:優酷土豆網


美團VSGroupon

美團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團購網站,抄襲的是美國的Groupon電子商務網站。

美團網由王興於2010年1月建立,2010年3月4日正式上線。

由於Groupon模式的門檻低以及盈利清晰,美團網上線一個月後中國大陸就相繼出現了數百家類似的團購網站,後來更是出現了互聯網奇觀“千團大戰”。

對此,王興曾表示:“競爭其實根本不是問題,而現在關鍵是把服務做好,讓更多的人接受這種新的消費方式。就是要讓消費者明白,這種團購是一種新的消費方式;讓商家明白,這是新的更高效的營銷方式。”

國內的團購網站基本也是相互抄襲,所以百度糯米、大眾點評與美團幾乎只是換了一個色調。

2015年10月8日,美團網與大眾點評網共同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將實施聯合CEO制度,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2016年1月,新美大已完成首次融資,融資額超33億美元,融資後新公司估值超過180億美元

在中國創業,你要學會這些東西,你會很快成功!

獨家:美團


滴滴VSuber

滴滴抄襲uber,可謂是既全面又徹底,這個得重點寫一下。從商業模式到具體運作,從logo到app設計,相似度都高達99%。能抄得這麼淋漓盡致、東施效顰,並幹倒原創的,可能全球也只有滴滴一家。

據說滴滴的缺角設計是這麼來的:

除了logo非常相似之外,營銷活動也是見好就抄。

眾所周知,Uber的市場活動非常牛逼,辦一個爆一個;滴滴也是各種快準狠,抄一個,爆一個。

在中國創業,你要學會這些東西,你會很快成功!

獨家:北京:滴滴總部log


舉幾個栗子:

Uber打飛機,過了三個月,滴滴也打飛機

2015年4月25日,Uber上海一鍵呼叫直升機。

2015年7月12日,滴滴西安也“打飛機”。

uber打船,過了三個月,滴滴也打船

2015年3月,Uber在杭州推出“一鍵呼叫搖櫓船”;

2015年6月,滴滴也推出“滴滴打船”。

Uber打男神,過了一個月,滴滴也打男神。

2015年3月,Uber上海請來佟大為駕著特斯拉客串暖男司機。

2015年6月,滴滴也請來多位明星客串司機拍攝“尖叫吧路人”真人秀。

Uber打殭屍,過了十個月,滴滴也打殭屍

2015年萬聖節,Uber推出一鍵呼叫吸血鬼司機。

2016年7月14,滴滴也推出了“尖叫專車“。


在中國創業,你要學會這些東西,你會很快成功!

尤伯杯-使用移動應用程序

在全球開創了在車輛圖標上玩設計的先河,滴滴也照著抄了一把。

今年6月,上海大雨時,Uber上海的打車圖標變成了船;

2015年冬奧會申辦成功時,滴滴也更換了打車圖標。

類似的抄襲還非常之多,只選取了最典型的這些案例,從電商到社交,從搜索到O2O,涵蓋了中國整個互聯網,可以毫無疑問地說,幾乎所有的互聯網項目都是從美國抄襲而來。

在中國創業,你要學會這些東西,你會很快成功!

Copyright message concept


中國互聯網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市場,facebook和twitter無法進入,進入過的google又中途離場,而唯一留下的電商巨頭亞馬遜卻無法立足。

中國是個特殊體制下的國家,許多外來商業模式由於對政策和對中國用戶的缺乏瞭解而最終敗北。作為本土的企業在“抄襲”外來商業模式的同時,就更加具備了創新的潛質,無論是對政策的把握還是對用戶的瞭解都讓中國的“抄襲”者佔了上風,而外來先驅者往往成了先烈。“抄襲”再創新加之高效的執行力讓“抄襲”者成功不再成為夢想。

你想成功嗎?

去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