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希求感激的「好心人」,望你早早醒來

世間諸多好心人常常樂於助人,助人後又希望得到對方的感激,得不到感激又往往自怨自悔,遇到以怨報德之人,也不免跌足長嘆,或從此閉塞助人之心。此乃我等俗人之常情,卻是智者或聖人所避諱的心態,為何?

還在希求感激的“好心人”,望你早早醒來

不知感激和希求感激本質上是一回事

不知感激者對別人的給予或幫助視而不見,原因是給予或者說索取太少,沒有觸及感激這條情感線,其本質是不滿足。

希求感激者希望被幫助者給予情感或物質上的回饋,其本質也是不滿足。

不滿足者心不虛,心不虛者自是,於是出現了“為什麼要感激他”、“他怎麼不感激我”這樣的問題,自以為是者天道損之則無功,所以老子勸導世人:“為而不恃、功成弗居”。

還在希求感激的“好心人”,望你早早醒來

希求感激無異於製造枷鎖,聖人和佛已經道明“助人即助己”的真相

佛為何要教導其信徒化緣又為何要教導其佈施,從另一種角度講化緣是無私的,佈施是自私的,為何?

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化緣即是幫助你把有餘的拿出來達到不足的狀態,而索取是不好的事情,佛寧願自己不好也要幫助你,所以說無私。恰恰相反,佈施是自損,本質上是對自己好,希求天道來補,則有望成佛,所以說是自私的。

可惜我等凡人理解的恰恰相反,而且還索取感激,想得到心理的滿足,這不是自制枷鎖嗎?

還在希求感激的“好心人”,望你早早醒來

希求感激不如給人以希望,這是高明且自私的手段

給別人以希望恰恰符合常人不滿足之心,時間一長,便會產生依賴,依賴多了,自然眾星拱之。老子說:“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道之人懂得自然運行之律,所以堅持這樣做,諸位說高明不高明?

結語:望天下好心人不必自尋煩惱,時時牢記:“我給予是我的事,與你何干;你感不感激是你的事與我何干”,自會:斬斷煩惱根,成就智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